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墉:夫妻可以常常分别,但要天天想念

2009-12-23田祥玉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刘轩刘墉夫妻

田祥玉

2009年8月,刘墉新书《奋斗书——刘墉父子谈人生》,在北京举行新书发布会。继在多个场合浓情推介女儿刘倚帆后,刘墉又将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儿子高调推至幕前。这样一位拥有令世人艳羡的优秀儿女的华人大作家,他背后的女人,又有着怎样的骄傲和幸福?

采访那日,刘墉刚熬夜录完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但他准时来到约定采访地点。已近60岁的刘墉,白衬衫、红领带搭配招牌式的背带裤,谦逊有礼又风度翩翩。握手、问候,先递上他的名片。刘墉说很纯正的普通话,思维清晰,小孩一般的可爱和风趣。聊到儿子会皱眉头,说女儿一定笑逐颜开。刘墉从不会主动谈及妻子毕薇薇,那个他生命中第一次爱上的女子,如今已和刘墉携手走过了40年漫长岁月。问他婚姻如此契合幸福的秘诀,刘墉说:“常常分别,天天想念。”

可以常常分别,但要天天想念

当年,刘墉还是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的大二学生时,就被同学毕薇薇吸引。相恋一年后,两人背着学校和双方父母偷偷结了婚,为了让生米很快煮成熟饭,又迫不及待地怀孕生子,一时成为佳话。“哪里是‘佳话,在当时大家分明就是看大笑话。”因为两人偷偷结婚,所以名为夫妻,表面上却比普通同学还要生分。他们不能像普通夫妻住在一起,但当时的幸福感无以言表,于是他们写信给对方,三天一封,跑到邮局去寄。信里无非是新婚夫妻的情话,满纸相思。

刘墉说,并不是距离遥远才可以称作“分别”,近在咫尺不能尽情牵手和拥抱,明明是夫妻却没有共同的家,也可叫做分别,因为他们觉得煎熬觉得彼此想念,随时想抓住对方却抓不到。“结婚之初我们爱得死去活来,但又不能天天厮守,所以就彼此想啊念啊,又幸福又伤感。但现在想来那样的分别未尝不是好事,那时太年轻气盛,要是天天在一起没准要吵个底朝天,吵烦了也早就分开了。”后来直到儿子刘轩出世,夫妻俩才名正言顺地住在一起。

刘墉大学毕业后进入台湾电视公司担任记者,他很喜欢这份工作,常常通宵达旦地干。刚开始无论工作多晚他都回家,而毕薇薇一定等到他回家才睡觉。刘墉觉得这样不成,所以后来工作超过晚上11点,就在公司的沙发上凑合着睡,最忙的时候一个星期回不了家。毕薇薇要工作、要照顾儿子也不可能去看他。但两个人一定会在每天上午打个电话,说说昨天各自都干了些什么。有时候,刘墉也会给妻子写一首诗寄给她。“那时我瘦得可难看了,没钱没地位,还不能时刻陪在她身边。换了其他女子,早就跟我拜拜了!”刘墉说。

最初几年里,穷困潦倒、不被祝福,但毕薇薇从不曾难过和抱怨。刘墉读书和写文章时,需要安静,毕薇薇就会早早把房子收拾干净,然后带着儿子出去闲逛或回娘家。当然,有时候看到妻子情绪不对劲,刘墉也会乖乖地溜出去,让她一个人安静。“神仙眷侣也不会天天厮守呢,何况我们是柴米夫妻。”

1978年,刘墉被派往美国推介中国文化,留下毕薇薇独自带着不到6岁的儿子,她要上班,还要伺候婆婆。舍不得分开的却是刘墉,他甚至想放弃这个机会。毕薇薇笑着说:“马上就要‘七年之痒啦!分开过相反会好些。”分居两地后,两人一星期写一封信、三天打一次电话,一个多月就互寄一盘录音带,可比在一起时要黏糊多了。刘墉说:“夫妻两地分居其实是很好的相处之道。因为两人不在一起时就会很挂念对方,因为很挂念,所以就会忽略对方的不好,夸大他(她)的好。”那些两地分居的日子,身在美国的刘墉和台湾的毕薇薇都很辛劳且困顿,尤其是照看儿子和婆婆的毕薇薇。但是谁都不会跟对方抱怨和要求,都只说各自生活中快乐和好玩的事情,那些可能影响到对方情绪和工作的艰辛和难过,他们都会自己一个人慢慢化解掉。

后来刘墉全家移居美国,夫妻俩都任职于纽约圣若望大学。按理说两人可以同时上下班,但他们却不会刻意等对方,有时候妻子要化妆,刘墉就先走一步,而有时刘墉要在安静的办公室画画或写文章,毕薇薇也不会等他。

定居美国后,刘墉回台湾创办了水云斋文化公司,每年都要回去打理,还要到大陆演讲、宣传新书和参加慈善活动,一年至少有5个月时间不在美国。“这就是我们婚姻幸福的秘诀。在一起一个月后,再分开一个月。有什么矛盾还没开战就分开了,多好!”刘墉笑着建议,如果有条件的话,夫妻两人一年中至少安排两个月分居。当然,两个人的身体不相互陪伴的时候,心一定要彼此惦念。否则,感情就会开小差了。

问刘墉,每年中有这么长时间不在妻子身边,她会抱怨吗?他大笑道:“怎么会?每次我要出差时,她都高兴得不得了!”刘墉在家时,毕薇薇天天伴在他身边,给他做可口饭菜,丈夫不出门她也待在家里,这让刘墉一度很得意,至少在妻子眼里,他依然是世界上最帅最有魅力的男人。但是有一次,原本要回台湾的刘墉,却因为临时有事,不得不将行程推迟了一个星期。结果那一个星期,他家里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没有一个电话打给刘墉,全都是找妻子的。打牌、逛街、聚会或旅游,毕薇薇忙着一个一个地推掉或者延迟。刘墉这才突然发现:妻子在美国其实有自己庞大的朋友团:中国老乡会、台湾姐妹淘、打麻将的太太团,还有逛街、喝咖啡的妈妈帮……看着妻子无比委屈又不甘地推掉朋友们的邀约,刘墉就说要不再多留几天陪她去旅行以作补偿,没想到妻子却连连催刘墉走:“快点走吧,我自己一个人不寂寞。你推迟了一个星期走,一定要在那边多待一个星期哦。”

丈夫管儿子妻子教女儿,

分工明确的家庭才和谐

儿子刘轩16岁时,毕薇薇跟刘墉抱怨:“你看你把儿子看得那么紧,我都没插手的机会,是不是太让我闲着了?”刘墉就说:“那我们再生个女儿。我管儿子你管女儿。”当时他这样说有玩笑的成分,毕竟自己和妻子都快40岁了,毕薇薇却不畏惧,她笑着说:“那就生呗。”

40岁,刘墉第二次做父亲,如他和妻子所愿,这一次迎来的是女儿,粉妆玉琢的小精灵。一直以来刘墉都是严父,他对儿子的管理严谨苛刻,是传统的中国式家长,凡事都要求儿子做到最好,不听话时就会惩罚。他要求儿子必须学好中文、古典文学,刘轩考进哈佛大学心理系后,父亲还让他学古文。

有了女儿后,刘墉的家长制作风却瞬间没了踪影。用儿子的话说就是“毫无原则地娇生惯养。就好像我是他捡来的,妹妹才是他亲生的一般”。刘墉却对儿子说:“那你得找你妈妈理论。因为我们这个家庭分工明确:爸爸管儿子疼女儿、妈妈管女儿疼儿子。”当然,之所以采取迥异的教育方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儿子出生在台湾,他儿时接受的教育是中国式的;而女儿出生在美国,必须用西方的方式来教育她。

刘墉可不是说着玩儿的,他坚持认定好儿子是爸爸的功劳,而女儿出色与否则与母亲息息相关。当然在他眼里,妻子毕薇薇是完美女性的典型,她培养的女儿绝对差不了,而毕薇薇也觉得丈夫无论从人品还是才识都非常出色,所以儿子让他教准没错。刘墉和妻子说到做到,爸爸如果对女儿有什么建议,他从不会直接跟她说,而是先跟妻子商量,得到妻子一致的看法后,再让她去跟女儿沟通。而且妈妈跟女儿沟通时,一般不会说出诸如“你爸爸觉得你应该”之类的话。如果他想了解女儿的最近动态,也从不直接问她,而是小学生似的跟妻子讨教。“一举两得,这样做我一下就讨好了两个女人。妻子会觉得你信任她愿意和她沟通,而女儿会觉得爸爸很大度宽容很Man。”

刘倚帆性格比较像父亲,喜欢安静,没事就宅在家里,有朋友约她参加生日聚会,或者有男生跟她示好,她统统拒绝。刘墉很着急,他觉得女孩应该打扮得很迷人,广交朋友,就像她妈妈一样有自己的圈子。毕薇薇却认为这没什么不好,美国的年轻人生活在一个非常复杂躁动的社会,所以宅一点反倒是好事,可以培养安静的性格。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刘墉也觉得妻子的想法很对,所以他会夸赞妻子好厉害。

爸爸不管自己,所以刘墉在女儿眼里是绝世好老爸;相反,妈妈在儿子眼里也是天下第一好妈咪。儿子原本只说看10分钟电视,结果却看了15分钟,刘墉就会正颜厉色道:“难道你忘了时间吗?难道你要把今天的作业留到明天吗?”遇到这种情况,刘轩会马上放弃电视去学习,结果还会遭到父亲的教训。但是,答应看10分钟电视的女儿,结果看了一个小时,刘墉却不会催她,而只是在一旁笑着说“电视娃娃”。当刘倚帆跟父亲讨价还价:“电视太好看了,我可以再看会儿吗?”刘墉就会欣然应允:“当然可以!”儿子赖床,刘墉喊了几次不起来的话,他就会去拽,女儿尽可以自由选择睡觉和起床的时间。

如果有聚会,儿子刘轩穿什么,毕薇薇都赞成,有时候她还会说:“这样不够炫。”因为她觉得男人应该更多地展现自我,才能让外界更全面地认识他的才华;相反,女儿有聚会时,毕薇薇会干涉她穿什么衣服,要端庄大方而不能太过暴露。理由是:“女孩的魅力更多地来自于内心。你本来已经很漂亮了,一向很受欢迎,所以没必要再在穿着上花太大心思。”

刘轩后来进入哈佛大学并顺利拿到博士学位,在家庭庆功宴上,毕薇薇把刘墉夸为“世界上最神奇和伟大的爸爸”“最让妻子放心的丈夫”。女儿14岁获“总统政府奖”以及后来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刘墉则夸奖妻子是“世界上最神奇和伟大的妈妈”“最让丈夫放心的妻子”。

刘墉说,如果两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方式立场,不分男女地管教一对儿女,两人一定会常常吵架,而这也一定会影响到孩子成长,他们各自也就不会有现在这么优秀。而毕薇薇也觉得:夫妻分工教育孩子,让彼此更能以局外人的立场,看到对方的缺点和才能,两个人也不至于太累,从而拥有自己的空间。而这样的分工,也使两人的感情恒久弥坚。

给她一个漂亮温馨的家,

她会更加死心塌地

刘墉的家在纽约长岛,著名的名人区。他买了一栋很大的别墅,亲自设计,满足每个成员的要求。有着深厚绘画功底的他,对房屋设计也品位独到,每个去过他们家做客的人都会感叹:“刘墉的房子太大太美了,任何女人进去了都不想再出来。”

只要刘墉在家,毕薇薇一般哪里都不去,待在家里陪他聊天,为他准备可口饭菜,陪他在湖边散心或者打高尔夫球。因为房子大,各项设施一应俱全,他们每天都能体验不同的活动。如果没有特别的邀约或聚会,夫妻二人谁都不想离开家。儿子和女儿休假时,也喜欢回家和父母、外公外婆共享天伦。

刘墉常常出差,喜欢收集世界各地的装饰品,所以每次丈夫快到家时毕薇薇都非常兴奋,她总是像个小孩子一样,眼巴巴看着丈夫行李箱里有什么新东西。毕薇薇说:“先生每次从外面回家,我们的家就会变一个样。”刘墉极爱干净,书房用完后,他亲自收拾打扫干净,决不会等着妻子来打理。只要有空,他就会去整理草坪。而每次离开家之前,刘墉都会将书房、书桌和卧室认真整理一遍,庭院的花草树木也安置妥当。“我这样做其实是有目的的,我不在家的时候,太太会念及我的好,而不会说我坏话;我离开了,她也会乖乖地守护我们的家。”

当年刘墉和毕薇薇恋爱甚至结婚,岳父母都极力反对,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上大学就跨进围城,另一方面,那时刘墉家境贫寒,不能给毕薇薇哪怕最起码的生活保障。刘墉移居美国后不久,将岳父母也接过去同住。有人问他,是不是要让老人看看,当年你们不愿把女儿许给我,现在的我却让她很幸福?刘墉答:“家对于一个女人的意义,不仅仅是丈夫和子女,如果她能天天看到自己的父母,她会更安心更用心地跟你过日子。家不仅仅是那个房子圈定的范围,对一个常年在外的男人,他应该把家随时携在身边,然后不断地往里面填充新东西。让这个家越来越宽大漂亮,妻子才会更安心,安心于你给她的庇护,也安心于你给她的越来越浓厚的爱。”

问刘墉还有什么特别愿望,这个一直侃侃而谈的儒雅男人沉顿片刻后说:“希望刘轩早点结婚,早点生个小东西啊,这样我和太太再去迪士尼时,就不会躲在酒店不出去,而是挺直老腰陪小孩疯玩了。”他说子孙满堂可以令他永葆童心,也可以让夫妻更加相亲相爱。

猜你喜欢

刘轩刘墉夫妻
刘墉的一盘棋
考个零分有多难
所有的不舒服,都是为了以后的有声有色
所有的“不舒服”,都是为了以后的出彩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刘墉测字劝降
刘墉测字劝降
80后小夫妻
美人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