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心无痕”教育法,好妈妈也能胜过好老师

2009-12-23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圆圆作业家长

罗 丹

每个孩子犹如一块玉石,想要把它雕琢成美玉,这取决于父母手中握着的是锄头还是刻刀。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引导孩子、如何处理与孩子的关系,考验的都是父母的教育智慧。因为,锄头或刻刀的运用会使孩子的世界和未来全然不同。

2009年1月,教育专家尹建莉16年来的教子手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出版了。让她没想到的是,第一次出书就连续5个月荣登畅销书排行榜首位,上市仅半年就销售50万册,许多妈妈甚至以“手抄本”的形式争相传阅。

尹建莉从教多年,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有着精深的研究,并且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她的女儿圆圆品学兼优,在2007年参加高考时,年仅16岁的圆圆以超过当年清华大学录取线22分的优秀成绩,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

每个好孩子都是有出处的。作为妈妈,尹建莉认为,女儿圆圆并非“神童”,之所以会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因为自己作为母亲,做到了面对孩子时“有心”,教育孩子时“无痕”,只要把握了这个要诀,每个人都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无为而治,

“不管”才是最好的“管”

在我们周围,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很用心,但主要以管教为主。他们往往把对自己的管理,套用在孩子身上,孩子所体会到的只是强制力,而不是教育。

尹建莉从不管教孩子,从不会对圆圆说:“到点了,该去写作业了。”“你今天必须要穿外套。”这样的管教方法是不尊重孩子的典型表现,对孩子指导或干涉太多,孩子的正常生长秩序会被打乱,反而不利于好习惯的形成。

但“不管”其实是件比“管”更难做到的事。圆圆上一年级时,像任何一个孩子一样,也会因为贪玩而常常忘写作业。一开始,尹建莉也时常提醒圆圆要去做作业,但很快圆圆就被自己搞乱了。于是尹建莉就和丈夫商量好,不再管圆圆写作业的事,要培养她自己写作业的责任意识。

有一天,圆圆放学回家先看动画片,饭后玩了会儿玩具,然后又看书,等到躺到床上了才想起还没有做作业。孩子没写作业,尹建莉早就看在眼里,但她故意不去提醒,因为她知道,这是个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好机会。尹建莉虽然心里很着急,但并没有责骂孩子,而是心平气和地让圆圆自己选择:“你可以现在不睡觉去写作业,也可以明天早点起来去写,或者干脆不写了。”孩子是有自己的判断能力的,圆圆知道不写作业肯定不行,于是就老老实实地从床上爬起来去写作业。尹建莉假装关灯睡了,静静地听着她的动静,大约写了半小时后,圆圆自己收拾书包去睡了。

尹建莉觉得,在这种关键时刻,他们给予孩子的是理解和宽容,而不是批评;允许孩子做错事,让孩子自己体会作业是自己的事,不能依赖父母的提醒,父母也不会陪着她写作业。

从那以后,在写作业这件事上,圆圆一直都很自觉,尹建莉再没操心过。

很多父母甘愿放下自己的工作去陪孩子做作业,一看到孩子磨蹭,就忍不住催促:“快去写作业。”孩子就会带着负罪感去写。

尹建莉认为,家长为孩子规定写作业时间,监督孩子写作业或陪孩子写作业等“教育方法”,与其说在帮助孩子,不如说在给他制造麻烦。在陪伴和监督下制造的“习惯”,只是肢体上的,而不是内心的。家长陪孩子学习的时间越长,扮演的角色就越接近监工。孩子是不喜欢“监工”的,虽然他表面会暂时屈从,但内心绝不会听父母的话。只有“不陪”才能给孩子留下习惯在内心生长的空间,“不陪”其实是在制造孩子的主动性和成就感,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一个好的习惯。

不仅如此,尹建莉的“不管”还有点“过分”,比如从不检查圆圆的作业、不看圆圆的考试分数、不给圆圆报辅导班、也不给圆圆买课外辅导教材。尹建莉说:“在学习方面,家长要做的是要保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智慧能量,对知识的好奇心,寻找答案的兴趣,平和的学习心态等等。”

在培养圆圆的学习兴趣上,尹建莉让她从二年级起就读金庸的小说,“因为武侠小说悬念迭起,很容易吸引孩子的阅读兴趣。而且金庸的小说文字工整,对圆圆提高作文水平有帮助。”

就这样,圆圆到四年级时,就已经读完了金庸的14本小说,好处在圆圆刚刚写作文时就体现出来了,圆圆的作文基本没有病句和错别字。尹建莉还不失时机地引导圆圆阅读古诗和名著,以及英文小说。大量阅读使圆圆的语文成绩一直都很好,高考时考出了140分的高分。

尹建莉表面上“不管”孩子,其实她非常用心,奉行的是“无为而治”。她给孩子设立了“记功簿”,给孩子以精神鼓励,在学习方面则只是注意用学习过程来调动孩子的兴趣。她反对用物质奖励来刺激孩子的学习,认为那样会使孩子的学习动机不纯,反而扰乱了孩子的学习心理。

惩罚你,

不让你写作业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不好好写作业,但其实孩子天生并不反感写作业,之所以后来不喜欢,是因为家长把孩子写作业的胃口给弄坏了。“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这是尹建莉提出的对付被弄坏的学习胃口最有效的一招。

有一阵子,圆圆写作业很不认真,爸爸见了,急得撕掉了不认真的部分,要求圆圆重写。圆圆有抵触情绪,摆出一副就是不想写的样子。尹建莉见了,赶紧从爸爸手中抢过作业本,平静地对圆圆说:“如果你觉得写作业不好,那以后就不用写作业了。”

圆圆起先觉得很开心,可转念一想,不写作业的话明天肯定会挨老师骂,就想把作业本抢过来。尹建莉说:“既然你写作业那么不认真,那我就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了。”圆圆急得想哭,一边抢作业本,一边说:“我要好好写。”然后就备感珍惜地写作业去了。

惩罚性质的罚抄几遍作业的做法,对孩子的学习只有毁坏,没有成全。在调动孩子写作业热情上,尹建莉认为可以适当使用逆向思维,要刺激孩子写作业的热情,而不要激起孩子对写作业的厌恶之情。

想让孩子喜欢或珍惜什么,就不要在这方面给得太多太满,更不能以此作为交换条件或惩罚手段,强行要求他接受,而是要适当地剥夺,让他通过危机感和不满足感,产生珍惜感。

圆圆也经常丢三落四,犯一些低级错误,尹建莉对此从不直接批评孩子,这时候,会开玩笑地说“你像牛顿一样”,把一件本该生气的事以玩笑的形式化解了。这让圆圆意识到自己哪里错了,又不损伤自尊心,还暗含了对她的理解,甚至隐藏着对她某种才能的褒奖,这样的批评语,孩子比较爱听。

尹建莉认为,欣赏孩子不只赞赏他的优点,更体现在如何看待他的缺点。你看他总是用“像牛顿一样”的眼光,那么他就会越来越像牛顿。

尹建莉还做了一件让常人难以理解的事情,那就是帮圆圆做作业,而且一帮就是两年。在写作业上,圆圆一直比较自觉,可有一阵子,圆圆总是抱怨:“一个生字干吗要写三行啊!作业太多了!”

尹建莉就问圆圆:“这些生字你都会了吗?”经过测试,圆圆确实都会了。于是尹建莉就提议:“那好,只要你会的生字就不需要再抄写了,其他的,妈妈帮你写。”圆圆一听兴奋地同意了。从那以后,尹建莉经常帮圆圆写作业,每次哪些由圆圆自己写,哪些由妈妈写,都由圆圆来判断。

这样的做法虽然有些另类,但尹建莉相信孩子的判断能力。替孩子写作业能给孩子省下不少时间,而且稳定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利大于弊。于是,每次尹建莉一笔一画模仿圆圆的笔迹写作业的时候,圆圆就在一边看课外书。

别太刻苦,

幸福地参加高考

在圆圆升小学六年级时,父母因工作调动从烟台搬家到北京。为了省下高昂的借读费,尹建莉决定让圆圆跳级,直接读初一。

从小到大,圆圆的语文成绩一直都很好,上了中学后,圆圆有些偏科,数学成绩老是拉分。于是,尹建莉买来习题集,向圆圆提议:“妈妈是学文科的,数学也总是学不好,那我们一起来做题,把数学成绩提上去。”

母女俩开始每天晚上在一起做题,尹建莉总是故意“输”给女儿。当圆圆率先做对了,尹建莉就要求圆圆给自己讲解习题;要是遇到两人都不会做的题目时,就一起请教爸爸。通过这样的方法,很快改变了圆圆偏科的问题。

由于之前已经培养了良好的学习兴趣和方法,到了高中阶段,在尹建莉看来,这3年拼的就是刻苦和毅力。

圆圆读高二时,有一次,尹建莉的朋友来家里做客,那个朋友的儿子正在读高三。朋友就问圆圆:“你将来要读哪所大学呀?”圆圆回答:“还没有想过。”

那个朋友就对自己的儿子说:“我们是非清华不考的。”朋友儿子当时显得很紧张。一年后,那个孩子没考上清华,但也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但因为不是第一志愿,所以他很不自信,感觉对不起父母。

那个孩子显然觉得学习是为了父母的意愿,是件“苦差事”。尹建莉开始反思:“家长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不一定有能力让孩子感到学习是件有趣的事,但至少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神和行为告诉她,学习是件不苦的事。” 家长要想让孩子勤奋学习,恰是不能强化“苦”,而是要尽量消解“苦”—不要向孩子提示学习是苦的,也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避免他在学习中感到苦闷。

从那时起,尹建莉从没在女儿面前提出“要用功学习”、“你一定要考哪所大学”之类的话。“这些完全是废话,一个高中生已经完全懂事了,学习也变得很主动。此时,家长需要做的不是敦促孩子学习,而是为孩子减负。”

圆圆高三一模时,跟妈妈说:“我这两天紧张得有点睡不着。”尹建莉心里其实很担心,但嘴上却说:“妈妈上网时,看到有些高考状元也会失眠,人家失眠三天,照样考了个高考状元,所以失眠没什么可怕的,大不了明天早上妈妈给你冲一杯浓浓的咖啡。”那晚,圆圆背着书就睡着了。

高考那几天,尹建莉家周围的工地仍在施工,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应该有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因此,总是尽力帮孩子消除噪声。尹建莉却觉得无所谓,她一直都在培养圆圆的抗干扰能力,她觉得孩子要“学习不怕吵”、“睡觉不怕吵”,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家长不应该娇纵孩子睡觉怕吵的习惯,而是应该想办法让他逐渐适应生活噪声,既不需要故意制造喧嚣,也不需要过分追求安静,顺其自然才是最好。

上小学时,尹建莉甚至让圆圆边看电视边做作业。圆圆做作业时,夫妻俩也不会刻意把电视声音调低。所以,在高考那几天,虽然施工噪声一直不断,但尹建莉和丈夫一直都心平气和,从没表现出对噪声的焦虑。

等圆圆高考完,尹建莉才小心翼翼地问女儿是否受到外面工地的干扰,圆圆的回答出乎意料:“好像声音是挺大的,但没顾得上在意。”还反问:“妈妈,高考我一点都不紧张,是不是不正常啊?”

家长要给孩子“奶”,

也要给“蜜”

许多读者读完尹建莉的书后这样感慨:我原来觉得自己孩子不够好,但读了你的书后,我认识到是自己做错了。作为母亲,你是把孩子精心教育大了,我其实只是把孩子养活大了。

尹建莉把母亲对孩子的关心比喻成“奶”和“蜜”,奶是关心和肯定的象征,而蜜则象征着生命的甜蜜、生活的幸福和对生命的热爱。大多数母亲都能给孩子“奶”,但只有少部分母亲能给孩子“蜜”。我们创造了一个孩子,不仅有责任让他长大,而且有责任让他幸福。

很多父母想给予孩子全部的爱,但往往夫妻关系处理得不好,使得家庭充满了火药味,孩子自然不能健康成长。而在圆圆看来,自己家比五星级宾馆还要好,因为圆圆在家里得到的是爱、亲密、尊重和自由。

尹建莉和丈夫也会有小矛盾,但夫妻之间从不当着圆圆的面争吵,而且就事论事。即使有时躲不过去了,尹建莉也会要求圆圆来“断案”,常常吵过就忘,不让压抑的气氛笼罩在家里。

多年来,“提意见会”的游戏也一直在家里保持着。饭后,一家三口坐在一起,互相给对方提出意见,并给予纠正。这让圆圆学会用实事求是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和他人身上的缺点,客观面对、积极改善⋯⋯

2007年6月,圆圆“幸福地参加了高考”,并以674分的高分超过当年清华大学录取线22分。在个性品格方面,圆圆表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自主自立,乐于助人,被评为北京市市级三好学生。

尹建莉无疑是位成功的妈妈,她始终觉得最好的教育其实是最简单的教育。她本身是教育学硕士,从教10余年的经历,使得她非常熟悉学校教育,但同时,她也更清楚地发现到学校教育的不足,因此写出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意在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16年来,她一直在学习如何做一个好妈妈,比如她读了大量的教子书,卢梭的《爱弥尔》、《给教育的100条信》、《卡尔威特的教育》等,从书中辨别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她努力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让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她还经常向身边的成功父母请教,几乎每晚跟丈夫讨论孩子的教育⋯⋯

好妈妈需要用心研究孩子、关注孩子,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要讲究技巧,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教育要比生硬地管教效果好得多。每一个父母都要确认,我们手里所拿的是刻刀而不是锄头,因为当我们手中有一块玉石时,我们必须做得正确。

猜你喜欢

圆圆作业家长
圆圆
快来写作业
Across the Style of Culture
家长错了
蘑菇圆圆
荷叶圆圆
作业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