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欢呼与中国站在一起

2009-12-22

环球时报 2009-12-22
关键词:哥本哈根印中峰会

本报驻印度特约记者 黄鹭闽 本报特约记者 邢 奇 汪新华

虽然已经落幕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被一些国家嘲讽为接近失败,但印度却沉浸在媒体营造的另一种喜悦之中,因为它与中国的关系得以改善。这甚至被称为是此次峰会带给印度的“唯一红利”。半个月前炒作边界和达赖问题带给两国的阴霾,被印度媒体上中印“同仇敌忾”的骤浓气氛遮盖。

在哥本哈根峰会开幕前后,印度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力度迅速增加。印度最为知名的24x7电视频道对印中两国谈判代表进行了联合专访,镜头中也多是两国领导人共同与会的情景。印度《教徒报》、《经济时报》等的报道都非常积极。这令生活在印度的《环球时报》记者为不久前“紧张气氛”的消散而暂时长舒了一口气。记者的朋友律师纳文·卡普尔兴奋地打来电话,询问记者有没有注意到两周来印度媒体对印中关系的积极报道。当听到记者说感受很深时,他高兴地说,“‘印地秦尼帕伊帕伊(印地语,意思是印中人民是兄弟),这个宣传口号本身就一直是这样的。”

“中印因丹麦草案抱团”,印度《商业标准》这样认为。8日,一份发达国家绕开发展中国家私下制定的密约被曝光掀起轩然大波。此后,印度代表团团长拉姆什公开表示,印度将与中国、巴西和南非一起共进退,保持集体行动。谈到中印两国在谈判中的紧密关系,他透露说,两国一天最多会见了6次。《印度时报》评论说,为了应对富裕国家在这次气候峰会上的大规模攻势,印度加入中国以及巴西和南非的阵营,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举动”。 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举行关键峰会的前夕,中国总理温家宝和印度总理辛格决定举行单独会谈。对此,印度亚洲国际新闻网17日评论称,随着印度和中国迎战美国,世界很可能看到一个非同寻常而有趣的对阵。

关于这个对阵,《印度时报》19日解释称,小布什把印度视为“反华”国家,想以“世界上最大民主国家”制衡“世界上最古老文明”。在奥巴马上任后,印度领导人却尚未认识到美国对华外交的转变。但现在“世界新秩序到来了”。《印度快报》称,对于印度来说,失败的哥本哈根峰会有一个正面意义,那就是在气候变化的讨论中,印度发展了与中国的关系,并且找到了两个亚洲大国保持在一起的方法。

在欢呼中印关系改善的同时,印度媒体也对此前的态度做出了反思。印度《经济时报》19日称,中国是一个充满神话、传统的国度,我们对它更多的是惊叹和好奇,却一知半解。报道援引印度尼赫鲁大学汉学家奥卡·阿恰亚的话说,中国具有风俗、趣味、要求和愿望的多样性。对于政治精英来说,一个中国政策是必须的,而对于商界精英来说,这绝对是不行的。必须理性面对笼罩两国关系的猜疑和不信任,通过理智和良好的政治及经济往来消除。

事实上,这样的“中印蜜月”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美国政治评论网站eGov monitor报道称,去年在多哈谈判中,两国曾一同谴责产业化程度更高的国家要求的自由贸易。包括此次哥本哈根峰会在内的两次合作都像是实用的联盟,用来保护直接的经济利益。这表明中印是国际体系中完美的合作者,中国和印度可能不会形成“新的亚洲权力集团”,但他们也不会是战后自由秩序的支持者。

有人质疑,这种媒体上的亲近是一个暂时事件,那些强调冲突、纠纷的话题很快将死灰复燃。印度《瞭望》杂志外事副主编普拉内·夏玛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即使在前不久因边界等问题产生的不友好的氛围中,也并不是说印中双边关系真的偏离了发展轨道,而是因为来自双方部分媒体的负面报道,把一些不利两国关系的因素放大了。哥本哈根会议使两国人民重新明白,印中是可以如此紧密合作的,也为双边合作给出了样板。“对印中双边关系的务实积极的报道,我相信,同时也希望,这仅仅是个开始。”夏玛说。▲

猜你喜欢

哥本哈根印中峰会
欧洲远征军联合部队峰会
美借北约峰会煽动对抗中国
印度期待印中领导人会晤
莫迪:印中边界40年没开过一枪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哥本哈根自行车数量超汽车
丹麦一哥本哈根三天三夜暴走日记
G20匹兹堡峰会总结与展望
本 期 导 读
印度的外交政策与印中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