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会计教育目标的重建

2009-12-21

经济师 2009年11期
关键词:会计教育重建目标

常 辉 焦 莉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政治环境、科学文化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制度在从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会计职业界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目前会计教育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会计教育界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与会计职业界的需求相脱离,这些都与我国会计教育目标不明确有着直接关系。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会计教育目标问题。

关键词:会计教育 目标 重建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11-132-02

一、会计教育目标的现状

会计教育目标作为会计教育模式的出发点,从根本上决定整个会计教育的发展,因此是不可或缺的。但我国会计教育目标到底是什么,至今未有定论。由于会计教育缺乏明确的目标的指引,致使许多会计专业的学生几乎把通过CPA考试作为学习的唯一目标,而过早的忽视甚至放弃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因而限制了学生个人知识面和其他能力的培养,影响到会计人员的整体质量。而另一方面,会计职业界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有了新变化,教育界没有及时意识到这一问题,调整自己的教育目标,造成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与需求相脱节。这些问题都说明会计教育目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我们有必要重新确立会计教育目标。

二、会计教育目标重建的必要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我国会计教育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但从历史上来看,我国以前的会计教育目标是与以前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为社会培养出了大批适合的会计人才。但为什么现在的会计教育目标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不为会计职业界所接纳,也就是说当前所说的就业难的问题。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我们从会计教育的外部环境来看。过去,会计教育界和会计职业界并没有直接联系,但由于政府管理部门行政干预功能比较强,政府成为二者交流和沟通的渠道和桥梁。这样,会计职业界的需要和会计教育界目标一致性就得到了保证。另一方面,过去会计的外部环境变化较小,也不存在职业需求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因而,会计教育目标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能够满足职业界需求;二者相安无事,运行良好。但近年来,我国会计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职业界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而两者交流、沟通的政府渠道消失了,这样一来,职业界的新形势下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和不断变化着的需求缺乏畅通的渠道传达到教育界,造成会计教育界无法根据职业界需求建立会计教育目标并随之加以调整,在很大程度上是凭感觉来决定怎样教育学生,造成会计教育目标的模糊性和盲目性。因此,如何确立会计教育目标,使会计职业界与会计教育界的建立紧密的联系,使学校的培养目标符合实际需要,是解决中国会计教育问题的关键所在。

其次,我们从会计教育层次来看。目前,我国会计教育已经建立起了以专科(高职)、本科、硕士、博士为主要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但会计在教育层次上的突出遗憾是:各教育层次没有各自明确的培养目标,专科和本科、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内容只有广度的判别而没有深度的差别,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太大区别。也就是说,他们培养的大多数为会计工作者,无法满足社会对多层次会计人才的需要。所以,要明确各层次会计教育目标,培养出为社会所需要的各类型会计人才。

再从会计教育目标的自身来说,它主要还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力求使学生在学校期间掌握尽可能多的会计知识,让学生在上岗后能成为合格的会计工作者。但是,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会计知识也是在不断更新与变化的,我们今天学习和掌握的新东西也许到明天就成为过时的了。会计行业也是一样,会计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一定时期内会计规章制度也在不断更新,会计人员仍以在学校所学习的知识来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是不够的。因此,会计教育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有作为一名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要使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些能力应包括三个方面:(1)技能:表达与交流才能、沟通与合作才能、信息处理与决策才能、逻辑与智能才能;(2)知识:一般性知识、现代工商管理知识、税务与法律知识、会计专业知识;(3)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与职业道德。

正因为会计教育目标滞后或者说不明确,导致会计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性教学活动、教学工具、考核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问题,使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不符合会计职业界的需求,造成有些层次会计人才严重过剩,许多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为了缓和教育界和职业界的矛盾,我们有必要重新建立会计教育目标。具体来说,就是要重新确立会计教育各层次的培养目标,使教育界培养出适合职业界需求的会计人才,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

三、会计教育目标改革的新思路

找到会计教育目标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可以从问题的渊源入手,探讨和解决会计教育目标中各层次、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会计教育目标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

1.建立会计职业界和会计教育界的联系机制。在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我们的建议是:(1)以政府管理部门(如财政部会计司、国家教委)为中介,建立起会计教育部门和人才需求方之间联系的桥梁。如由政府部门牵头举办会计教育研讨会或发起对一些会计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邀请教育部门和实务部门共同参加,通过广泛、频繁的交流合作促进彼此的了解,帮助教育界确立合适的会计教育目标;(2)政府管理部门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团体,如注册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师协会等的迅速成长,充分利用这些团体与实务界联系密切的优势,采用各种方式发挥民间职业团体在沟通与交流中的机能,如参与会计教育评价体系的制定,调查企业的需求、组织研讨与交流等;(3)民间职业团体参与会计教育各层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确定;(4)大力提倡会计教育界人士通过会计职业团体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兼职,借以增加实务锻炼或主动与实务部门联系,邀请其授课、座谈等;(5)会计职业团体下设会计考试委员会,专门从事会计职业界与会计教育界沟通与交流活动;(6)大力提倡会计学术界积极参与建立会计职业界与教育界的联系机制,应当尽可能多的利用第三方的优势,如政府部门、学术组织等。

2.树立“分阶段、分层次确立会计教育目标”的思想。所谓“分阶段”就是分不同的学历阶段,树立不同的培养目标。从目前来看,我国会计的学历阶段主要有专科(高职)、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四类。所谓“分层次”,主要是从同一阶段的人才培养来说的,即使是同一学历阶段,也不应对所有学生树立相同的培养目标,而应有所区别。总体来说,各学历阶段教育目标可以定位为:(1)专科层次可以从实用角度出发,根据职业需要协调若干专业,如会计、审计、电算化会计等,以达到培养“专用型”会计人才的目的;(2)本科层次中设一个“会计学”专业,以达到培养“通用型”人才的目的;(3)硕士研究生可不再细分专业,以培养“开拓型、外向型”人才为目标;(4)博士研究生可按研究方向或领域设若干专业或方向,如会计理论、审计、管理会计等,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

3.树立培养综合能力的设想。目前,国内外都在进行会计职业能力框架的研究。总体来说,他们都主张构建一个综合能力框架。该综合能力包括:(1)业务胜任能力。具体包括: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协作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像能力、操作能力;(2)职业知识。具体包括:一般会计基础知识、组织及商务知识、信息技术知识、会计、审计及相关财经法规知识;(3)职业品质。这是指会计人员作为专业人士应具有的专业态度和行为规范。其内容包括:正直诚信、社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审慎、良好的职业风范和追求卓越。

4.切实贯彻会计教育目标的设想。会计教育目标的实施者是教师。因此,要培养教师的能力,提高教师的素质,更新教师的知识,如建立导向教学为主的教师评价体系,奖励从事课程设计、教程发展、进行教学实验、教学创新的教师,培养年青教师攻读更高学位;允许教师在企业界兼职等;与国外教育界建立人员交流与资料交流渠道。

四、会计教育目标的确立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21世纪适应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需具备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而会计教育就是把这些知识系统的传输给学生,同时通过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具有坚实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且具有创新能力的管理专家型人才。这是会计教育最基本的目标。然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过程中,由于对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孰重、以及各种知识如何配置等问题的认识不同,从而使得会计教育的具体目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会计教育各层次的特点,定位相应的会计教育目标。

1.会计专科(高职)教育处于我国会计教育体系的第一个层次,根据其教育对象的特点,笔者以为其会计教育的目标可以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部门从事会计实际工作的应用型的初、中级会计人才。具体包括以下三种基本能力:一是基本能力。指学生在手工和计算机各种条件下加工、报告会计信息的基本操作能力,语言表达及交际能力,获取会计基本知识及基本方法的能力;二是基本知识。指初、中级会计专业知识及相关专业的一般知识;三是从业品质。指会计职业道德及进取精神。鉴于上述教育目标,专科会计毕业生的质量特征应是: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更新会计知识的能力,具有敬业精神。

2.本科教育是处于专科与研究生教育中间和一个层次,本科教育自身又可以分为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两个层次。在大学期间,大学本科生都对自己人生有了初步的设想,他们往往能够确定是继续深造(考取研究生),还是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根据这些学生的不同选择和他们的实际情况,完全可以划分成两类。对于前者可以作为精英(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精英并不是说这些学生是人才,而其他的学生不是人才,只是说这部分人的教育应该区分其余的学生)来教育,为他们继续深造创造一定的条件;而对于后者,就可以培养成应用型人才。但这种应用型人才又与专科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有所不同。本科大众教育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主要是从事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组织、管理,是企事业会计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企事业单位财务决策的直接参与者。大众教育的本科生除了要掌握会计基本技能,具备记账及编制报表的能力、账务分析的能力和一般的工商、法律和经济知识外,还应当具备:(1)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财务软件的能力,掌握互联网技术;(2)决策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对机会和风险的判断能力、资源配置中的筹划能力;(3)领导能力:组织能力、激励成员的能力、协调和解决矛盾的能力。在这个本科大众教育目标指导下的本科会计毕业生的质量特征应是:具有组织、管理、领导企业能力,具有较强的决策能力,具有敬业精神。

3.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区分应用型教育和研究型教育两个层次,对于应用型人才应是高级应用型人才。尽管目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各高校中仍然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但这种趋势将不得不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而改变。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国拥有会计学硕士点的各高校每年招收的会计学专业的研究生共计近3000名(这还不包括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的相关专业招生人数),有的高校会计学专业生一年的招生人数甚至超过前几年整个学校全部专业研究生的人数。这么大的招生规模,如果都要培养成研究型人才,那让他们从事什么研究呢?显然不现实。因此,对于硕士研究生教育,也应分层次进行。如果有潜力继续深造的可以作为研究人才培养,让他们考取博士研究生或从事高校教育、科研工作;否则,以高级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也不失为一个最佳选择。

4.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培养研究型人才。目前,尽管我国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呈上升趋势,但毕竟还是占较低小比例,对博士研究生的教育目标问题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在借鉴国外教育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来看,笔者觉得,培养博士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或会计教育工作,也许是其最好的目标。因此,我们在会计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中要注重他们研究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当然,还要注重他们研究方法多样性的培养。

当然,随着科学的发展,原来通才和专才之间的界限会消失,会出现新的界限。原来培养的通才会变成现在的专才。因此,会计教育目标的定位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个时期的目标要根据形势的变化而调整,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教育更应如此。只有根据市场的需求,依据会计职业界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各教育层次的会计教育目标,才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为职业界输送适当的人才。只有按照各教育层次会计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意识,我们的会计教育才能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杜荣瑞,王斌,肖泽忠.中国管理会计教育现状分析[J].会计研究,2005(07)

2.刘丽琼.我国职专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现代企业教育,2008(22)

3.赵海霞.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初探.华东经济管理,2007(02)

4.林昊.试论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目标改革[J].会计研究,1998(05)

(作者单位:中北大学,太原市农业局 山西太原 030000)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会计教育重建目标
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用镜头“重建”徽州
会计智商及其提升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