浅谈声乐教学中歌唱技能的培养
2009-12-25周军芳
周军芳
摘要:歌唱时的发声状态都不是在自然状态下所能达到的。因此,歌唱要求有科学的发声方法和相当的技巧。如果采取科学的训练的方法,顺应其客观规律,歌唱的技能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歌唱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J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1-0176-01
歌唱是用人声来进行艺术表演的,因此,它就不能完全是一种自然状态。歌唱中对于音质的纯净、音色明暗的变化、声音力度的强弱和音域宽广的要求,都不是自然的发音状态所能达到的。因此,歌唱要求有科学的发声方法和相当的技巧,这些技巧包括:发声技巧、呼吸技巧、共鸣技巧、语言技巧以及表演技巧等等。而这些技巧的获得并非一朝一夕,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熟练过程。
运动生理学认为,人体各种活动有它的自然状态,有它发展完善的可能性,也有它的局限性。如果顺应其客观规律,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人的能力将是令人惊异的。同样,歌唱基本技能的培养也有其客观规律,如果遵循以下原则,歌唱的技能就会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
一、严格整体的原则
个别器官功能的发挥是在和其他器官的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条件下完成的。歌唱时,发声器官既有其独立的生理功能,同时又要于其他器官(呼吸器官、共鸣器官、语言器官等)协调一致。因此,声乐教学中在思想上要有整体观念。片面强调某一方面,例如:“呼吸深了就可以解决一切歌唱中的问题”、“歌唱位置高了就有好音色”等等,这些都将会给教学带来困难,甚至导致教学失败。
二、循序渐进的原则
歌唱时身体各部分肌肉都要按照歌唱要求活动,这不是短时间练习就能做到的,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因此,练习时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不能急于求成。从生理上讲,每一次的练习就是一次加深印象的过程,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才能把正确的歌唱方法变的非常自然。从音乐上讲,反复的练习就是对正确声音概念的不断理解。练习要从中声区开始,因为声乐的基础就是中声区,就像盖房子,只有打好坚实、牢固的基础,上面的房子才能盖的高、盖的稳固。在练习中声区前,要花一段时间来锻炼呼吸肌能和声带的协调配合能力,以及两组肌群的负担能力,为下一步发声区打好基础。因此,每个学声乐的人都需要在中声区进行规律、系统的反复练习,掌握中声区的发声方法。在条件还不成熟时,不要过早扩大音域、过分追求音量或者唱一些难度较大的歌曲,这样就会使发声器官负担过重,不仅会造成练习的事倍功半,甚至会倒退不如以前。
三、个别对待的原则
从生理结构来看,每个人的发声器官几乎都不相同,比如声带的长短、薄厚,咽腔的大小以及从外形上无法区分的其他功能等等都是有差异的。此外,个人长期形成的习惯、爱好和审美观念的不同,甚至是性格以及接收能力的不同等等都会对声乐教学有一定影响。因此,声乐教学必须坚持个别对待的原则,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切忌千篇一律、生搬硬套。
四、技巧与艺术的原则
在声乐教学中应该始终注重学生技术与艺术两方面的平衡发展。歌声是直接表达人类感情的,《卡鲁索的发声方法》中这样表述:“表达人类感情的工具没有比人的声音更强烈、更有效果了”,凯萨利的声乐理论专著直接命名为《心的歌声》。和器乐表演一样,声乐也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艺术,需要较高的歌唱技能。但歌唱技能的训练难度大,耗时费力,所以常常使学生把精力倾注其上,使歌唱陷入吃力的应付局部技巧的状态中,无法达到音乐的整体情感效果。同时,一个歌手如果只有技巧,而缺乏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对作品进行适当艺术处理的能力,他的歌声肯定缺少感染力,没有观众,而这样的技巧只能称其为发声的机器,是没有生命力的。声乐艺术是技巧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是表达作品思想情感的工具,技巧和艺术缺一不可。因此,在技巧训练时必须要注意两者的平衡发展。但在实际的学习中,许多学生往往容易忽视艺术的表现能力,一味追求声音技巧。对此我们必须注重并着力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培养学生对声音的审美能力,也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声音概念。鉴别能力是歌唱者发展声音的重要条件之一。对初学阶段的学生要首先建立鉴别声音好坏的能力,也就是注重训练敏锐的听辨音乐的耳朵。这种能力的获得一方面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听辨,反复练习;另一方面也可以多听好的演唱和录音。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和想像力、创造力。在发声练习时,要不断的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尽可能的倾注感情,不要让学生感到在做机械的练习,而是在有节奏的歌唱。这样的练习不仅会增加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而且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拿到一首歌曲前,必须要求学生先仔细阅读乐谱,认真领会歌词含义,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品的音乐风格,掌握旋律的线条和对高潮的正确处理等等。只有这样,学生在演唱时才能心中有底,才能富于想象的如身临其境般演唱。
参考文献
[1] 王朝刚.器乐表演技能教学新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康爱琪.声乐教学与研究[M].甘肃: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
[3]曹理,何工.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