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积累 细用心 勤思考 巧解答
2009-12-25陈秋烨
陈秋烨
摘要: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常有这样的体会,学习时下了很大力气,考试时自我感觉相当好,但结果总不尽如人意。本文就语文中考失误做一分析,并指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考语文;失误分析;纠错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1-0136-01
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常有这样的体会,学习时下了很大力气,考试时自我感觉相当好,但结果总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总是一些小的细节不注意造成了大的失误。常见的失误类型有以下五方面:
一、书写性失误
语文测试要考查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但受各种条件局限,四方面的考查都要通过对“写”的考查来完成,所以,“写”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书写不规范、不整洁是失分的原因,这一点,表现在字词书写、简答题、整体卷面,尤其是作文上,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得分。能够写得一手好字,非常重要;短时间内不能把字写得很美观,但一定能做到很工整。策略指点:书写一定做到工整,努力达到美观。
二、审题性失误
这类错误是最容易发生,最让人后悔,也最容易避免的。比如,字词类考题要求“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而解题时却对加点字作了解释,检查时也往往局限于对于自己解释正误的检查,因而造成不必要的失误。再如,解答类考题要回答“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而考生回答时对原因分析得头头是道,却因为没有“用原文回答”而造成遗憾。策略指点:审题要集中精力,耐心细致,切勿急躁。
三、知识性失误
对基本字词、文学常识识记不清,古诗文名句、格言积累不足,语文知识概念之间混淆等。主要有以下一些情况:
(一)识记不清
1.语音识记不清。具体有多音字错读、难字错读、音近字错读、形近字错读、通假字错读、调号标错等错误。
2.字形识记不清。常常有:形近字混淆性失误、音近字混淆性失误、同音形近字混淆性失误等。
3.文学常识识记不清。对古今中外的重要文学家及其重要作品识记不清,常见失误有朝代不明、国别不分、张冠李戴等。
4.名著阅读识记不清。对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必读篇目以及教材推荐篇目的书名、作者、主要内容、主人公等识记不清等。
策略指点:不怕错,怕不错,从出错处捡回自信。
(二)积累不足。初中语文对于古诗文考查有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默写,积累不足常常使失误难以避免。积累名言警句、格言俗语、流行新词、名胜古迹、对联、电视广告语、商标图案及含义、运动会口号、校园标语等,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是对社会文化的理解,必须加强记忆,不可心存侥幸。
策略指点:一点一滴勤积累,要做生活有心人。
(三)概念不清。常见失误有不能区分表达方式、修辞方法、描写方法、写作手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等。如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混淆。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修辞方法是指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借代、引用等,常常有同学将两个不同概念混淆。再如,对于比喻的考查,不同文体有不同的侧重,记叙类文体重点考查修辞的表达作用,说明类文体则要用“打比方”这种说法去分析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议论类文体则考查用比喻修辞来说理的“比喻论证”。解题时要注意区分。
策略指点:努力掌握各种语言表达方面的知识,加强针对性训练。
四、理解性失误
(一)字词句理解性失误。主要表现在对文章中词语意思理解不当,对句子含义理解不当,文言文字词句重在平时识记、积累,现代文中字词句的理解重在和上下文联系、和文章主旨联系。
(二)主要内容理解性失误。具体失误有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主要信息等信息把握不准、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等。
(三)主旨理解性失误。主要是指对文章要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把握不当造成的失误。经常出现对主要人物的形象理解有误、对主要景物的作用理解有误、对表现手法理解有误、对主要特征把握不准、主要观点把握不准等。
(四)结构理解性失误。重要失误有层次不清、语境不明、文意曲解等。
策略指点:整体感知,抓住主旨;反复阅读,反复揣摩;全面思考,加强联系(联系上下文、联系社会实际、联系自身实际等)。五、表达性失误
(一)语言概括性不强。概括文章重要内容时,对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把握不准,对主要信息把握不全面,对主要原因分析不到位,对主要观点把握不准确等。
(二)语言不够简洁。有的题目有字数要求,但常常出现重复啰嗦、不够简洁的毛病。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九年级语文授课教师严格把好这五个关口,只要我们九年级全体同学注意细节,认真找准突破口,相信中考语文成绩再也不会不尽人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