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
2009-12-23季小菊
季小菊
课前预习在老师和学生的脑海里一直是语文课的专利,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数学老师往往忽视了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总觉得数学没什么好预习的。即使有的教师要学生预习,也总是这样说:“明天要上新课了,请大家好好预习一下。”预习什么呢?怎样预习呢?没有方法交给学生,学生口头上答应,其实大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培养学生预习能力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数学知识是连续的、不间断的,新旧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特点决定了数学学习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可见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预习能力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那么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呢?
一、通读数学内容,动手画、圈知识要点,了解主要内容
数学课本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依据,阅读时要逐字逐词逐句地读,不能走马观花,一目十行,要注重理解,可边读边划,划出重点,划出不懂的地方,可使用统一符号,如重点加“·”(着重号),难点加“△”,疑点加“?”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整体上了解新的数学知识,还可以使新课中的主要内容显现出来,以引起自己的注意,为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准备。读一读后找出定义中的关键字,进一步思考这些关键字起的作用,若把它去掉有什么后果,力争对概念进行完整的理解。这一过程主要针对概念性的数学知识。
二、细读内容,理解主要数学知识
这是预习的主要环节。学生在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要指导学生怎样“消化”这些知识。
(1)动手实践来感受数学。《课标》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在预习时,也应该指导学生动手实践来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课前预习使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面积=底×高÷2”这个结论,这就给学生推导公式的形成提供了时间前提。在课堂上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验证这个公式,从而透彻地理解公式的形成过程。从表面上看,好像为了一个公式的推导花费了一节课的时间。但实际上,学生在充分活动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形成了应用意识,感觉到数学发现的乐趣,增进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对学生学习面的知识作了铺垫。实践证明,正是由于学生在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积累了经验和方法,轻而易举就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了。
(2)列举身边熟悉的事例来理解概念。数学概念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从具体的例子中抽象出来的。让学生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理解概念。表面上看,是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实际上学生是在用具体的例子理解概念。当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就会有质的飞跃。
(3)大胆尝试解答例题来思考问题。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的设计是以解答数学问题的形式出现的。如果不指导学生怎样预习这样的内容,就很有可能造成学生读完题后便看答案的习惯。学生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不劳而获,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发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碰到这样的内容,先将课本上的解答方法用纸盖住,自己尝试审题、解答。解答后与课本上的方法对照,不会解答再看课本上的。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过程,就会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4)巧用对比来分析关系。在数学的学习中“对比”是很重要又经常用到的学习方法,在预习时也是如此。如预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可以指导学生将正方体的特点与长方体进行对比。再如预习《百分数应用题》时,可以指导学生将百分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对比。使用对比不仅可以揭示两个新知识之间的关系,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外延和内涵;还能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三、在预习过程中,要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
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是数学预习的重要一环。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有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尝试练习,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
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既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较集中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
通过实践,我发现初步培养小学生预习能力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指导学生预习要落到实处。
预习要求或预习题目的设计是否明确、是否有可操作性、是否能让学生“一伸手就够得着”,直接影响着学生预习的效果。因此,在指导学生预习时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要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在设计预习题目时要有针对性、集中性、发现性,不要出现“预习课本第×页—第×页”这样的预习要求。
2.重视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和兴趣。
兴趣是每个人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的促动,预习效果会事半功倍。因此,要想学好数学,要想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预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的预习兴趣是预习效果的关键。应使学生体验到预习数学的作用和乐趣,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为其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预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觉地养成预习的习惯。
3.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预习效果。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的预习效果存在差异,对预习效果不要强求学生都达到相同的水平。因此,指导预习时应注意设计问题的难度因人而异,不能全班一刀切,完全一个标准。预习前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水平,列出深浅不一的预习提纲,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分别让各种层次的学生参与预习。对于学习一般的同学,可增设一些铺垫性的问题,以缓解难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预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养成终身受益的习惯,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给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驾驭课堂能力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