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整教师心态 提高幸福指数

2009-12-23张爱明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幸福感职业工作

张爱明

什么是幸福?永远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相同的生活境遇,在此人眼中会倍感幸福,充满感恩,在彼人眼中或许会深感痛苦,充满沮丧。不同的幸福感和幸福观取决于不同人的生活态度、生活价值观和心境心态。

教育是心灵的事业,做教师应当是一个幸福的职业。我国古代哲学家孟子曾讲过“君子有三乐”,其中“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即是一“乐”。

我们的教师有幸福感吗?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的调查结果显示,82.2%的教师感觉压力大,10个教师中有3个倦怠工作,近四成教师生存状况不佳。在我们苏浙地区,也有权威数据:一项调查报告结果显示,65.1%的中学教师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职业病”。其中,腰背痛、咽炎、颈椎病、痔疮、胃炎(或胃溃疡)是排在前5位的疾病。据郑州市教育局对426名中学教师进行的一次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54%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近70%的教师感到心累、精神疲惫,48%的教师有焦躁、失眠等症状,36%的教师感到有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些让我深深感到: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管理者,要想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必须关注教师的生活态度、生活价值观和心境心态,让我们的每一位教师快乐而阳光地生活,从而带着学生走出苦旅般的学习生活,让“教”与“学”分别成为教师与学生的享受!

一、引领教师端正职业观,保持良好的职业心态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现状下,有许多人在羡慕教师职业的纯洁稳定,但同时有许多教师反而羡慕墙外的丰富多彩,对自己年复一年的工作倍感枯燥、痛苦,甚至可怕到什么感觉都没有了,麻木了。在这样的心态下,不仅心没放在工作上,而且就是在有限的上班时间内也巴不得能尽量挤占点时间来搞私活。于是早退、迟到甚至缺席;于是不备课就上“望天课”;于是不布置作业或不批改作业等等。只教书不育人,知识陈旧凝固不思学习更新,还端着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子,随时用鄙夷的眼角挂一下你,偶尔吐出两句讥讽挖苦的话来,以表示自己深厚的文化积淀!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端正一些教师的职业观念:首先促使广大教师明确这个职业的特殊责任,不能将之等同于一般的社会职业。每一个教师手中掌握者几十个孩子将来的命运,决定着几十个家庭将来的幸福程度,甚至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其次,组织教师品读《新时期师德精神的颂歌》等净化心灵的书籍,组织教师学习灾难中的“大爱教师”感人事迹。从榜样身上强烈地折射出来的“热爱与公平”、“服务与奉献”、“理想与牺牲”等优秀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大家。不少同志体会到:教师工作是创造性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而不是一种负担;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酸甜苦辣是一种幸福的快乐,而不应成为委屈、劳累、不被人理解的烦恼。

二、促其落实个人发展规划,享受自己成长的幸福

我们要求各校都要帮助每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制定好近三年的发展规划,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这样,我们教师在“新我”召唤下,不断产生工作热情。当然,这需要我们学校提供有效的帮助,及时的督促。比如有学校提议三管齐下:一是在教职工中实行职级制,依据教师、职员素质表现从低往高依次设计了十个职级。每一级都有不同的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抵达自己的职位,而且职位与津贴挂钩。二是首席名师、骨干教师制度。通过教师自荐,学生评、家长评、同事评、领导评,并结合工作成绩量化,评出首席名师(班主任)、名师、骨干教师、教坛新秀、模范职员。三是对教师的多角度表彰,即对教师在工作、生活中的个性、优点与出色表现都予以鼓励。多一把衡量学生的尺子就会多出现一批好学生,同样,多一个观察教师的角度就会多发现教师的一些优点。这样一来,每一位教师都在为不断地升级而努力,并在持续升级中享受特殊的精神愉悦与相应的经济收入。

三、营造“仁者爱人”环境,创建幸福的温床

1.关注教师健康,增强教师体质。现在都强调要把学生休息的时间还给学生,因为疲劳学习是对学生的摧残。同样,疲劳工作只能给教师带来倦怠感,而不是幸福感!所以我们要把教师休息的时间还给教师,平时严格执行作息制度,双休日不组织工作。其次提供锻炼身体的设备与时间:比如安排教师集体操,设置教工活动室,充实设备,定期开展教职工文体活动,每学年组织一次教师进行体检等等。各校都应将上述工作列入学校的工作议程,拿出相关方案,扎实落实或实施!

2.关注教师情感,让家校成一体。学校管理工作不能仅仅管理教师的工作,同样要重视教师的情感状态,因为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所以在平时我们管理者应摒弃一般领导者那种居高临下、以大压小的管理方式,而是以服务者角色出现在教师面前,认真听教师倾诉,细心为教师解开心结,及时帮教师调整好情感状态,以最佳的状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其次,创造性开展一些优化教师情感的活动。比如开展“三十岁青年教师同欢”、“同季生日聚会”、“教师家庭联欢会”等等活动,让教师感觉到我们的管理者是真心实意的关心他们的。

3.关注工作评价,让老师由“圣人”回归为“人师”。在儒家文化背景下,教师被奉为礼的化身、道的代表、德的典范。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和浸润的教师以一种深沉、神圣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充当起传统思想道德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这种将教书与育人、正人与正己并重,以自身道德主体的完善与挺立来垂范、昭示他人的传统师表形象,赢得了崇高的职业尊严和良好的社会声誉,显示出巨大的人格魅力。但这种过于伦理化、理想化、一元化的师表形象也有着自身的缺陷,影响了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形成。

当下,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应从教师形象的现代重塑开始,应当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由崇尚圣贤人格的道德楷模成为具有示范人格的模范公民,应当实现由“圣贤”向“人”的回归和由“人”向“师”的提升。要知道,在转型社会中,教师所代表的主流文化,不再是唯一正确的代表,而是成为价值丛林中的一员。那么,在更多理解、宽容和尊重的目光下,“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能成为教师的光荣和幸福,也才能消除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困惑。

因此对我们学校管理者来说,教师有错误、或者失败应该是一种正常现象,不应一味采取惩罚措施,而应该让其在失败或错误中汲取教训。甚至可以鼓励其把错误或失败贡献出来,让大家在共享错误中成长,让所有人铭记教训,把失败经验升华为集体的知识和智慧。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需要学校和校长承担责任与风险的时候,校长一定要挺身而出。这样,分享错误才不至于形同虚设,无果而终。在这种“共享”错误与失败的学校文化氛围里,教师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贤”,而是追寻圣贤的普通公民,教师也不再会因为某次错误与失败遭到学校与社会的通盘否定,而降低职业幸福感的指数。

猜你喜欢

幸福感职业工作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职业写作
不工作,爽飞了?
我爱的职业
选工作
幸福感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