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抚孩子的“死亡恐惧”
2009-12-23董丽燕
董丽燕
第一讲:实话实说 主讲人:谭女士
儿子小峰是由爷爷奶奶照顾大的,从小就非常胆小。5岁的时候,小峰突然对“死亡”敏感起来。他从电视上看到老人死亡的画面,就开始担心起爷爷奶奶会不会死,甚至有一段时间他总怕爷爷奶奶睡午觉时再也醒不过来,经常会大声把他们叫醒,弄得爷爷奶奶哭笑不得。每次过马路的时候,小峰总是紧紧攥着我的手,手心里汗涔涔的,说“怕被汽车撞死”。
去年,小峰从电视上看到地震造成楼房坍塌的画面之后,不停地追问:为什么会地震?房子都会倒塌吗?房子里的人都被砸死了吗?我们住的房子也会塌吗?我会不会死?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会不会死?……刚开始时,我们都为他强烈的求知欲感到欣喜,耐心地给他讲解地震的知识,还买来有关地震知识的画册,并上网搜索世界各地关于大地震的图片让他看。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图片没有筛选,看到一些惨烈的场面,小峰就赶忙用手捂住眼睛。随后我渐渐发现,小峰越来越“忧心忡忡”,他反复地问我:“妈妈,我们的房子够结实吗?会不会倒?”甚至有一天,他突然指着墙上涂料的一条裂缝叫起来:“房子裂开了!要塌了!爸爸妈妈快跑啊!”有时,带他上街,如果马路边有高楼,他就会拉着我的手赶紧走向马路中间,说:“离那个楼远点儿,万一倒了,砸不着咱们!”他爸爸出差时间稍微长一点儿,他就问:“爸爸没有死吧?”看着他心有余悸的样子,我既心疼又担忧。
第二讲:案例分析
对死亡的话题产生兴趣并产生恐惧,这几乎是每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不同的是:有的孩子把这种兴趣和恐惧埋在心底,从未表露;有的孩子则会喋喋不休地反复向父母提问、求证;还有的孩子很快被别的事情所吸引,转移了注意力。
造成小峰对于“死亡”的恐惧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对待孩子的求知欲,
父母提供的知识“过量”。
同样的灾难新闻,大多数孩子会在短暂的恐惧后,“事不关己”地熟视无睹,而聪明、内向、敏感的小峰却将恐惧升华为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求知欲,从而引发了强烈的好奇心。小峰的父母为了“保护、鼓励”孩子的求知欲,为小峰提供了超越他承受力的“过量”知识和信息。他们无视儿子尚不成熟的年龄特点,无视儿子尚不完备的知识结构,无视孩子稚嫩而脆弱的心理承受力,不加选择地将有关灾难的知识,当成有益于孩子成长的一般知识,全部呈现给小峰,这更加强化了小峰对于死亡的担忧和恐惧。
2.过度保护使孩子
对世界产生“不可控感”。
小峰由爷爷奶奶照顾大,他们的呵护使小峰经历单调、胆小,加上性格内向,小峰更多地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想象中,内心孤独而敏感,对现实世界缺乏控制感。因此,当真正的逆境来临时,他往往不知所措,会在内心放大逆境带来的灾难,并长久地不能释然。小峰的恐惧表现正是这种“不可控感”的外在表现。
3.媒体的“真实”报道
加重了孩子的恐惧感。
为了展现灾难带给人们的痛苦,电视和网络中常会出现楼房倒塌、惨不忍睹的画面或图片,这其中有许多是“儿童不宜”的。而小峰的父母不仅没有避开这些,反而把这些内容当成地震“知识”展现给孩子,这也难怪小峰会“忧心忡忡”。
4.天生的“忧患”性格,
遇事喜欢深度思考。
小峰具有这个世界上所占比例并不大的“忧患”性格,他内心比较孤独,因此喜欢思考,忧天下之忧;他看问题全面,虑事周到,能够另辟蹊径。如果教育引导得当,这样的孩子往往有可能成为时代的先驱、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但如果引导不当,则容易患得患失。
第三讲:父母对策
引导对“死亡”产生恐惧的孩子,家长应该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整。
1.为孩子创造探索世界的条件,增强孩子对周围世界的控制感。
从家庭养育方面,父母要从小放手让孩子探索世界。如婴儿期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自己想要的,而不是“给”到他的手里;幼儿期让孩子自己吃饭,而不是“喂”给他;更多的时候让他自己走,而不是“抱”着他;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自己做、让他替你做,而不是你替他做。对于孩子而言,给他们更多自己动手、动脚、动脑的机会,是在增加他们对世界的控制能力。
2.完善孩子的“知识”结构,为有关“知识”分级,以正确的认知消除孩子的恐惧感。
既然小峰的忧虑和恐惧一部分是由于“认知过当”而产生的,那么同样可以通过“认知疗法”来消除这种恐惧。对于有关灾难、死亡、性等知识,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特点及接受、辨别、承受能力,进行适当的“分级”,不能填鸭式地简单塞给孩子。就地震带给小峰的恐惧而言,父母可以通过讲解地震带的分布,说明我们居住的地方并不是在地震频发区,以减轻孩子对地震的担忧;还可以带孩子去参观建筑工地的施工过程,告诉孩子房屋的牢固程度,消除他对房屋倒塌的忧虑;也可以教给孩子必要的防震技巧,增强他对突发事件的自我控制感。
3.因地、因时、因人
回答孩子的问题。
对待孩子的提问,家长讲什么、讲多少、如何讲,没有千篇一律的统一答案,只能因地、因时、因人而异。如对天性悲观的孩子讲天灾,要更多地强调人与社会的力量,强调预防的有效性、应对的办法等等。但如果家长对于“死亡”话题的解释过于浪漫,虽然可能会消除孩子对死亡的恐惧,但是也可能误导孩子对于死亡的向往。因此,家长应用较为平淡的语言适度介绍死亡,既巧妙地让孩子接受,又不至于产生太大的兴趣,同时又可以及时地转移死亡的话题,将“死亡”从消极面引到积极面,赶走孩子的死亡恐惧。
4.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直面生活中的挫折。
戴着灰色的眼镜去看世界,就是令人惆怅的;戴着阳光的眼镜去看世界,就是令人快乐的。因此,教给孩子从事物的正面去思维—阳光思维方式,可以减少孩子对世界不必要的担忧和焦虑;还可以通过强度较大的体育锻炼、有意识的吃苦训练,让孩子在坚持中磨炼意志,以便在真正遇到灾难的时候,可以降低恐惧感。家长还应该积极引导孩子扩大交往范围,与老师、同学、同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增强孩子的心理力量。
5.必要的时候借助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如果孩子的焦虑和恐惧持续的时间较长,并且已经影响到正常的社会交往、学习和生活,建议家长带孩子到专业的心理治疗机构或医院的精神科,进行正规的心理测试;如果必要,可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第四讲:家庭作业
父母可以给孩子做一个恐惧感的测试,以确定孩子的状况,试着让孩子用“是”或者“否”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害怕空旷的街道。
2.害怕单独出门。
3.害怕乘坐公共汽车和地铁。
4.因为害怕,常常避开某些东西、场合或者活动。
5.在商店或者电影院里,常因为人多而感到不自在。
6.单独一人的时候常常胡思乱想,心里发毛。
7.有时会害怕在公共场合里晕倒。
8.和新认识的人谈话时,感到非常不安。
9.在交谈时害怕被别人发现自己的短处。
10.害怕去很高的地方或者从很高的地方向下看。
11.害怕很多东西,比如老鼠、蜘蛛、蛇和一些昆虫。
12.经常做噩梦。
13.别人在谈论自己的时候总是感觉非常不安。
14.夜里,害怕一个人在屋子里睡觉。
15.乘车过桥或者钻过隧道时,总是很紧张。
16.如果父母允许,希望整夜开着灯睡觉。
17.非常害怕黑暗。
18.经常会感到有人在背后跟着自己。
19.常常担心自己会显得滑稽可笑或者很傻。
20.有时会担心父母或其他亲人不能经常想着自己。
21.总是顾及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子。
回答“是”=1分,“否”=0分。总分0~7分:孩子的心理状况良好,基本可以较好地面对各种外界突发事件;8~21分:孩子有较明显的恐惧症倾向,应辨明孩子恐惧的来源,采取适当措施积极引导孩子消除恐惧,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