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尼泊尔经历“关闭运动”
2009-12-25
●本报驻尼泊尔特约记者 张 松
12月22日,为期3天的尼泊尔全国关闭运动总算结束了,一直困在家里的《环球时报》记者立即驱车外出。各种车辆好像从地下冒出来一样,挤满了各个街道,加德满都又恢复了往日的熙熙攘攘。
“关闭运动”是个很奇怪的政治术语,记者在别的国家都没有见过。“关闭”不同于罢工,后者是支持者不上班,而关闭则是组织者禁止所有交通,并且禁止所有社会成员上班,禁止所有公私机构开张。若有不理会关闭运动,擅自开车上街的,一般会被组织者以棍棒等袭击,甚至将车辆烧毁。记者在尼泊尔常驻了四年半,各类抗争活动都经历过,其中要数关闭这一方式最常见。大到主要政党,小到行业协会,都用这招来争取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而范围则大至尼泊尔全国,小到某个县城。
关闭运动的直接后果就是社会生活停滞,政府机构、学校、医院、银行、超市全部停摆,老百姓连买菜的地方都没有。除了外交车辆和救护车可以行驶,所有交通停顿,什么事都干不成。不过记者很快发现,尼泊尔老百姓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很多人步行走亲访友,也很少见有人集会抗议关闭运动给他们带来的不便。记者有位60多岁的学者朋友,这两天他步行去看朋友,走了10多公里。他说,街上的交通从来没有这么好过,空气也从没有这么新鲜过。他甚至建议每月至少应该有一天的关闭运动。
久而久之,记者养成了一套应付关闭运动的经验。每次从政党朋友那里得到关闭运动的消息后,记者都会提前到超市买好日用品,并且把采访工作顺延;记者还弄清了关闭运动中封锁的主要路段,如确需驾车外出,只要沿没有封锁的路段走,就不会遇到麻烦;另外,一般关闭运动在晚上6时后会停止,因此晚上外出采访也是好选择;如果遇到紧急要买的东西,不要去大超市,胡同深处的小杂货店仍会开门。
相比之下,企业家们的心情最糟。尼泊尔工商联合会称,每关闭一天,尼企业界至少损失10亿卢比(约合1亿元人民币),加上停电和没有汽油供应的困扰,尼泊尔的经济是一天不如一天。不过,尼联共(毛主义)此次关闭运动也有手段上的创新。在尼南部的达然县,100余名尼联共(毛主义)成员用集体上街义务搬运垃圾的方式执行党的关闭决定。这让数十名上街准备维持治安的警察大感意外。当地人鼓掌欢迎这种新关闭运动。
实际上,关闭运动是违反尼泊尔法律的,因为它等于强行剥夺了其他公民工作、生活的权利。包括尼联共(毛主义)在内的所有政党执政时都曾试图禁止这一非法行为,但最终都不了了之。近期,随着尼联共(毛主义)与执政联盟的矛盾不断上升,关闭运动再度发生。该党主席普拉昌达威胁说,若尼政府不满足其要求,将于明年1月22日起进行全国“无限期关闭运动”。看来,彻底消除关闭运动的前提是,各政党的政治和解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