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析
2009-12-23丁俊萍
丁俊萍
阅读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明确指出: 高中英语教学要 “侧重提高阅读能力”。阅读理解作为考查学生直接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题型, 在近年来的高考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高中英语阅读课一直倍受教师的重视, 但教学效果总是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 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与其掌握的词汇量、文化背景知识和阅读技巧等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 教师在阅读课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阅读方法和策略的掌握和应用。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中, 阅读课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 “讲解——接受”型教学模式, 难以达到新教材“突出语言运用, 全面发展能力”的教学目的。所以,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采取何种阅读教学模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建立适应新教材教学需要、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阅读课教学模式, 不同阅读活动阶段,必须采用不同阅读理解模式以求实现不同的阅读教学目标。下面以SEFC Book 1A Unit 5 “silver screen”阅读课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析。
语言心理学的图式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读者通过视觉器官接受以文字符号形式输入的外部代码,再结合大脑中的内部代码(即图式)进行编解码认知加工,从而理解并提取信息的过程。”根据鲁姆哈特(D·RumeIhart)1977 年提出的交互作用模式,这个过程实际上即是读者大脑中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认知加工交互作用的过程。相互作用模式(the interactive model)也可称为图式理论模式(the schema theory model)。按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的语言的掌握程度。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所讨论的主题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的体裁的了解程度。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大脑中的这三种图式与文章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其结果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首先采用自上而下模式,总体把握文章大意。文章中时不时会出现生词,这总是会影响学生的理解,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养成了不良的阅读习惯,例如一遇到生词就查字典。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着没有字典就无法阅读的情况。久而久之,不但没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反而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哥德曼(Goodman)1971年提出“自上而下”的阅读理论模式。这一理论“反对把阅读看成是对一系列词句的知觉,认为阅读者不必使用全部文本中的提示,他们在文章中挑选和选择足够的信息来作出预测,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有关客观世界的知识去验证他们的预测”。按这个模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是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而是结合自己的预测,在文章中找出有关的信息,来验证自己的预测。该模式由于强调整体篇章理解,在阅读时采取针对式搜索、猜测等方法,所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速度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目前,中学生阅读能力在速度上与可达到的指标相比普遍要低几倍,甚至十几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急需尽快获取各种信息资料,成倍提高工作效率与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处于陌生状态的基础上,因此,在学生初次接触阅读课文时,应该采用“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快速阅读习惯,快速阅读理解能力。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引入题材。可采用设疑悬念、直观导入、故事导入等引入方式。
2)进行快速阅读。可向学生介绍查读法、浏览阅读法、略读法、跳读法等快速阅读方法。
3)检测理解。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填图表等检测形式。
附SEFC Book 1A Unit5阅读理解问答题:
1)Who was the main character in the reading passage?
2)How many films appeared in the passage? What were they?
3)How about the main characters family life?
经过阅读课文及完成回答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初步的认识,阅读速度也得到训练。
然而,“阅读包含两个阶段:一是辨认文字符号的感性认识阶段;二是理解内容,吸收信息,创造性思维译码的理性认识阶段。”因此,第二遍读课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然后采用“自下而上”模式,侧重培养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自下而上”模式是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从最小的单位——字母和单词(从底或下层)识别开始,逐步弄懂(在顶或上层)较大的语言单位——短语、分句、句子和语篇的意义。”按照这个模式去理解阅读过程,教师在教授阅读课时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解决语言上的障碍,即弄清词、短语和句子的意义。
由此看来,阅读课教学既是一门阅读课,也是一门语言课。随着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化,教师必须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阅读理解的问题,说到底就是语言方面的问题。所以,通过阅读,可以学习语言知识,通过学习语言知识,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与语言学习两者相辅相成、密切关系;另外,中学英语大纲规定,“在英语教学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此,在完成二读课文之后采用“自下而上”模式深化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必然要求。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归纳知识。可引导学生按各自需求来分类归纳。
2.深化知识。可介绍一词多义、词与词区别、长句分析和逻辑纽带等拓展性知识。
3.运用知识。口头上可采用发言、口述大意、复述课文、话题讨论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笔头上可采用改写、缩写、书面表达等练习形式。
附SEFC Book 1A Unit5 读后重建语篇训练题:
1)Why do you think the director chose to learn English first?
2)Give a speech on what we should do in order to succeed in doing something.
3)Write a passage to introduce the three films in your own words.
4)What role do you think the directors family play in the directors career?
5)Write a short article on the film directed by Zhang Yimou.
阅读教学虽然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 但按照英语语言教学规律,所应该采用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是共同的。实践表明,把阅读课教学活动分成两个阶段,不同阅读活动阶段采用不同阅读理论模式以实现阅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教师参与此过程,可以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症结所在, 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提高教学水平; 学生通过阅读活动, 可以了解自己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 验证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阅读策略是否恰当,并且在此过程中不断体会进步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