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09-12-23董青陈志军
董 青 陈志军
中图分类号:F426.471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金融危机带来的信贷紧缩和消费者信心大幅下降,对中国汽车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汽车出口遭受重创,汽车销量增幅放缓,汽车价格振荡走低。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中国汽车产业应该培育汽车消费市场,抓住机遇实施并购战略,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大力发展自主品牌战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 中国汽车产业 影响 措施
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美国、欧洲、亚太车市销量纷纷下滑,中国汽车产业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尽管经济环境不尽如人意,但是中国汽车企业不应丧失信心,而应该抓住危机中隐藏的生机,迅速成长壮大。
金融危机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带来的信贷紧缩和消费者信心大幅下降,对全球汽车产业的冲击是巨大的。作为全球汽车产业的一部分,中国汽车也无法逃避冲击。
(一)汽车出口遭受重创
2008年中国汽车出口总体呈现“前高后低”走势,上半年出口额保持快速增长,进入三季度后增速回落明显,尤其是从8月以来连续5个月单月同比下降,进一步加快了全年汽车出口同比增速回落的趋势。
1.汽车整车出口能力下降。金融危机向经济实体的渗透,对能源价格、资源型产品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俄罗斯、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而这些国家是我国整车出口的主要市场,这对我国整车出口形成了很大的阻碍。据中国海关汽车商品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汽车共出口68.07万辆,增速较上年回落67.85个百分点;此外,自2008年8月起,我国整车月出口量连续5个月出现同比下降,其中11月出口量创近20个月以来新低。由此可见,中国整车出口呈快速下降趋势,累计同比增幅回落明显。
2.汽车零部件出口受阻。中国汽车业整车出口到美国的很少,但零部件很多,美国的汽车购买力下降,势必影响我国零部件的出口;此外,由于在规模、技术等方面竞争力较弱,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正在接受更加猛烈的冲击。据统计,2008年,汽车零部件出口增速呈不同程度回落,其中汽车零件、附件及车身出口额190.66亿美元,增速较上年回落13.12个百分点;汽车、摩托车轮胎出口额72.76亿美元,增速较上年回落20.29个百分点;发动机出口额13.18亿美元,增速较上年回落42.2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汽车零部件出口依旧在低谷徘徊,其中发动机增速降幅位居前列,其它零部件商品增速也呈现不同程度下降,出口形势趋于恶化。
3.摩托车出口形势严峻。据统计,2008年中国摩托车出口保持稳定增长,首次跃上千万辆级规模,达到1029.60万辆,同比增长8.84%。但是,摩托车出口跃上千万辆级规模主要归功于前8个月720.52万辆的出口量,自2008年8月起,中国摩托车出口量和出口额连续五个月环比呈现下降,不断萎缩;11月出现单月同比大幅下降;12月出口更是低于50万辆,为全年最低。由此可见,虽然摩托车出口总体保持较快增长,但是四季度出口形势严峻,月出口量不断萎缩。
(二)汽车销量增幅放缓
由金融危机导致的人们对未来可支配收入水平下降的预期,是造成2008年汽车销量增幅放缓的主要原因。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2008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938.05万辆,同比增长6.70%,比上年同期回落15.14个百分点,成为自1999年后首次跌破10%的年份。
1.乘用车总体销量回落较快。金融危机对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和消费观念影响很大,中国消费者的观望心理明显加重,很多人推迟了购车计划,或者抛弃了传统油耗大的产品转而购买经济型汽车,从而影响乘用车的销量。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8年中国乘用车销量达到675.56万辆,增速较上年回落14.41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型乘用车销售504.69万辆,增速较上年回落16.68个百分点;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销售44.77万辆,增速较上年回落24.81个百分点;多功能乘用车销售19.74万辆,同比下降12.56%。总之,2008年乘用车总体销量回落较快,其中,基本型乘用车和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回落较大,多功能乘用车销量下降,表现尤为低迷。
2.商用车市场需求降低。金融危机使市场对煤炭、钢材等大宗货物的需求大幅萎缩,导致运输市场运量下降,载货车库存上升,商用车市场出现严重低迷的行情。据统计,2008年中国商用车销售262.49万辆,比上年同期回落17.00个百分点。其中,客车销售25.28万辆,增速较上年回落27.40个百分点;货车销售164.06万辆,增速较上年回落6.92个百分点;半挂牵引车销售19.41万辆,增速较上年回落82.65个百分点;客车非完整车辆销售8.78万辆,同比下降13.96%;货车非完整车辆销售44.96万辆,同比下降0.17%。总体而言,商用车市场需求受宏观形势影响较大,市场总体需求明显放缓,其中,客车非完整车辆和货车非完整车辆销量出现下滑。
(三)汽车价格振荡走低
2008年8月以后,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经济形式出现明显下滑,厂家和经销商都遇到巨大的销售压力,国内汽车价格呈现振荡下行态势。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的监测,2008年国产汽车价格呈“M”型振荡走低,9月以后,汽车价格受需求降低的影响持续下降,至12月国产汽车价格累计比上年同期下降1.43%。
1.乘用车价格波动下行。金融危机波及中国汽车产业,使得国内汽车需求量不断下滑,特别是乘用车的需求量,各乘用车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大大提高,乘用车价格出现快速下降。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的监测显示,2008年上半年乘用车价格先扬后抑,三、四季度价格呈小涨大落的振荡走低态势。2008年12月,乘用车价格比上年末下降1.17%,累计比上年同期下降1.76%,其中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价格累计比上年同期下降1.29%,微型客车价格累计比上年同期下降13.13%。
2.商用车价格总体呈下降态势。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内商用车价格总体呈下降态势,不同车型价格涨跌各异。据统计,2008年商用车价格温和走低,累计比上年同期下降0.96%,比上年降幅缩小0.9个百分点。其中,不同车型价格走势有所分化,商用货车价格以升为主,全年累计比上年同期上涨2.10%;商用客车价格降幅较大,累计比上年同期下降2.79%,细分品种中,轻型客车价格上涨2.52%,大型客车价格累计比上年同期下降4.76%。
我国汽车产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一)培育汽车消费市场
拓展新的市场也将是汽车企业有效的自救路径。汽车企业在销售方面成功的关键在于,关注具有未来增长潜力的市场和产品以及当前的产品类别拓展。就国内汽车市场实际情况而言,目前中心城市等一线市场已趋于饱和,而随着二、三线市场内需的启动,地级市场、县城及其乡镇市场、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农村市场将成为未来汽车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此外,国际政策也给予大力支持,从2009年1月至12月,国家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从2009年3月至12月,国家安排50亿元,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中国汽车企业应该在以上车型方面予以更多关注。
(二)抓住机遇实施并购战略
面对金融危机,中国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应该抓住机遇进行兼并重组,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应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首先,在一些跨国公司濒临破产的情况下,中国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可以通过并购吸收利用跨国公司的人才、营销网络和渠道等生产要素,以此来扩展海外营销网络,增加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其次,参与合资的中国汽车企业可以在政府的支持下,回购一些合资公司的外方股份,购买相应的汽车生产线,并购品牌,借此突破外资的控制;第三,中国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可以借助机遇,与国外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主动购买国外汽车企业的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中国零部件企业的实力。
(三)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
随着石油资源的快速消耗以及金融危机的爆发,传统内燃机汽车逐渐落伍,而新能源汽车则成为重要的新兴产品。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新能源汽车对振兴中国汽车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和明显优势,我国汽车企业只有抓住危机中的机遇,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才能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中国汽车企业应首先响应国家号召,在电动车等新能源汽车研发方面重点突破,推动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其次,应积极与政府联合,推动锂离子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一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加快自主研发步伐;第三,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产业联盟,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形成新的产业发展格局,促进我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
(四)大力发展自主品牌战略
随着汽车行业的兼并重组,外资品牌在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当代汽车企业的竞争,已逐步由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发展到以品牌为核心的全方位竞争。创建良好的品牌形象能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消费者忠诚度、美誉度,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汽车企业应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努力创建一流的国际性品牌,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长远发展。首先,中国汽车企业应意识到品牌对于企业立足市场的重要性,努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服务水平,建立品牌发展的基础;其次,积极致力于品牌投资及品牌推广,在各地开设连锁店,统一店面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第三,重视在国际市场上培育及保护品牌,积极在国外注册商标,为成为世界名牌提供保障。
(五)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汽车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以降低成本,维持企业生存与发展,同时履行社会责任,保障员工利益。首先,为应对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中国汽车企业通过强化现场管理、打造完整产业链、产业迁移、提高设备加工效率等方式降低成本;其次,投资安全检测设备,强化企业采购安全,加强员工培训,确保汽车产品的质量;第三,通过多种方式保障员工工资正常发放,确保员工安置,在订单不足的情况下,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储备人才,使员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最后,充分与员工沟通,给他们以信心与信任,获得他们的谅解与支持,从而统一思想。
总之,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中国汽车企业必须审时度势,增强转“危”为“机”的能力。对内加强技术研发,提高管理水平,大力发展自主品牌战略与新能源汽车战略;对外加强与国外汽车企业的合作,在国外汽车企业发展陷入困境的时候寻找自身发展壮大的机会,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平,胡劲松,姚水清.浅议我国汽车产业在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发展前景.企业技术开发[J],2004
2.陈华,赵琳.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产权导刊[J],2008
3.曹建海.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管理世界[J],2003
4.徐慧妮.金融危机侵蚀实体经济汽车行业首当其冲—没有了数字,还要有信念.产业经济报道[J],2008
5.孔文轩.浅析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及对策.综合运输[J],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