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
2009-12-25马子炜
马子炜
摘要:新世纪需要的是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高度创造力的人才,未来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的提高。“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课程和现实生活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关键字: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1-0158-01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热情
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是探究性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夸美纽斯说:“教学应当燃起学生的求知渴望和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应不断为学生创设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为探索新知识打下基础。例如在物理引言课中教师让学生在玻璃杯中倒满水,然后请学生猜想能否在杯中放回形针,答案产生了分歧,然后让他们通过做实验观察现象,学生惊讶不已地看到装满水的杯中竟然能放入几十只甚至更多的回形针。
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初中生因其年龄特点及生活经验等原因往往难以对教材中要求掌握的知识技能自觉地产生探究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具有悬念的问题。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与学习有关的问题,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的问题或自己值得怀疑的问题等,同时要巧妙地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设计实验、科学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在讲授物态变化一章时,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水的各种形态:浩瀚的长江,壮观的天山雪,哈尔滨冰灯,冬天原野中的大雾,雾淞,浓霜,彩虹等等。继而发问自然界中的雾霜雨雪是怎样形成的?然后引导他们进行冰的熔化,人工造雪等实验。
三、重视实验教学,培养探究能力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初中物理实验一般包括分组实验、随堂实验和演示实验等。新课程理念下的实验教学就是让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培养情感体验。初中生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有时分析、判断能力尚显稚嫩,因此教师如何组织好物理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现举一例简述如何进行物理探究性实验设计。
[例]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一)猜想与假设
学生都知道“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但要想学生得出教科书(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中所述“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的假设是不容易的,故教者应加强引导。可提问:如果物体的体积增大为原来的两倍,质量也增大为原来的两倍吗?学生易得出质量随体积成比例增大,进而提出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体积的物体,在体积和质量变化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会发生变化吗?学生会提出三种假设:不变,变大或变小。
(二)设计实验、收集数据
首先组织学生讨论:①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②需要哪些仪器③如何收集数据怎样设计表格④实验注意点是什么
(三)进行实验探究
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②用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宽高并根据公式v=abc计算出物体的体积。③计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将上述数据分别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
(四)交流与合作
各小组在实验的基础上填好实验表格,教者要求相邻小组进行交流后提问:比较各种数据后你们发现什么?这个发现说明了什么?进而引导学生交流与讨论。
[评析]这是一个通过探究过程形成概念的案例。特点是如何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自主体验探究的过程,整个过程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对活动过程的有效的组织和指导。
四、课后延伸,拓展探究空间
进行适当的课后延伸可以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同时课本知识在应用中也得以深化和拓展,使学生增强了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五、几点思考:
(一)探究性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新的课程呼唤新的理念,新的理念要求新的教师。教师要不断更新和运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要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程度和能力水平,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探究过程中可以给学生适当的点拨和启发。教师备课要从过去的“以本为本”变成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更好地教变为学生更好地学,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二)完善探究性教学评价体系
探究性教学要重视结果但更重要的注重过程,没有结果的探究性学习不一定就是失败的学习,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用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类划等的评价方式,要确定新的评价体系,这对保持学生参加探究性学习的持久兴趣相当重要。
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江苏大地上如火如荼的展开,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改变着传统教育的现状,将探究性教学模式引入物理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对于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能够终身学习的新型人才的一种有效手段,而教师身处改革实践的第一线,我们应该彻底实现理念的转变和席位的转换,为新课程改革、为国家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