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国本土化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体系的探索
2009-12-24廖全明
〔摘要〕 根据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体系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应从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服务方法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注重体系的发展性、引进与开发测量工具等方面入手建立中国本土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体系。
〔关键词〕心理健康服务;服务方法;中小学生;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11-0013-03
心理健康服务方法是矫治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心理学理论和操作技术,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体系状况能较好地体现专业人员、学校甚至一个国家的服务水平。美国的学校心理学家的服务技术主要有心理动力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四大理论和方法体系。欧美国家最初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是对问题学生进行智力测验和学业成绩测验,根据测验结果把他们归类到不同性质的特殊教育班级。随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不断增多,心理健康服务的形式和方法也逐渐拓展,包括通过建立心理档案和进行心理测试来进行心理诊断、多个咨询者之间的交流会诊、运用一系列方法进行心理和行为矫正等。
由于个体之间成长生活环境的多样性,使得人的心理即具有人类共有的类特性,更具有民族性和个体性,也由于中国人的人格研究由于中国文化的历史积淀而形成了植根于本土历史文化基础之上的实际问题,如“面子”、“人情观”和“孝道”等,因此有必要突破西方心理学的框架,从中国文化中、从生活实践中去寻找满足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技术与方法问题。西方研究者也发现心理健康服务方法和技术都会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西方的心理治疗理论、概念、技术在应用于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咨询时往往会产生不相容性和矛盾,所以,研究建立中国本土化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体系,并进行中国化改造
自从1896年威特默在宾夕法利亚大学开设第一家心理诊所以来,西方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西方心理学获得极大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心理健康服务的理论和方法,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有四大方法体系,分别是精神分析、行为治疗、认知疗法和个人中心疗法等心理健康服务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具体的服务方法有认知领悟疗法、意象对话技术、系统脱敏法、冲击疗法(满灌疗法)、厌恶疗法、格式塔疗法、森田疗法、生物反馈法、认知行为疗法、家庭疗法、心理剧疗法、生物医学治疗等近1000种,这些方法在解决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问题时可发挥不同的作用。随着传统心理健康服务方法逐渐暴露出局限性,西方心理学界也在不断产生新的心理健康服务理论和技术。
我国自从1985年3月建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以来,至今只不过20多年的时间,要建立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方法体系,借鉴与引进是必要和主要的途径。由于心理现象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个体之间成长生活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使得心理健康的特征即具有人类的类特性,更具有民族性和个体性。因此,在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心理健康服务理论和方法时,有必要根据我国的民族心理、民族文化传统以及中国教育的具体情况,进行中国化改造,切忌盲目照抄、生搬硬套,而要实事求是,以建立中国本土化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体系。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开发中国特色的当代心理健康服务理论与技术
西方学校心理学由评估向服务综合化的转型,使得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评价、分析、矫治与干预的技术不断被开发出来。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传统的行为疗法技术、精神分析技术也逐渐暴露出局限性,目前也需要加强研究以开发出新的心理健康服务理论和技术。我国社会形势发展很快,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也不断复杂和深化,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念、生活理念、态度系统、个性倾向等方面的迅速变化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性质、表现等方面都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简单借鉴或应用国外的方法或传统的方法常常难以达到目的,因此急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开发出符合我国社会形势、民族文化和中小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服务理论和技术。钟友彬设计的认识领悟疗法和杨德森、张亚林等创立的道家认知疗法是进行这方面科研尝试的典型代表。其中认识领悟疗法的基本原理是帮助来访者找到童年期创伤性生活事件和当前症状表现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领悟;道家认知疗法的基本原理是应用道家思想找出来访者自己原来价值系统和应付方式中的不当或不适之处,并采取矫正措施。这两种方法虽然都来源于国外经典的心理治疗方法,但已经带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的特色,是对中国特色心理健康服务方法的有益创造。
另外,在建立现代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体系时也应当承认政治思想方法的心理学意义。人们在进行心理健康服务时,都忘不了要批判一下是否应用的是政治思想方法,要反复强调心理咨询方法与思想政治方法的区别,但有谁能否认思想认识和政治信仰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呢?有谁能说思想上的沟通起不到缓解情绪紧张的作用呢?因此,完全否认政治思想工作方法的心理治疗意义显然走向了一个极端,而且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政治思想工作方法必然作为一个要素存在于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中,有的时候政治思想工作方法在预防心理疾病、控制心理危机等方面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三、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建立现代中小学生心理服务方法体系
我国古代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化,心理健康服务的思想也是源远流长,如医学名著《黄帝内经》中就强调“治神为本”“治神如手”的思想,在《景岳全书》等医学和哲学著作中都有关于心理治疗的论述。可见,心理疗法在古代中医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献或中国民间,可发现心理治疗或类似于心理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基于阴阳五行学说的情志相胜疗法和逆转情志疗法、开导心理疗法、中国古代行为疗法、暗示疗法、信仰心理治疗、中国古代催眠疗法等。中国古代还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测验方法,其中有些方法甚至产生了世界影响,如填空测验、对偶法、七巧板等测验方法在当时鉴别人的心理特点特别是智力水平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治疗方法和测验方法具有明显自发性和经验性特点,更多的是一些案例的表述,缺乏对心理现象的原因、发病机理及治疗主张进行系统解释的理论体系和可行的操作模式。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出的心理健康服务方法有些不足,但其中很多方法的基本思想就包含在现代西方心理疗法体系之中,因此如果“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些方法必将成为中国本土化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根据中国学生实际,注重建立发展性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体系
西方多数国家将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重点放在“问题”儿童上,对他们进行智力测验和学业成绩测验,然后根据测验结果来决定进行咨询、辅导和治疗的计划。如澳大利亚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应对生活压力、获得竞争策略,实现学习目标、个人目标和社会目标,其心理健康服务方法的重点是心理讲座和个别辅导的方法;日本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要目的是排解压力,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其服务方法的重点是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的方法;美国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一开始就将重点放在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上。我国由于独生子女增多、社会形势发展而导致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增多,但多数心理健康问题仅仅是对周围环境的暂时不适应而导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重点应放在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上,具体来说,就是要更多地运用心理健康课教学方法、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教育主体示范的方法以及教育环境隐性教育的方法等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学生调控自我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五、遵循引进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中国化心理健康测量工具体系
我国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发展较晚,学习、借鉴并引进国外成熟的心理健康测量工具是必要的。在引进国外心理健康测量工具时,要注意根据中国文化和中国学生实际进行修订和再标准化过程,如对项目的语言描述必须要符合中国文化的特点,对工具的信度和效度要根据中国学生的实际进行再分析和检验,对工具的常模也要根据中国学生的实际重新建立等。这项工作较为复杂,而使很多人放弃了修订和再标准化的环节直接使用,严重损害了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
心理现象是复杂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复杂的,由于社会文化的差异、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中外教育的差异等因素,仅仅依赖引进的测量工具往往不能满足心理健康服务的实际需要,因此在引进国外测量工具的同时,还应根据需要开发新的心理健康测量工具。近年来我国心理学家已经开发了大量的心理健康测量工具,如王登峰教授创编的《中国人大七人格量表》(QZPS)、黄希庭教授编制的《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但我国心理学家在开发自己的心理测量工具方面,存在重复性工作较多、心理健康标准不统一导致结果矛盾、还没有关于健全人格的测量工具等问题。这是在建立中国化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体系中需要克服的。
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稳步推进本土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体系的建设
国内的研究在反思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问题时,都一致认为我国心理健康服务的水平低,在心理健康服务方法方面主要表现为心理健康课主要使用讲授法、单纯地使用心理测验、心理咨询思想教育化、专业人员擅长的方法有限、自编心理测量工具水平低重复工作多等。其实从国际总体水平看,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水平都是偏低的,而影响一个国家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状况的因素主要有六个,分别是法律法规、国家经济实力、地理位置、语言、国家优先发展方面、文化。就是同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和英国,其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方法模式也有差异,美国采用的是“科学家——实践者”模式,英国则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模式。因此,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体系的建设必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因为要求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在短时间内就能运用多样性的方法提供全面的服务、能编和使用高质量的测量工具、能解决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显然是不现实的。只有在不断地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以及不断的总结摸索中,才能稳步推进本土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体系的建设。(稿件编号:091014007)
参考文献:
[1] 刘世清,姚本先.欧美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趋势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4,25(7~8):127~129.
[2] 黄希庭,范蔚.人格研究中国化之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27(6):45~50.
[3] 黄希庭. 再谈人格研究的中国化[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0(6):45~50.
[4] Yii-Nii Lin.The application of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to counseling Chinese[J].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2002,56(1):46.
[5] Reynolds,C.R.et al: School Psychology, Essential of Theory and Practice[M]. John Wiley and Sons, New Yory,1984.
[6] 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的要点及其对强迫症的治疗[J].上海精神医学,1992, 4(3): 161~163.
[7] 张亚林,杨德森.中国道家认知疗法-ABCDE技术简介[J].中国心理卫生,1998, 12(3):188.
[8] 林传鼎.我国古代心理测验方法试探[J].心理学报,1980,25(1):75~80.
[9] 廖全明,苏丹,黄希庭.目前国内常用心理健康量表的回顾与反思[J].心理学探新,2007,27(4):74~77.
[10]王宏方. 国际学校心理学现状与展望[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2(12):22~24.
[11]Bardon,J.I.School psychology's dilemma: A proposal for its resolution. Professional Psychology,1982,13, 955-968.
[12]Fagan,Thomask.,& Wells,Petrid.History and Status of School Psychology Accredi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2000,29(1):28~51.
[13]芦咏莉,王成全,董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J].中小学管理,1999,19(Z1):34~36.
[14]黄希庭. 时间与人格心理学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07~333.
[15]李百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64.
[16]赵红,李桂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实践的发展趋势[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25(3):76.
[17]Bevan, W. & Kessel, F. (1994). Plain truth and home cooking: Thoughts on the making and remaking of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st, 49, 505~509, 1994.
[18]Gergen, K. (1990). Toward a postmodern psychology. The Humanistic Psychologist, 18, 23~24.
[19]陈虹,李益倩,于洪.加强政府行为,完善评估机制,确立学科地位,以真做促实效——访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关负责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半刊).2009,(9):4~7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5JZD00031)、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09SK003)研究成果之一。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400715;长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408100;电邮:ming512977@163.com)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