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工程惠泽于民
2009-12-23薛彦棠
薛彦棠
只有大力发展沼气。才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农村环境优良化。
1发展沼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1发展沼气有利于改善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发展农村沼气,有效地缓解了农村能源紧缺的局面,解决了燃料问题,保护了林草资源,促进了植树造林的发展,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据资料查证,1个15m3的沼气池,1年所产沼气的能量相当于6亩薪炭林1年的产柴能量。也就是说,这样一个沼气池可代替薪柴5000Kg,相当于新造6亩薪炭林,节约造林费用1300元。所以说,发展沼气有利于改善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1.2发展沼气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
1个15m3的沼气池,1年提供的沼肥,相当于100Kg硫酸铵、80Kg过磷酸钙和30Kg的氯化钾。而沼液、沼渣又是一种完全腐熟的高效无害有机肥,含有50多种活性微生物,利用沼渣沼液种果树,长出的水果色鲜味美、具有较好的价格竞争力;用沼渣沼液种菜。减少平时生产用化肥总量的70%左右,减少农药用量的50%(因沼液用于农作物的叶面施肥,有杀虫作用),种出的蔬菜,不仅病虫害少,还色泽鲜嫩,市场畅销;用沼渣和沼液与饲料合拌饲养禽畜,能使猪、鸡、鸭等增加食量和睡眠,促进生长,增加禽类的产蛋量,并且禽畜肉质可口。同时,沼气的综合利用还能推动种植业、养殖业向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能促进农业生产无害化,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能源和资金,集中财力,推进农业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从而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1.3发展沼气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
发展农村沼气,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据调查统计,建一口10m3的沼气池。约需投资1 700元。农户利用这口沼气池,每户一年可节省割草、上山砍柴的劳动日90~120个(价值约900~1200元);节省电、煤等燃料费若干;通过使用高效无害的沼渣、沼液做肥料,大大减少作物化肥、农药施用量,每年可节支150~200元;养猪每头可增加纯收入100—150元(年出栏5头计,可增收500—750元);种植业亩增效1 50元左右。就是说,一口沼气池带来的直接效益在1700元/年以上。
1.4发展沼气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推动农村文明进步
发展沼气,首先减少了蚊蝇孳生。通过对建沼气池和未建沼气池的养殖户调查,结果表明:养鸡户苍蝇密度前者比后者降低63.57%;养猪场苍蝇密度前者比后者降低93%。其次减轻了燃烧煤炭所带来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和致癌物质的室内空气污染。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的卫生面貌。再次,发展沼气替代柴、煤,消除了燃煤产生的大量煤灰,减少了垃圾的处理和对环境的污染。
这样,农民使用沼气后,尤其减轻了农村妇女的家务劳动强度,从此告别了烟熏火燎的日子。
2我市沼气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
2.1宣传没到位。认识不够。
国家重视沼气建设,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由于没有很好宣传。没有把如何建设沼气,建好后的好处、用法等给老百姓讲深、说透,即使是近年来在中央、省、市、县有补助的情况下,项目村还有部分老百姓认为是上级包干干的事情,认为你喊我干、你就该一切负责建好。另外,基层干部埋怨上级的补助少,造成基层工作难做,任务难完成,不如其他工作好干,所得实惠也不如干其他工作多,干好干坏无所谓。
2.2资金投入少。激励不够。
现行的沼气建设项目补助标准是国家每户补助800元,是根据2002年前后的物价水平确定的。由于物价上涨幅度较大,沼气建设后的投入也相对加大。比如。2002年红砖每千块60元左右,2007年上半年红砖每千块150元左右,技工工资在2002年是25元/天人,而2007年技工工资是60元/天/人。除国家补助的800元外。农户资金投入也相当多,致使农民建设沼气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2.3建筑材料紧缺。
目前,沼气池建设砖材料十分短缺,影响到农村户用沼气的建设进度。
2.4重建轻管护。作用不够。
沼气建设也是农村户用公益基础设施建设,也应该是“三分建七分管”的事,光建不管。等于没建。据我们入村调查,有少数沼气示范户,用过一段时间后,由于他们不懂沼气管理技术。不是灶开关坏,就是没气、打不燃火,三翻五次向乡镇反映,就是找不到技术员解决问题。
2.5技术指导差,培训不够。
对刚建沼气池的农户来说,技术指导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建沼气池农户很多不懂得灶具如何清洁,风门怎样调整,以及怎么加料、取渣、压力多大才能正确使用等基本知识。由此看来,技术指导和培训是建设沼气工作中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
2.6沼气的综合利用率低。
目前我县的广大农民只能认识到沼气点灯和做饭功能。对于改善村容村貌、减少疫病流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作用就显得认识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农民建设沼气的积极性。
3加快我市沼气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各级各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强沼气建设的宣传工作,要利用广播、电视、院坝会、现场演示、发放科普材料等形式进行大力宣传。让基层干部和广大老百姓真正了解沼气建设的好处。努力在全县营造出全民参与。全民动手的良好氛围。
3.2争取投资,落实配套。
争取投资、落实足额配套资金和足够的工作经费是搞好沼气工程建设的关键。将沼气补助资金列入县财政预算,并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和私人自筹资金。用于沼气工程建设。
3.3以点带面。辐射全县。
一手抓项目实施,一手抓普及推广。将项目建成样板,特别是大中型沼气工程样板企业,通过示范工程的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吸引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开发。
3.4技术培训,服务到位。
目前,我市已建11.5万户沼气池,农村沼气乡镇区域服务站6个。村级服务网点1 86个。迫切需要建立健全更多数量的服务网点,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群众对沼气日常管理、沼气配件供应及维修等技术服务的需求,真正做到农户想建有人指导、农户想学有人培训、使用不正常有人服务,引导和帮助农民开展沼气综合利用,以确保农民长期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