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壮阔一部书
2009-12-24蒋维扬
蒋维扬
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有专家言,我国最早的游记为战国五卷本的《周王游行记》,但声名远播的优秀游记作品当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及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历30年考察而撰写的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等等。国外也有著名的游记作品如《格列弗游记》,也就不去说它了。通俗说来,游记便是记游,是记录旅行途中起居见闻的文字,但不能是从晨出到暮归行行止止的流水账。或记叙,或抒情,或议论,或点播科学之理,或昭明颖悟之思,总得让人有所获得,有所记取,当然再能进一步让人不忍释卷,如沐春风则更好。现当代以降,大大小小的文人墨客以及达官显贵、专家学者、凡夫俗子信手写下的游记作品可谓汗牛充栋,传世精品自然不乏,但多多还是芜杂琐细、味同嚼蜡、缺少特色。不少竟于不自觉间陷入套路,拘泥了文字,桎梏了思维,更贻误了风景,真是可惜。
我将刘杰同志的《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一个新闻记者镜头中的异域风光》归入游记,是因为本书也属记游,只不过,刘杰用来记游的不止是笔,还有手中的相机。这是一部以文、图两种形式记游,以笔力和摄技见长的特色鲜明的作品。
世界之大,能从容周游其中者恐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则是终其一生也踏不出国门半步的平头百姓。这样一来,想一睹异邦风光,想了解国外风情,便只能求助于电视、图片或文学作品了。《荀子》有言:“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作为人民日报社驻地方分社社长的刘杰,52岁时才第一次出国,是有些晚。然而一出国门,刘杰眼界大开,情思泉涌,创作欲望被大大激发,他不舍昼夜地观察、思索、写作、拍照,回国后又立即投入紧张的剪辑和整理。他要珍藏起这些珍贵的记忆,他要使这部书以最快的速度成为传播世界文化的又一载体。
刘杰做到了。这部著作体现出这位资深新闻记者的干练作风和他一贯勤奋、用心的风格。
敏锐的观察力。刘杰从事新闻工作近30年,职业习惯使他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感知。他不习惯去做人云亦云的事。2008年11月,正是美国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时候,他到达了风暴的中心纽约。“然而,不论在纽约还是在美国其他地方,所感受到的并不是令人恐慌不安的混乱景象,相反却是震动中难得的宁静和闲淡。”“在那条象征美国财富和经济实力的华尔街上,2900多家金融和外贸机构一夜间变得门可罗雀。但行人坦然闲淡的步态,依然显露着山姆大叔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慵懒散漫。”次年3月,我也有一次美国之行。我看到这里的人们依然在周末合家下餐馆,驱车游玩,去影剧院,几乎看不到金融风暴对平民日常生活有大的影响。我钦佩刘杰的勾勒是传神和独到的。
宽阔的视野与深邃的思想。触景生情,人该有所抒发,有所感悟。“伫立凝思领略岸与岸的不同”,刘杰在观察,更在思考。由南非,而迪拜,而英国,而美国,刘杰在宽阔的背景下延伸着对事物或法则的思考。在南非,他因无意间惊起一对鸳鸯而抱愧,继而领悟到,“恬静是和谐的前提,好奇是静谧的天敌,互不干扰,相互尊重才能实现和睦共处,自然界种种失和现象都是值得深思的。”在英国,他虔诚地寻觅精神文化之源,他总结道:“文明之基在历史、在文化,更在信仰、在传承。没有历史会显得浅薄,没有信仰要沉溺功利,没有传承就将失去牢固的根底。”处处留心皆文章,这些格言式的升华的表述使作者的观点更加成熟和经典。
洗练的文字,赏心悦目的图片,各各借势,相得益彰,美不胜收。状物写景,刘杰的文字流畅而准确。这种不枝不蔓的文字表述使得对其作品的阅读像在享受。刘杰的摄影技法也达到了难得的高度,无论是近景、远景、特写,无论是人像还是自然风光,无论是仰拍还是俯瞰,他都能撷取最经典的一瞬,将瞬间变为永恒。好望角连天的波涛,迪拜闻名世界的帆船酒店,大英博物馆琳琅满目的藏品,剑桥大学的绿树游船,静谧高贵的丘吉尔庄园,美国亚利桑那州鬼斧神工般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幅幅照片美轮美奂、摇曳生姿,异域独特而壮观、珍稀而充满张力的图片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阅读欲望,也使读者极大地获得了美的享受。
刘杰的文学修养是潜在的。在写到丘吉尔庄园时,他介绍人们把这儿称为丘吉尔庄园是一大误会。“丘吉尔母亲是到这里走亲戚时生下他,由于有这层关系,就在此设了个丘吉尔生平长年展,让许多中国人误把杭州当汴州了。”这里便信手拈来、漫不经心地活用了宋·林升《题临安邸中》“暖风熏得游人醉?熏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典故。
以著述立言,以著述为荣,以著述传世,是历史上文化人亘古不易的情结。有联云:“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刘杰的这本书不是奇书,但却是抱玉握珠、玲珑有致的好书。刘杰以好书教我、正我、惠我、娱我,我谢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