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语文课堂总结“余音绕梁”

2009-12-23王绍勇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余音绕梁行道树对联

王绍勇 李 莹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峰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均是写别情的千古名句。二句皆不言离思,而别意之深长已悠然不尽,其妙处就在于诗句只不过是就眼前的景物略施点染,却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感觉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一堂好的语文课,要有个好的开头,也要有个好的结尾,尤其是课堂结尾的总结,如能像上边写别情的千古名句一样,定当会令学生“再三吟咀而有余味”,成为其记忆中绕梁的余音,“三日不绝”。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的总结“余音绕梁”呢?概言之,就是要充分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释放文本的文化能量,让学生在文化的熏陶里扩大视野,接受教化,提高修养,陶冶情操。

1. 对对联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历史悠久,千百年来深为人们所喜爱。对于这样一种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表现样式,学生自然是十分感兴趣。在语文课堂总结中,我便尝试着用对联总结课文。一开始是老师出上联,对下联,再后来是老师出上联,学生对下联,最后便发展到了学生之间互相对对联了。如《紫藤萝瀑布》一文,文章借物抒情,通过对紫藤萝旺盛生命力的描绘,歌颂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教师针对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出上联:伶仃藤萝终成万花灿烂,启发学生围绕如何面对人生中的不幸对出下联,学生便对出了“不幸人生总能八面玲珑”的下联。《行道树》一文用象征手法歌颂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围绕行道树形象及象征意义,师生共同完成了以下这幅对联:尘中立默默无闻行道树,世间有孜孜不倦奉献人。《散步》赞美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歌颂了中年人勇挑重担、敢于负责的精神。针对这一点,师生对出了如下对联:夫妻俩尊老爱幼彰显传统美德,中年人承前启后架设爱心桥梁。通过对对联这种方式,既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对对联的过程中,学生切身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2.写诗歌

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诗意的课堂,因为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一首诗。只不过学生整天迫于学习的压力,而将这种生活的诗意小心的隐藏了起来。我们的语文课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唤醒学生压抑在内心深处的诗意,让学生的诗意激情飞扬,尽情流淌。

笔者在教学《行道树》时在课堂结尾设计了一个“学写诗,赞奉献”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一首诗再现文中行道树的形象。有位同学是这样写的:亭亭行道树,日日沐风尘,满目尽污浊,一意造清新。身处孤独中,常把光明迎。繁茂如华盖,终身献绿荫。诗歌紧紧扣住了行道树精神的几个方面,短短的四十个字便道出了行道树的精神内涵,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又如笔者在教学《孙权劝学》时,在课堂结尾也要求学生去写一首诗,去赞一赞文中的吕蒙。学生跃跃欲试,纷纷拿起了手中的笔……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尽管有的学生写得还比较稚嫩,文笔、内容都有很多欠缺的地方,但他们是快乐的,他们的脸上荡漾着笑意,甚至有位平时比较内向的同学悄悄地问老师:老师,您看我写的诗行吗?学生写诗的热情是我预先没想到的。对于每一位同学,我都不忍心伤害——今天他们心中已萌发了诗的幼芽,明天就可能会鲜花绽放,芬芳四溢。课堂上,我读了很多同学写的诗,其中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吴下阿蒙才学浅,幸得孙权苦心劝。伏案苦读求巨变,令人刮目美名传。下课之后,有位同学对我说:老师,这一堂课,我印象太深刻了,我也要向吕蒙学习。

3. 仿写练习

仿写句子是近几年考试中出现的一种常见的样式。要仿写,学生就必须要把握例句的结构、特点、修辞、内容等。仿写练习,能开拓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仿写练习,不失为一条提高课堂文化品位的捷径。

学习《鱼我所欲也》一课,学生都十分佩服孟子那种“舍生取义”的精神。在课堂总结时,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仿写练习:何为“舍生取义”?是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吗?目的就是让学生思考“舍生取义”的内涵,阐释自己内心的“舍生取义”,这无疑是对文本的拓展和延伸。有学生是这样仿写的:是铁骨铮铮,宁死不屈吗?是飘逸洒脱,不谄媚权贵吗?经过仿写,学生理解了“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仁”“义”文化充盈润泽的课堂,对学生来说难道不是一种享受吗?

余光中的《乡愁》脍炙人口,被人们广为传诵。教学本课,学生俨然变成了诗人自己,续写着那道不尽的乡愁:乡愁是松柏,不论何时,只要活着就枝繁叶茂;乡愁是数轴上的“0”点,左边连着负数——我,右边连着正数——故乡;乡愁是一杯浓浓的花茶,愈沏愈酽,愈沏愈耐人寻味;乡愁是一道道难解的数学题,催促人们去解开其中的谜团……尽管学生大都未离开过自己的家乡,但在仿写练习中,却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走进了文学中这个永恒不变的话题——乡愁。多年之后,当学生步入社会,我想余光中的《乡愁》一定会在他们的心中激荡不已。

4.散文化写意

面对文本,教师引导学生以散文的形式去解读文本,强调自我内心的情感体验,使得自身的情感和作品所积淀的情感进行碰撞交流,从而使学生受到文化浸染和熏陶,笔者将之称为散文化写意。

以《乡愁》为例,诗的第三节是这样写的: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课堂总结时,笔者要求学生选取四节诗中的任意一节,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将诗中的镜头放大,尽情写意,让学生去体味诗歌那“言已尽”之外的“意无穷”。有位学生对上面所说的第三节进行了“写意”:秋风吹过荒凉的山丘,树叶簌簌的落下来,一群乌鸦凄厉的从上空飞过。他是一位留学生,在美国的四年里,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母亲。回国之后,他却听到了母亲在两年前去世的消息。他手捧一束野花,眼泪随着树叶不断的从脸颊落到厚厚的土地上,似乎要它穿过厚厚的坟墓去寻找自己的母亲。太阳渐渐落山了,忽然他听到有人在亲切的呼唤自己的名字:儿呀,妈不怪你。快回去吧,天凉了……这段散文化的解读,情景交融,韵味浓厚。没有对乡愁的深切体验,没有一番写意的功底,学生是断断不能写出上面一段文字的。

总之,语文课堂总结至关重要,不可忽视。教师只有牢牢把握住“彰显文化”这个宗旨,肯动脑筋,多想办法,努力实践,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余音绕梁,学生回味无穷。

猜你喜欢

余音绕梁行道树对联
行道树是景也是民生
CI战略中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发展及模式分析——从“一目了然”到“余音绕梁”
行道树
行道树对人行道的破坏
语文课堂如何才能做到“余音绕梁”
漫说古代行道树
对联知识小问答
自对在对联中的作用
我怎样教写对联
『对联』一词的出处有了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