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社会保障与促进消费的关系研究
2009-12-21黄桦
黄 桦
摘 要:文章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保障与消费关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一段时期社会保障与消费的实证分析证明了社会保障与消费具有极强的相关性,而业已滞后的社保体系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向消费需求切换的最大瓶颈,通过对我国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的条件和困境的分析,提出了完善社会保障促进消费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障 消费 关系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11-010-03
中国经济能否成功转型,既有赖于制度的改进与技术的进步,也离不开配套条件的支持。业已滞后的社保体系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向消费需求切换的最大瓶颈。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和深化,国际金融市场仍处于动荡之中,全球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我国经济形势也出现较大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使社会保障制度起到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对于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稳定居民消费预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是十分重要的。2009年一季度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的消费需求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刺激消费需求仍任重道远。导致我国长期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先后推动房改、教改、医改、养老等一系列改革,但国家的社会保障职能仍显不足。这样,一方面使得居民的预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也分流了部分消费资金,再加上由于新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人们普遍预期支出将上升,从而导致居民的预防动机不断增强,储蓄倾向加重,消费需求下降。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下降,从1979年的87.3%降到2007年的39.4%。由此,立足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才是刺激消费需求的持久动力。
一、社会保障与促进消费的机理分析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减轻居民的生活压力和不确定性,从而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增强居民的消费意愿,使整个社会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从而确保经济增长。这是因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一个有效的传导机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居民的消费心理预期,提高居民潜在社会购买力——形成新的消费热点——推动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推动企业结构调整,如重组、购并——推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科技创新,形成国家产业竞争力——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此外,这个传导机制对我国率先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也大有裨益。
1.社会保障与消费关系的理论综述。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社会保障与促进消费的互动关系研究按照不同的视角和分析工具可以划分为以下两个类别。
(1)社会保障间接作用于消费需求。社会保障通过调节社会各阶层居民的收入分配,能够影响到不确定性的风险预期,因此,就会影响居民消费行为。这就是社会保障影响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的收入分配效应,它间接说明社会保障对消费需求的促进作用: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又影响着居民消费。
凯恩斯1936年在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到了绝对收入假说,认为一个家庭内的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可以认为是线性关系。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在其收入中的比重会减少,储蓄所占的比重会增加。因此,如果收入再分配政策能够缩小收入差距,整个社会的平均消费倾向就会提高;如果收入再分配政策扩大了收入差距,将使社会整体的平均消费倾向降低,进而产生消费需求不足。根据凯恩斯的观点,社会保障具有收入再分配功能,能够缩小贫富差距,那么良好的社会保障也就能够提高社会整体的消费倾向,促进整个社会消费需求的提高。莫迪利亚尼和弗里德曼等人在原有消费者行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从消费者理性出发,对消费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扩展和延伸,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霍尔在理性预期假设下提出了持久收入假说。这些理论都明确指出居民消费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其效用,因此消费函数必须建立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理性的消费者不仅会根据当前收入,而且会根据预期的未来收入等信息来选择一生的消费路径。
(2)社会保障直接作用于消费需求。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的效应。哈佛大学的马丁·费尔德斯坦1974年在《社会保障,引致退休,资本积累》一文中提出养老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有两种效应,两种效应对储蓄的影响方向不同。替代效应:按照生命周期理论,居民会根据对未来的预期平滑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消费,那么居民会在年轻时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以备退休后的消费需求。引入养老社会保障后,居民对未来的预期会更为乐观,尤其是降低了其养老风险,那么他将减少个人储蓄用于消费。引致退休效应:养老社会保障的存在使得居民提前退休的动机加大,将会诱使居民提前退休。为了保证退休后消费水平维持在退休前水平,居民会增加储蓄。两种效应对储蓄和消费的最终影响结果取决于两种效应的相对大小。根据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可能存在正相关、负相关两种情形。费尔德斯坦根据实证数据证明,美国的养老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养老社会保障使居民储蓄减少。
社会保障与居民预防性储蓄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利兰德在《储蓄和不确定性:储蓄的预防性需求》一文中提出了预防性储蓄理论。他指出社会制度变迁等不确定性的存在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因素,不确定性的增加会刺激消费者采取更为理性的行为,改变消费倾向、增加储蓄,把更多的财富转移到未来进行消费,以防范未来不确定的收入变化所带来的冲击。也就是说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地区,人们面临的未来风险降低,居民会降低预防性储蓄,用于增加当期消费需求。
社会保障与居民可流动性约束理论。流动性约束,是指企业与居民因其货币与资金量不足,且难以从外部得到,从而难以实现其预想的消费和投资量,只能消费当前的财富,因此造成经济中总需求不足。为了保证自己收入下降时的消费不会大幅下降,消费者就会被迫降低当前的消费,增加储蓄。因此,为了避免流动性约束带来的影响、防止各期消费有较大幅度的波动,居民会通过储蓄来平滑各期消费。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后,居民需按期缴纳社会保障费用,而这种支出的增加将会减少居民当期可支配收入。如果存在流动性约束,那么居民就会降低当期消费。
2.我国社会保障与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社会保障的一般属性是国民收入社会化消费的一种再分配形式,它通过立法,以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以保证社会成员在特殊情况下的基本生活需要。社会保障通过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给付两个方面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通过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对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延期消费。它是指将目前取得的消费基金推迟到一定时期以后再使用。二是均衡消费。它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劳动者在一段时间内获得的收入在更长的时间内平均使用。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社会调剂,使收入与消费在时间上衔接起来,使每个劳动者都有一个终生比较稳定的收入。其二是均衡不同收入水平的劳动者的贫富差别,使低收入者获得基本的生活消费。通过筹集社会保障基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即期消费,但它却营造了一个让劳动者消除后顾之忧的社会消费环境,减少了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预期,不用担心年老、生病、失业等问题,可以在现有的可支配的货币收入基础上放心地去消费;通过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则更为直接。由于社会保障基金给付具有选择性,主要获得者是老年人、失业者、伤病者、低收入者和其他救济、优抚对象。它会立即用于消费,使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残有所扶、灾有所救、贫有所帮,从而得到基本生活保障。
为了更清晰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保障与消费的关系,我们选取1991—2001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社会保障与城镇和农村消费进行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1)数据的选择和指标的确定。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和数据的统一本文仅选取了1991年到2001年的时序数据,对我国社会保障与消费的关系进行说明,涉及总的国内生产总值、社会保障支出、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以及消费倾向等。主要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年鉴》、中宏数据库、国家信息中心等,最终数据根据计算得出。
由于我国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不同,收入来源也不同,所以下面分别分析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与社保水平相关关系。本文确定了几对考察指标,分析了城镇居民消费倾向(Y1)与城镇人均社会保障支出(X1)的相关关系,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Y2)与城镇人均社会保障支出(X1)的相关关系,以及农村居民消费倾向(Y3)和农村人均消费支出(Y4)与农村人均社会保障支出(X2)的相关性分析(表略)。
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国内生产总值×100%(国际警戒线为20%,一般应该低于20%,但是要适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人均消费倾向=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100%
从有关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1991年到2001年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是逐年降低的,而总的社会保障水平虽然在90年代中期有过一段走低,但在1999年后是逐年上升的。这里应当指出的是,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很小,虽然它也在小幅度上升,但社会保障水平还很低。这种很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逐年降低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2)相关分析与解释。用Excel软件对以上所列四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X1与Y1的相关系数R1=-0.912,X2与Y1的相关系数R2=0.9836,X3与Y2的相关系数R3=-0.8969,X4与Y2的相关系数R4=0.9510,根据R1、R2、R3和R4相关系数的值可以得出这四组数据都高度相关,即城镇居民消费与社会保障支出和农村居民消费与社会保障支出都呈紧密的线性相关关系。从相关系数的符号可以看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倾向与社保支出都呈现负的相关关系,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其社会保障支出呈现正相关关系。
(3)结论。通过上述分析,说明城镇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消费倾向与其社会保障支出有高度相关关系。为了使当前的拉动内需的宏观政策发挥效应,应当选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此作为一个切入点来制定政策,提升人们的消费倾向和消费支出水平。
二、社会保障滞后是促进消费的最大瓶颈
适应经济转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配套支持条件是社会保障的真正全覆盖,以为广大百姓提供底线经济安全感,进而无后顾之忧地消费。社会保障不仅关系到公民的基本权利,更关系到广大公民的切身利益。目前,我国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地区却没有真正把社保体系建设作为促进经济转型的头等大事来抓。在这种情况下,要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还不足,所以,在目前全国经济转型的大形势下,社会保障的滞后已成为扩大消费和经济转型的最大瓶颈。
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尚在改革探索之中,致使社会保障在促进消费方面的积极作用受到限制。
1.由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加大了人们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预期。最近一些社会调查机构对居民储蓄动机的调查表明,在过去劳动积累如何补偿未明和未来收入不确定的情况下,预期的医疗、养老等项支出大增。为此不得不进行防范性储蓄。这种储蓄动机在一些地区已经超过“住”、“行”而成为居民储蓄的头号动机,阻碍了居民消费结构的顺畅升级。
2.社会保险覆盖面窄,特别是“三资”、私企和个体参保人数少,这又加大了前述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3.在企业改制中,出现了社会保障管理空白。由于改制的形式不同,下岗分流的措施各异,一些地区对劳动者在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流动时社会保障如何衔接的问题还没有相应的对策,还有的把问题推给了新改制的非国有企业。致使部分劳动者陷入退休无养老金、治病无法报销的困难境地。
4.失业保障制度缺失,保障力度小。失业保险作用小,失业保险基金筹集面窄、来源单一;失业救济金直接发放到失业者手中的比例虽逐年有所增加,但比例仍偏小。
5.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相对滞后。特别是离退休人员更需要医疗保障。当前,因病致贫或因贫致病已严重威胁一部分离退休人员的生活。
6.社会救济尚不能尽如人意。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一方面社会救济的面还不大,另一方面一些城市虽落实了帮困资金,但困难职工却未能领到基本生活费。
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条件和困境
1.我国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条件。应该说,我国已经初步具备建立健全社保体系的基本物质条件。过去十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大幅增长,1999年的财政收入刚刚突破1万亿元,到2007年已经超过5万亿元,2008年则达到61316.9亿元,同比增长19.5%。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由1995年的11.7%上升到2008年的20.39%。说明我国已有相当的财力来支持建立初步覆盖全社会的社会福利体系。
2.我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困难。我国目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人口老龄化。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超过10%,按国际通行标准,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同西方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快、负担重。西方国家老龄化率从5%上升到10%一般经过40多年时间,而我国仅用了18年。西方国家是先实现工业化,后进入老龄化,是“先富后老”;我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老龄化就已经到来,是“未富先老”。人口加速老龄化导致社会保障资金缺口巨大,我国在经济还不十分发达时期就要解决比发达国家面临的更为困难的问题。退休人员每年增加300多万人,缴费人员与退休人员之比,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10:1上升到目前的3:1。预计到本世纪30年代,我国老龄化将达到高峰,城镇的养老负担系数将大幅增加,医疗费用也随之大大加重。而这二三十年正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如果对这个问题没有恰当的应对之策,不仅社会保障制度无法平稳运行,而且将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城镇化。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未来十几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由此带来两方面问题:一是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目前,进城务工的农民已达1亿人,被征地农民有4000多万,还有1.3亿农民在乡镇企业从事二三产业,他们已成为产业大军中的重要力量。而我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针对城镇人口设计实施的,如何适应城镇化过程中数亿农村转移劳动者的需求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二是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入城市后,农村老弱人群的基本保障问题更加突出。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抓紧建立健全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三是就业形式多样化。近几年,我国就业格局发生明显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吸纳新生和存量劳动力的主渠道,大量劳动者以灵活方式就业。传统的以“单位”为本位的社会保障体系不能适应这种分散化、流动性强的就业格局,为数众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尚未纳入覆盖范围。主要原因是由于这类人员就业不稳定、不连续,制订统一规范的参保政策有一定难度,同时也由于宣传不够,一些地方和企业忽视甚至逃避社会保险责任。如何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适应就业形式变化的格局,把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及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必须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完善社会保障,促进消费需求增长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安定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更是刺激居民消费的一个坚强后盾。因此,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政策调整来缓解居民远期支出压力,消除居民后顾之忧,促进消费需求稳定增长,推动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发展。
1.扩大社保覆盖范围,创造良好消费环境。要减少人们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预期,首先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加快构建适应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障体系,把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职工和城镇个体劳动者都纳入这个“安全网”中。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把手中的钱拿出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正常、合理的消费,不必因对未来的种种担心和忧虑而被迫进行储蓄,减少即期消费。
2.依据我国国情,合理确定社保水平。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要合理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对于居民的社会保障,它不仅要保证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需要,而且保障水平要随着人们从低到高需求(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享受的需要)变化而相应地提高,为人们的不确定风险提供制度保障。
3.强化再分配功能,提高居民消费倾向。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再分配功能和各类社会保障基金作用,通过强化再分配的调节功能,缩小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需要,提高居民收入的总体消费倾向。
4.完善救助体系,解除群众后顾之忧。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立在社会基本保障基础之上的最后一道安全网,与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通过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可以分解广大居民的后顾之忧,增强消费信心,增加即期消费,激发潜在社会购买力。
5.根据不同消费需求,制定不同层次社保政策。受制于经济因素影响,城镇居民对发展型消费需求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农村居民更多关注的是生存型消费需求,不过发展型消费需求也在小幅上升。据此,政府及社保相关部门需要在合理判断当前城乡不同的消费结构变化基础上,制定不同侧重点的社会保障政策,并合理配置社保资金,以确实提高城乡居民的受保障水平,让他们能够在有保障的生活中放心消费。
6.健全法律保障,营造全民参保氛围。加快出台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法律法规。严格监察执法,依据《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规范企业用工、清理社会保险关系等方面的监察执法,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引导企业切实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引导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积极开展活动,引导家庭和个人依法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形成团结互助、和谐融洽的全民参保氛围。
7.广辟就业渠道,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加收入是扩大消费的基础,是将消费欲望变为消费现实的前提。因此,提高消费率就必须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就业率。同时,应尽快建立起更高水平的最低工资制度、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改变居民收入预期、促进消费需求尽快回升。为了有效刺激消费需求,还应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引导居民培养科学的消费理念、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等方面有所作为。
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消费,进而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并对我国经济从投资型、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型具有特殊的意义。如果能够在危机之时夯实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我国经济必将迎来一个更为健康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李靖.完善社会保障是刺激消费的“金钥匙”.中国证券报,2009.05.22
2.扩大内需与社会保障的互动关系.湖北日报,2009.06.12
3.郑功成.社会保障概论,商务印书馆出版,2000年9月
4.钟宁瑶.麦肯锡调查称:中国消费者相当谨慎,社保体系薄弱是主因.每日经济新闻,2005.12.22
5.完善社会保障与促进居民消费.中华硕博网,2006.04.07
(作者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山西太原 030006)(责编:郑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