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等职校如何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
2009-12-25宋冬梅
宋冬梅
[摘要]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等职业学校为生存和发展所必须解决的课题。本文以市场需求为切入点,从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办好特色专业,拓展技能训练面,教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一专多能 特色专业 复合型人才 教师素质
市场经济是以广义的市场作为配置各项资源的基础和导向,其中也包括对人力资源的配置。面对市场经济无形而有序的选择,过去仅仅熟练掌握一门专业技术的人才的生存空间将急剧地减小,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不同局面、不同岗位的需求,就需要大量具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出现。作为培养熟练技术工人的职业学校,如何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尽快找准教学定位和切入点?如何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目前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所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何为“一专”,何为“多能”?“一专”指的是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和学业范围内的各方面知识有一个综合的知识积累和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多能”指的是学生掌握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对于相关专业和领域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笔者认为,在这两方面,应首先保证“一专”,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多能”,如果只强调“一专”,那么就相应缩小了学生就业时的选择面,经常出现学与需不对口的情况,造成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如果片面追求“多能”而忽略了“一专”,结果很可能造成每门技术都懂一点,但又都不精通的局面,此所谓既丢了西瓜,又没抓住芝麻,得不偿失。因此,两者应有机结合起来,互相配合,互为补充。
如何才能使学生达到“一专多能”?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既包括学校观念的转变,又包括学生自己观念的转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职业学校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增强职业学校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能力,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职业学校必须转变观念,改以往的单一型培养目标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同时,教师在结合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形势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全新的观念。鼓励支持学生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如邀请企业领导或人事部门负责人给学生做就业形势报告,与往届毕业生进行交流等,广泛地了解社会,这样才能使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深刻认识到如今只学好本专业方面的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对各种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相关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学生自己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使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竞争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自觉去弥补自身的不足,逐步成为一专多能的技术人才。
二、突出“一专”,发展“多能”,拓展技能训练面,扩大专业的外延
所谓突出“一专”,也就是办好学校的特色专业,保证学生学好这些专业。职业学校在市场经济中,能否为社会培养出大批的有用人才,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给自己“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受到社会的欢迎,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譬如,我们三门峡市技校素以机械加工专业为优势。尽管目前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市场需求量减少,但随着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发展它仍有较广阔的发挥前景。尤其是铆焊专业具有实用性强,投资小的特点,瞄准这一优势,面向广大农村学生,开设铆焊专业,将会很有吸引力。因此,对这一重点专业,应想方设法办好办活,使其真正成为学校的“牌子”,这就办出了“特色”,也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不断发展,我们培养的毕业生也就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我们要培养、教育学生立足这些专业,既要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高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此谓达到“一专”。
在保证了“一专”的同时,我们应积极发展“多能”。我们所培养出来的技术工人应该是“一专多能”型人才。既要精通本专业中级工操作技能,又要掌握一两门相关、相近工种的初级工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所以,学校在专业设置上,要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逐步淡化专业界限,扩大专业的外延,使相关、相近专业相互渗透、辐射,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成为多面手。如钳工专业可向焊接、铆工扩展;建筑专业向预算、绘图、施工管理方面拓展等,真正造就一大批具有一技之长,有兼通多种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当然,要想在专业设置上进行改革,是有很多困难的。目前,最有效的一种方法,笔者认为,是增设第二专业课。鉴于相近专业的基础课是一样的这种情况,要求学生在学好第一专业的基础上,可针对专业特点,增设一门其他相近工艺实习课。精讲专业理论知识,强化实践环节,并逐步扩展技能训练面。在具体训练过程中,要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设计安排好综合课题的训练。譬如,钳工专业在最后一个学期,可以增加一门铆工工艺课,向相关专业渗透,在实习时可以直接到生产一线结合教学计划使学生在生产岗位上学习综合生产技术。
三、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
只有具备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教出高素质的学生。狠抓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搞好学校工作的关键,也是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关键。
为了培养一专多能的学生,学校应首先对教师提出“一专多能”的较高层次要求,鼓励在职的教师扩展知识结构,通过自学、定向委培,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文化课、基础课、专业课等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针对第二专业在短期内达到教学目的,理论课教师要掌握实习操作技能,实习指导教师应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有的放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一专多能”。同时,对教材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可组织专业技术水平高、有经验的教师自编实用性强的教材,以适应专业教学需要。
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关键在教师。没有一专多能的教师,就不可能有一专多能的学生。提高教师的素质,应该是学校工作中的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