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和谐课堂模式

2009-12-25谢春柳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和谐课堂教学情境语文教学

谢春柳

[摘要]和谐课堂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它不仅需要老师要有渊博的知识、智慧的教学风格,而且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是一个互动的动态过程。新课程改革条件下的和谐课堂建设必然是以学生为根本,以老师的讲授为脉络,从而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语文是学生教育的主要课程,它关系着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语文课堂是和谐课堂建设的主阵地。

[关键词]语文教学 和谐课堂 教学情境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更是追求个性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教学势必要符合时代的需要,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在教学中创设和谐课堂新模式,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语文教学的和谐课堂建设也应该遵循这一需要。

和谐课堂教学即是指要在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创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主体个性的多样化,教学过程中彰显人文关怀,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呈现出协调、配合与多样性的统一,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并且构建包容差异,关注学生自我能力的提升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的教学。

一、语文教学和谐课堂建设的基础

1.教师与教材的和谐

教师与教材的和谐是建设和谐课堂的前提,它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理解和钻研,进而形成科学而合理的教案。教师对教材的研究深度与和谐课堂建设息息相关。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处理好与教材的关系,首先需要理解和钻研教材的语言特色。众所周知,能够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都具有很强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而语文教学,掌握和理解文章的语言特色是基础。好的语言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形成很好的节奏感,进而掌握学习语文的快感。其次,教师与教材的和谐,还需要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每篇课文都有其特殊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掌握文章的思想内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思想和文化感觉。

2.教师与学生的和谐

在构建和谐课堂的三对基本关系中,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可谓是关键关系。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和谐课堂建设的载体根本所在。处理好这个关系,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明确谁是课堂最根本的主体。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的受动者,他们的存在俨然就是要配合老师的教学,甚至有的老师有“学生没有配合好”的感叹。这显示了主体意识的错位。其次,转变传统的“以教定学”的观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强调“以学定教”,即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结合教材制定教案,从而突出学生主动者的地位。

3.学生与教材的和谐

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不仅加强知识、能力、方法的培养,而且要注重培养情感,注重价值观的引导。王国维说过“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因此,在教材的编写和文章的选取上,不仅要突出文章的知识性,而且应该突出文章的价值观和情感因素。例如,我们学习“留取丹心照汗青”、“怒发冲冠凭栏望”时,要引导学生感受文天祥、岳飞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要引导学生体会那深深的父爱;学习《说谦虚》时,可引导学生弘扬中华民族崇尚谦虚的传统美德;等等。

二、语文教学中和谐课堂建设模式之构建

语文教学中和谐课堂建设的模式,应该建立在教师与教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的基础之上。创建语文教学和谐课堂,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老师的指引性和教材的载体性,从而充实和谐课堂建设。

1.语文和谐课堂建设需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美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敏捷、想象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建设语文和谐课堂,创设教学情境至为重要。创设情境可以提升语文课堂的艺术气息。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陌上桑》等故事性和趣味性较强的文章时,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让他们依照课本,自我选取角色,集体创作小品或者话剧剧本,然后分角色在课堂上进行表演。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的学习课本的知识,而且可以通过小组协作和表演,让学生亲身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深化文章的主题,锻炼学生的表演力、想象力,增强语文学习的艺术魅力。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深深体会情感的珍贵。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刻画了一个平凡父亲可爱而伟大的一面。学习这样的文章,老师可以通过这样的题材引导学生回想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为自己所做的一件事,然后在课堂上讲出来。学生通过回想和讲述自己父母亲的事迹,一方面,可以加深自己对父母亲的感情,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父爱、母爱的伟大,从而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创设情境,还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例如,古诗词的学习,学生们学习热情不高。究其原因,最根本的莫过于学生对古诗词感到非常的陌生,没有形成学习的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可以开展诸如“接对子”、“猜句子”、“古诗词作者介绍会”等形式,提高学习古诗词的趣味性。

2.语文和谐课堂建设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想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和谐课堂建设中来,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是关键。让学生有时间自我品读,有机会独立体会文章的魅力,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和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一篇文章无论是语言美还是意境美抑或是内涵美,都需要读者去细细品读和揣摩。如果没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对于文章不能够形成直接的感性认识,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例如,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雨是最寻常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这样优美的语言、这样美好的意境、这样深刻的内涵需要学生自己的品读和感觉。

3.语文和谐课堂建设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和谐的内涵是和而不同,即在尊重个性和差异的基础上讲求和谐。新课程改革要求提高学生创造性,注重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的和谐课堂建设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例如,在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愚公移山》等寓言性课文时,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和差异,可以在差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达到和谐统一。

总之,和谐的语文课堂必须追求一种知情结合、师生互动、文质兼美的艺术境界,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受到美的陶冶,提高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周济岭.试论和谐课堂教学的构建.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

[2]曾艳.语文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

猜你喜欢

和谐课堂教学情境语文教学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新课改下中职校和谐教学课堂的构建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如何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氛围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