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的景深

2009-12-24

黄河 2009年6期
关键词:刘杰摄影记者文字

关 明

当我拿到刘杰兄新著《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一个新闻记者镜头中的异域风光》时,随之得到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写篇书评。

坦率地讲,我以为无论从哪一方面,我都没有资格。

首先,他去过的异域,我是一处也没有去过。刘杰兄在本书后记中说:“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最大的感受是,总在旅途。但到国外去旅行却是少而又少,不是没机会,而是没兴趣,所以直到最近几年才走出国门。”这话的前半段我与他感受是相通的,我也做了20多年记者,同样感觉总在旅途,同样出国少而又少——那大半是因为我们的新闻和国外的不是一个路子。但此言后半段我与他的感觉却大相径庭。他是没有兴趣,而我有的是兴趣,但却没有机会。所以说要让我通过几张照片,对从没去过的地方发言,除了胡扯,我不知道说什么好。

其次,我的摄影比他要差老大一截,以我的水平,基本是个“摄盲”,虽说刘杰也不是专业摄影记者,但对我而言已足可称高手。对高手摄影品头论足,一言有失岂不是贻笑大方,自寻难堪?

但是我又忍不住想赞他两句。我惊异于这老兄的勤奋与用心已经很久了。当年他在山西驻站也就是两年的时间,离任之际就出了《触摸山西》和《三晋风采》两本厚厚的书,让我这个在山西驻站10多年的记者汗颜。这回不过出国两次,推算时间加起来顶多个把月,又出了这么一本精美的异域风光作品,让我不能不佩服他的高产。这劲头,这作风,真是“出门摔一跤,也抓一把土”啊。

在摄影界,那些能拍得出“红镜头”的,大多占有独特的政治资源;拍出那些“黑镜头”的,背后往往有强大的经济支撑。而相比之下,刘杰既不是专业摄影记者又无缘涉及重大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拿的相机也很一般,居然也拍出这样一本精致的作品集,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家没有垄断资源,没有财团背景的小公司,却到国际市场走了一遭,而且经营得风生水起,很有气象。我想,能做到这一切靠的是什么?无非是处处留心,处处思考。

就像是在书的扉页上印着的那一行小字:“跨洋万里寻觅浪对海的真诚,伫立凝思领略岸与岸的不同”——我以为,这正是刘杰作品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也是与一般的游记、风光片的不同之处。

我一向以为,从事我们这一行的,无论写稿子还是拍照片,其最终目的是表达思想。虽然表面看起来,这和我们的职业定义背道而驰。

记者,顾名思义是一项记录的职业。既然是记录,那么最高标准自然是客观准确,最低标准是不能以自己的观点来影响记录的过程。我们从入行的那一天起,就被告诫在稿件中要尽量少出现记者自己的影子。物理学中有个“测不准原理”,简单地说就是测量过程会影响测量结果,比如要测一杯水的温度,当温度计伸于水中的时候,本身就要与水发生热交换——测出的已不是原来的温度了。但同时,对我们职业的政治要求又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所以在职业经历中,我们都几乎不可避免地出现过经加工、剪裁而“典型化”了的新闻作品。这方面,可能摄影记者比文字记者更甚,多少年来,一个专业术语一直在行内挥之不去:“摆拍”。意思是把被摄对象按照要表达的意思摆布好了才去拍摄。这种作法一直为业内所诟病,但一直生生不息,到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更是发展到了“PS”,典型的有“正龙拍虎”。一时间,出现了若干无中生有的藏羚羊和鸽子,拍摄这些作品的“造物主”记者们,后来一段时间被弄得有些灰头土脸。

以我粗陋的摄影知识,从头到尾看了刘杰兄的作品,没有看出一幅摆拍的痕迹。可能因为他不是专业摄影记者,就没想过摆拍这个词——当然也可能是他去的那些地方,外国佬没有人肯听任他摆布。正是这些真实的、不加雕琢的画面,把我们自然地带到了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国度,好像是跟着他游走了一回。刘杰的镜头运用给人一种亲切感——这可能是句外行话,但是的确我看到他拍摄的那些青青的草地,悠游的行人,好像他们就在我的身边。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毕竟不是“像照相机一样反映”,这里还包含了人类情感和主观能动性。从这一意义上说,摄影的最高境界,和文字一样不可避免地是要表达思想的。1839年法国画家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照相机。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胶卷,并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胶卷的照相机。随着摄影技术的日新月异,摄影的表现手法也越来越丰富。摄影本身从技术变成了艺术,从记录升华到了表达。我的一位同事,国内摄影界的金眼级人物曾经教导我说,现在把照片拍清楚已经不难,照相机已经完全傻瓜化了。难的是怎样把照片“拍不清楚”,所以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一张张虽然变形但充满运动张力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反映的是客观事物本身,表达的却是摄影作者对世界的认知。

这是一个读图的时代。与文字相比,照片总给人以最大的视觉冲击力,这是照片的优势。但与此同时,相比之下文字会留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是文字的优势。我有些相信,两者正处在不断融合的过程中,正如文字要求的高境界是生动传神,照片也在力图表达一些画面之外的东西。两者有一个共同的支撑点,那就是要求作者的思想比文字、比镜头更有深度。正是在刘杰的作品中,我读到了这样的“思想景深”,感到了他的思考比镜头更深邃。包括他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内的思考,以及在大英博物馆内大量的中国文物面前那五味杂陈的沉思。他用画面告诉读者,镜头也是有思想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刘杰的摄影,对摄影还没开窍的我专门跑到书店,买了一本《数码摄影教程》回来。作者约翰·海吉科是多大个“腕儿”,我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他讲的理论对我而言也是半懂不懂的。从头到尾我只记住了两个词,一个叫“抓住精神”,一个叫“引导视线”。我对刘杰作品的感觉正是这样的。看完这部作品集,我感受到的是一个有着机敏眼光、深度思考和赤子之心的新闻记者,在用他的镜头表达着对国家的热爱,对世界的关怀。

作为外行的我,不知道是否准确理解了刘杰的作品意义。当然我还知道一个办法可以对刘杰的作品理解得更深更到位,也可以把这篇读后感写得更好更生动,那就是他下次出国时,我全程陪他走一趟。可能我摄影水平不如他,但是至少我的设备比他的好,只是不知道他肯不肯邀我同去。

猜你喜欢

刘杰摄影记者文字
Yb:CaF2–YF3 transparent ceramics ultrafast laser at dual gain lines
新闻传播中摄影记者的重要性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李梅梅、刘杰作品
DIGITIZING THE OROQEN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
摄影记者如何走基层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