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契约的“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
2009-12-23乐怡婷
乐怡婷
摘要:伴随“90后”大学生的入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合其特征的新思路,本文结合“90后”的思想特征,将“心理契约”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探讨和论证了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构建起良好的心理契约。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契约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6—0233—02
一、问题的提出
从去年开始,各大高校已经迎来“90后”的新一代大学生,他们的思想行为习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个时代的青年学生必然烙有一个时代的鲜明特征,而不同时代的青年学生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同时,随着人们平等、互惠意识的发展和高校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教育与受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纯粹关系,现在还多了一层教育服务者与教育消费者的互利关系。因此,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业已建立的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合“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
心理契约方法与我们传统的思想教育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它属于管理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范畴。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C·阿奇利斯①最早在他的《理解组织行为》中提出,探讨了工人与工头之间一种隐性及非正式的理解和默契关系。经过莱文森(Levinson),施恩(Schein)等的研究,心理契约被认为是组织与员工双方对于相互之间责任和义务的期望,是一种未书面化的契约、内隐的契约、期望等。过去对心理契约的研究一般集中在经济组织的雇佣关系中,研究结果表明,组织中的心理契约日益成为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实际上,人们可以把心理契约“移植”到多种学科,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
由于在研究主体上没有达到统一的认识,对心理契约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广义的心理契约是指组织与员工双方对于相互之间责任和义务的期望,而狭义则把重点放在员工一方,是员工对组织政策、实践和文化的理解和各级组织代理人做出的各种形式承诺的感知而产生的,对其与组织之间的、并不一定被组织各级代理人所明确意识到的相互义务的一系列信念。
由于我们要研究90后大学生这一比较特殊的群体及他们的心理契约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影响,所以本文采用狭义的定义,在分析90后大学生心理契约特征的基础上,对组织的代理人——教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态度和行为提出一些建议。
二、“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心理契约的内容
1.思维独立自信,自主意识强
“90后”更习惯于自己经过亲身重复的实践认识过程来接受前人的实践和结论,而不是直接接受。他们自我选择性极强,很少对某种价值观盲目认同,趋同意识很淡。因此,喜欢自主展示思想,通过争论和碰撞形成观点,摸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和死板的教学模式。网络普及和教育民主程度的提高,也使得传统教育模式和学习模式发生了改变,“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更加快捷,知识更加丰富,对自己的人生表现出的信心和理性远超过他们的前辈,在某些方面比老师知道得多。信息量的极大丰富和创造力的提高,使得他们渴望成熟独立,希望能跟老师进行平等的交流,而不是被动接受单向的知识和观念的灌输,希望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受到更多的关注并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力。
2.关注社会主流思想,价值观更务实
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利益关系的复杂多变,“90后”大学生更加务实,很早就明白应该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情,而不是关注抽象的哲学。有调查显示②,“90后”大学生目标定位明显受到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呈现更加务实的倾向。因此他们理想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解决其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更加希望得到老师在其人生发展、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更加重视个体成长和个人发展的空间,倾向于把个人职业发展机会作为评价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
3.善于用网络获取信息,但内心有时较空虚
网络时代是“90后”大学生的生存环境特征。网络多元化的信息渠道帮助“90后”扩大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心智发展超前。但这也造成了“90后”大学生在获取知识信息方面出现“浅阅读”文化现象,他们在知晓大量信息的同时却产生一种空虚感。而且,网络使人的虚拟沟通能力远远超过实际沟通能力,容易形成一种在网络中的虚拟人格,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的交往。所以“90后”大学生入校后更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紧张、情感纠葛、角色冲突等心理问题。因此一方面他们仍旧依赖于网络平台,另一方面也希望在现实生活中当其人际关系、专业学习、情感角色等方面受挫时能获得更多的包容和帮助。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重视90后学生心理契约
1.帮助学生形成相互间明确合理的期望
心理契约是以组织与成员之间相互的心理期望为基础的,因此,构建心理契约的关键是明确双方的需求。在构建心理契约的起点,教师应把大学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条件、学校各专业的培养方向以及毕业生的流向和表现等信息进行明确公示,对学校的目前状况和发展前景作实事求是的介绍,同时也应尽可能明确指出对学生的希望和要求。它有助于学生正确了解教师的心理期望并形成对大学生生活以及大学生身份的正确认知,从而调整自身的心理契约。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通过各种途径知晓学生的心理期望,在大致知晓学生的心理期望之后,对于某些不正确或不现实的心理期望教师应当依据实际的情况帮助学生进行及时的修正,对于那些合理的期待教师则应当客观、认真的加以对待,并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和原有的心理期望以形成教师与学生心理契约的交集与默契。这种契约越公开、越具体,今后它能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它被破坏的可能性就越小。
2.加强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关注学生心理契约的轨迹
心理契约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要了解并维持良好的心理契约,师生间的信息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在学校教育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有不可预见的因素在发生作用。这些因素可能打破师生之间业已形成的心理契约。面对这种情况,两者必须进行有效的双向沟通,及时有效的沟通可以削弱和消除和不可预见因素所对已有心理契约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使学生对学校的各种不利猜测得以化解,有利于双方的相互理解,形成融洽的互动关系。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师生之间必须有畅通的沟通渠道,良好的反馈机制以及平等民主的工作作风。教师有责任对变化因素给予合理的解释,帮助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理智地将问题的产生归因于双方理解上的不一致或客观原因,而不是教师故意所为。在沟通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心理契约才可能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教师与学生之间才可能建立新的承诺和信任关系,
3.根据90后学生心理契约特征进行思想上的引导
如前所述,独立自信、要求平等,是“90后”大学生的重要思想特征。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树立和谐的教育观,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情感融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还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主动发展观,以人为本,将学生视为一个个有主动发展动力和活力的生命主体,将自己看作学生群体中“平等中的首席”,做学生成长中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和知心朋友,而不是学生的控制者和权威式的说教者。在和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他们的自尊心,把指责、训斥变成与学生共同研究的问题,把批评中对学生的人格否定上分离出来,通过情感关系的亲和力,寓理性教育于情感教育之中,把教师对于学生的期望移入学生的心田,并升华为学生的内在需求,促使学生以理性的思考和自我反思的心态,开发自我潜能,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向着美好的目标健康成长。
同时,更加务实的价值观使90后学生对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的以及将来获得一份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的需要更加迫切,因此,帮助学生设计科学的职业生涯也应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之一,应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前景、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和培训机会,搜集和传递更多的职业信息,让学生能在学习中看到自己的未来和希望,以把自己的全部身心融入到学习知识之中。将个人生涯发展计划纳入学校发展计划的序列,最终达到学校发展需求、学生个人职业生涯需求以及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平衡。
网络不仅改变着90后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同时也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空间和渠道。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网络的优势十分突出,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学生选择余地大,可以更好的实现资源共享。因此建立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契约同样离不开网络教育阵地,交流版、讨论区、qq群都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工具,通过这些手段走近“90后”,倾听他们的声音,同时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网络的功能,努力摆脱对于网络的依赖,鼓励他们勇敢地从虚拟世界中走向现实生活,逐渐形成健康完整的人格。
总之,改革开放赋予“90后”大学生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印记,若干年后他们也将成为我们社会的主流,我们相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视“90”后的心理契约的存在及其影响,积极构建师生间良好的心理契约对于促进他们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都不失为有益的尝试。
注释:
①申来津.心理契约:《德育提升的支点》,教育研究,2003年9月第44~47页。
②数据来自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在2008年7月在内部的“新生报到网”上设计的专题调研问卷。http://edu.cyol.com/content/2008-09/04/content_2344854.htm,中青在线。
参考文献:
[1]Schein E H.Organizational psycholony.3rd ed.Englewood Cliffs,New Jersy:Prentice-Hall,1980.
[2]张丽萍,潘玉驹,嵇小怡.高校学生“心理契约”式管理模式的构建[J].温州大学学报,2004(6):55-57.
[3]旷勇.心理契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视角[J].长沙大学学报,2006(1):117-118.
[4]程婧.“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J].中外教育研究,2009(6):25-27.
[5]李玲.“90后”大学生与高校德育途径[J].新学术,2008(4):29-32.
[6]乔真真.“90后”大学生思想新特点与教育方法探析[J].扬华素质网,2008,(10):17.
(责任编辑/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