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的战略性思考

2009-12-23韩立英

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29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金融危机

韩立英 王 璐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中,中小企业首当其冲受到了影响。在此背景下,国内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更加严重。目前,在全球金融风暴中,破解国内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急需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通力合作。

关键词:金融危机 中小企业融资 战略性对策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融资新困境

(一)融资的环境困境

1.外部环境恶化。近段时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在当前外部经济环境不断恶化及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世界范围内风险投资缩减,银行紧缩银根,国内的中小企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部分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企业纷纷倒闭,而企业倒闭,大部分的原因是资金链出现大漏洞,融资困难加剧等因素所致。一些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破产,有的企业主陷入高利贷的困境,有的不惜贱卖股权以获得周转。而我国现实的金融环境又决定了政府无法向中小企业提供过多资金支持。所以国内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环境出现前所未有的困境。 2.内部环境不和谐。中小企业大多资产和经营规模小,发展趋向盲目,自身资金有限,抗风险能力差,导致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大。而同时自身的财务制度、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不规范,使得许多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缺乏应有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缺少透明度和必要的监督;有的甚至长期同时准备几本帐,用于应付税务部门和国家各级检查部门或者投资单位。另外,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财务约束力不强,常常改变借贷资金用途,这样即使获得第一次贷款,却又失去了“二次贷款”的可能。给银行带来了较大的贷款风险,影响了企业的融资能力。

(二)融资的制度困境

近些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但政府相应的扶持中小企业的力度不够,相关法规政策不完善,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从法律的形式上为中小企业的创立、发展及融资创造有利的环境及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但是它们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法律应有的刚性约束,并没有提供更多实质性的措施。尤其对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作用没有提供创造性的、符合我国实情的思维方式及融资模式,因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缺乏“法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目前的金融危机下,部分中小企业资金匮乏,甚至严重威胁了其生存与发展,而应急性的制度建设却严重滞后。

(三)融资的信用道德困境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诚信严重缺失,中小企业信用观念较淡薄,信用等级普遍不高,不注意维护自身的形象,更有一些中小企业由于种种原因逃债,偷税、漏税使得中小企业的社会信用度大大降低。而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中小企业与银行“信息的不对称”性,决定了如果银行贷款作为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银行就要承担由此带来的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商业银行为降低“道德风险”,必须加大审查监督的力度,而中小企业贷款数量少、频次多的特点使商业银行的审查监督成本和潜在收益不对称,必然降低了它们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的积极性。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如何解决融资难问题

(一)政府制度创新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1.政府要加紧完善政策及法律法规,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保障。中小企业融资,立法先行。用立法的形式强化对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现了一个国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中小企业促进法》、《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为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及融资提供了法律上有力的保护和支持。但应对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政府应积极地采取更有力的政策保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力度。

2.政府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为融资搭建平台。从长远来看,政府应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加快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援助。政府应构建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资本市场,消除中小企业面对资本市场的进入壁垒,方便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进行直接融资;积极发展二板市场,降低准入门槛,让市场前景好、产品技术含量高、有发展潜力的成长性中小企业直接进入证券市场融资。另外,政府应该从多方面制定优惠政策,辅助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金融机构创新并拓展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与方式

1.构建金融机构准入的多元机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关键是打破国有商业银行垄断,释放民间资本的市场活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最终形成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在目前的形势下,特别要鼓励与引导民间资本向中小企业投资。长久以来,我国对国内民营私人资本介入金融机构,一直没有明确表示。但在实际运作中,合伙投资、互助基金、民间信用等非正规金融在解决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中发挥了独特作用。有关当局应该放松准入管制,允许民间资本按照标准组建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2.鼓励地方积极拓展有效的融资渠道与多元化的融资方式。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正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协作与支持大连市政府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发行总额约10亿元。同时,积极筹备建立中小企业创新投资基金,以方便中小企业融资。而金融危机以来,沿海与内陆省份开始紧急摸索联合帮助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四川省鼓励金融机构试办循环贷款、动产质押、贸易融资、应收账款融资、设备按揭贷款、创新贷款、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积极推广房产和商铺抵押贷款、按揭贷款、努力开发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质押贷款、联保贷款,以满足个体经营者和私营企业主的融资需求。

3.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观念创新,消除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抑制,重视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银行必须走出以企业规模、所有制形式作为贷款依据的误区。对中小企业加强专业化金融服务,根据各自市场定位,将中小企业业务由小做大,并且要占有足够比例;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确定中小企业贷款投向,适当下放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限,修订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建立中小企业贷款的激励机制;同时金融机构在一定法规的指引下能够形成利率的形成机制,能够根据中小企业的风险状况决定贷款水平、利率的形成机制和市场利率体制,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环境。 (三)加强中小企业的自身实力与管理并增强诚信意识

1.中小企业应注意维护自身的形象,加强信用观念。中小企业的信用不仅包括企业偿债能力和偿债情况,还应包括企业的产品质量、品牌、市场前景管理理念以及营销方式等方面。首先要有信用意识。企业必须及时偿还到期款项,力争做到无不良的信用记录;其次要有质量意识,包括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的建立。再次要有竞争意识。通过竞争使中小企业优胜劣汰,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在竞争中不断提升经营理念、扩大其营销网络,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企业自身要加强财务制度的建设,增加财务信息透明度。中小企业应规范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建立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制度,定期公布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会计报表,增加企业财务透明度。加强与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的联系,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情况进行充分的沟通,使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对企业的经营环境与前景有足够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方智勇.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http://www.lunwentianxia.com, 2007-11-21

2.徐冰,王志.中小企业协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影响.http: // www.gov.cn,2008-10-22

3.金融危机使中小企业处境更为艰难,摆脱困境需政府长期帮助.http://www.kiiik.com,2008-10-20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融资金融危机
基于P2P模式的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研究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政策回顾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