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教育国际贸易专业学业导师制实践与反思

2009-12-21

经济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中等职业教育导师制

倪 军

摘 要:文章探索导师制的起源以及在我国各类教育中的运用,分析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具有职教特色的学徒制,提出中职国贸专业推行导师制的必要性;通过学业导师制在教学中的初步实践,获得教学感受;最后分析中职国贸学业导师制推行存在的瓶颈,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国际贸易专业 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11-116-02

一、导师制的起源以及在我国各类教育中的运用

源于14世纪牛津大学的本科导师制为许多教育学家与教育工作者推崇,将近600多年的实践证明了该制度的魅力与活力。2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29名英国首相出自牛津大学,为英国以及国际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作为牛津教学核心价值观的导师制,被牛津人非常自豪地认为:“牛津皇冠上的宝石。”牛津导师制是一种在教师和学生的合作与互动中,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为核心目的的教学方式①。

1910年北京大学最早试行美国模式的学分制,1937年英国学者林迈可受聘为燕京大学经济学导师,创办了牛津大学式的导师制②。新中国成立之后,大学生学年制取代了学分制和导师制,而导师制只运用于研究生教育。但是最近几年导师制在高校本科生教育中成为亮点,2002年北京大学在本科生中试行导师制,同年浙江大学对本科生全面实施导师制,许多高校也已陆续试行导师制,并取得一些认知与经验。

在借鉴大学本科导师制的基础上,教育部在中学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2005年12月浙江省教育厅要求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印发《在全省中小实施德育导师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并要求结合各地、各校实际,认真组织实施;2006年1月山东省实验中学举行了导师制的启动仪式,在全校实行学生成长导师制;2006年4月教育部规划课题“全员育人导师制管理实验研究”在山东日照实验高级中学开题③。基础教育也已经意识到导师制对于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在学生成长教育中积极引入导师制。

通过各地各校导师制实践分析,不难发现导师制并不是博、硕研究生教育的专利,大学本科生甚至基础教育中的中小学学生的教育都完全可以实施导师制。

二、中职国贸专业推行导师制的必要性

在现代职业教育产生之前,传统的学徒制是我国以及国外的一种主要职业培训形式。这种技能传授模式培养了一大批能工巧匠,使得我国许多独特的民间工艺得以口耳相传并发扬光大,造就了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同样中世纪西欧经济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学徒制,在行业的监督和领导下,学徒制度逐渐成为维持生产、发展生产以及传授技艺的制度④。中外学徒制教育实质上开创了教育史上职业教育的先河。纵观中外学徒制,都以“师傅—徒弟”一对一的教育培训形式促进与帮助学习者德、才、艺的进步,同时促进产业与行业的发展。放眼世界,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以及德国的双元制,都较好地继承了传统学徒制的精髓,并完美地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中,在职校生学习掌握职业核心技能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这也是上述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取得较多成果的原因之一。

职业教育就是针对某种职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特殊要求所进行的一种专门教育。从概念中我们可以意识到职业教育包含教育与职业这两个元素,应该明白在从事职业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循教育规律与职业规律,没有行业和企业参与的教育显然就不能成为职业教育。

在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下,职业教育依然面临着“招生难、生源差、就业难”这三大问题,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制约着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元的以及系统的,既有国家宏观管理、政策不到位以及对职业教育认识不够深入、理论贫乏等方面原因,又有学校专业定位模糊,专业建设滞后、“双师型”教师缺乏、校企合作层次较低等原因,同时专业教师在课程设置、实训项目开拓方面缺乏创新,引导学生专业学习和实践不到位,学生没有掌握专业核心技能或掌握得不够扎实。同时在“学而优择仕”的传统观念影响下,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偏见与歧视。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学习习惯差、缺乏学习动力等学生自身的原因同样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

笔者认为,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创新精神的学业导师制,是中职教学改革的一个尝试方向。在实施中职学业导师制时,为了取得预期效果,应该考虑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结合:即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严格教育与亲情感化相结合。同时学业导师的具体工作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树立全面德育育人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导师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公德、私德方面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并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2)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导师结合企业、行业的实际情况,向学生做好专业介绍。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和核心技能,导师是学习的启发者、激励者,学生则是学习的实施者、建构者,形成导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良好互动局面。(3)帮助学生个性发展。通过学业导师制,导师可以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挖掘学生潜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激发并培养学生兴趣,在无意与有意中塑造学生。在社会竞争日益剧烈的今天,个性与特色在学生的未来发展中起到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三、学业导师制在教学中的初步实践与感受

笔者在2003—2005年期间,担任学校02英(3)班(国贸方向)班主任工作与报关报检等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其间经常找同学聊天,仔细了解每一位同学的性格特征、学习情况、家庭背景,解答学生的各种思想问题与专业困惑,通过实践发现课堂45分钟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建构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学生在课堂无法掌握专业隐性知识技能。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全班学生参观海关与报关行,访问外贸出口企业,邀请外贸企业业务人员入校开设专业讲座,安排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暑期进入外贸企业一线实践,要求企业资深经理或业务员带教,通过“做”来“学”,解决从书本与课堂中无法学到的行业隐性知识与技能。据不完全统计,全班14名同学进入外贸行业相关企业,约占班级总人数的30%,其中有3名学生已经自办公司,创业成功,取得一定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约占全班学生的7%。回顾学生的成长轨迹,不难发现学生的学业进步归因于众多因素,在该班级的教学教育中无意识地实施了学业导师制,感受较深的有以下三个方面:(1)不仅做好课堂45分钟的教学,而且将专业知识与技能传授延伸到45分钟之外,并贯穿于学生在校的每一天。(2)较好地解决了隐性知识技能的传授。英国思想家波兰尼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个人的、难以言传的、难以形式化的、难以交流和共享的,具有非逻辑性、非公共性、非批判性、情景性和实用性等特征。(3)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特长,量体裁衣具体指导学生就业,激励学生树立献身外贸事业的远大理想。

四、中职国贸学业导师制推行存在的瓶颈和对策

1.导师人数的缺乏。国贸专业学业导师既能够从事企业一线进出口业务,熟悉进出口各环节;又具备教师资格,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教学知识。但是目前中职国贸教师部分属于“校门”到“校门”,并且本科学习课程大多是理论知识,在大学学习期间也同样缺乏相关外贸实践,对国际贸易缺少应有的认识;部分教师属于校内转岗,由其他专业转为国贸专业教师,熟悉教育,了解学生,但是对专业和业务缺乏认知。导师制呼唤“双师型”教师。针对学校导师缺乏的具体问题,我们应该将眼光关注到外向型企业,在外贸出口企业中有大量具有实战经验的经理与资深业务员,通过简单培训完全可以胜任中职国贸学业导师,弥补校内导师的不足。

2.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以项目教学为国贸学业导师制平台。目前中职国贸教育中侧重理论教学,轻视技能训练,以实际业务为教学素材的项目教学在帮助学生技能建构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业导师应该更新职教理念,积极引入企业外销项目,在真实的业务中让学生摸爬滚打,学业导师制将技术知识、技能技巧的掌握与工作现场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不仅使青年人在学校和实际现场中获得了知识和技能,也是实现他们自身价值和社会化的重要纽带。

3.学业导师与班主任工作的协调。学业导师的工作主要侧重学生的学业,既教书也育人,在指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学生的共性,也关注学生的个性;既面向全体学生,也针对个别学生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班主任主要负责班级活动与学生思想工作,更多地涉及学生德育教育。显然导师与班主任的工作有交叉,学业导师与班主任之间不应该有分水岭,导师是对班主任工作的补充、配合与完善,应该相互沟通双关齐下,以取得“1+1>2”的工作效果。

4.导师的绩效考核。中职专业教师普遍承担每周14~16节授课任务,繁琐的备课任务、批改作业,同时不同程度地担任课改、教改、校企合作工作,有的教师还要担任班主任工作,可以说已经超负荷工作。学校在做好工作统筹的前提下,国贸专业教师既担任国贸班的班主任工作,又担任本班级学生的学业导师,同时让学生积极加入专业的课改、教改与校企合作等项目,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应该制定学业导师考核标准,定期考核导师工作,制定奖惩措施,以保证和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创新能力。

五、总结

在社会各界呼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中职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今天,可以发现造成中职教育质量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是错综复杂的。作为职教一线的教师应该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出发,力所能及地积极思考、探索相关对策。继承传统学徒制与英国“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以及德国的双元制的精髓,结合本地区实际,结合学校教学,结合行业与企业的业务,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对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对学生培养模式作出大胆的尝试与探索,学业导师制不妨是一个选择。

注释:

①凡奇.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对我国高校教学方式改革的启示.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

②王建武.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③董明日,董才华.学生成长导师制:中学教育改革新举措.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

④颜忠军.中世纪西欧学徒制教育的兴衰及启示.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22)

(作者简介:倪军,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国贸专业学科组长,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中职在职硕士,中职国家级骨干教师,广州人力资源管理学会理事、广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外销顾问、“花旗—中大—广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创业培训师,长期担任多家外向型企业出口经理,辅导多家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广东广州 510000)(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专业中等职业教育导师制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