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岁月如歌天行健 继往开来谱新篇

2009-12-23

江西教育A 2009年10期
关键词:文峰全县农村

巍巍文峰可以作证,是一辈辈杏坛执鞭人的清贫坚守,岁月一甲子,沧海桑田,古郡石阳教育大发展;滔滔赣水永远铭记,是一代代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开拓,弹指一挥间,覆地翻天,新城吉水校貌展新颜。

抚今追昔,我们怎么能够忘记,建国初期,是一批批返乡的知识青年和党政机关的年青干部,为了党的教育事业,毅然奔赴乡村,住进阴暗破旧的祠堂内,开始艰辛的执教生活。由于他们的无私付出,吉水的教育由1949年的仅有初级中学一所(学生62人,教师12人)、小学中心校4所、实小28所、村小239所(在校生11429人,教师219人)开始逐渐发展壮大。到了1956年,开办了文峰保育院,有幼儿教师4人,入园幼儿126人;小学教育拥有完小42所,村小311所,在校学生18551人,教职工938人;初级中学扩大到3所,学生1377人;新建高中一所,招收学生102人。但是教学条件依然非常落后,绝大多数学校仍旧是一支粉笔一本书,木质黑板靠墙柱,祠堂寒窗苦教读。

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各项事业兴旺发达,吉水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首先是全县的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其次是各级各类教育基本完善。

步入21世纪,吉水教育在切实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的基础上,开始朝着规范化和优质化方向大步迈进,特别是实行“以县为主”的教育体制改革以来,更是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全县教育事业保持着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是教育发展水平实现新跨越。全县学前幼儿入园率达到85%,小学入学率一直保持在100%,初中三年保留率达97.7%,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59.7%。中考录取高中分数线逐年提高;2008年,吉安市中考前三名被吉水囊括。2009年,全县高考二本上线人数比位居全市前列;2008年,县职业学校跻身省级重点职业学校行列。

二是学校面貌发生新变化。吉水县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农村学校建设和危房改造,一座座花园式学校不断涌现;投资1200多万元新建了进士学校和吉水三中、文峰小学教学楼,斥资780万元收购原井冈山文武专修学院改建成第四中学,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县职业教育中心、特殊教育学校、金滩学校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之中。

三是师资队伍得到新提高。2001年开始,按照“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原则,共招聘了400余名师范院校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从2004年开始,校长选拔引入竞争机制,公开选聘优秀农村中小学校长18名。全县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小学为100%,初中达到99.7%,高中达到92.3%;培养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33名,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迅速成长。

四是教育技术现代化水平迈上新台阶。该县筹集资金670万元,投入教育现代化装备建设。如今,全县拥有光盘播放点104个,装备计算机25000余台、多媒体设备64套。全县农村远程教育工程项目达到173个,顺利完成了国家远程教育主项计划。全县“普及实验学校”和农村远程教育应用工作先后得到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应用工作的经验被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推广。

如今的吉水教育,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总体目标,大力实施教育布局调整和“两名一优”(名校、名师、优生)两大工程,力争实现“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全市进位、学校管理争先创优”三大目标,切实做好教师素质提高、教研能力提升、教育水平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四项工作,扎实推进学校建设、教育民生、学校安全稳定、校园文化、机关效能五项建设,在吉水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步入又好又快的良性发展轨道,在赣鄱大地上抒写新的篇章。

猜你喜欢

文峰全县农村
Design of broadband achromatic metasurface device based on phase-change material Ge2Sb2Te5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胡文峰博士简介
Effect of edge transport barrier on required toroidal field for ignition of elongated tokamak∗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文峰街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