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2009-12-21于英田于庆山武菊崔寿星
于英田 于庆山 武 菊 崔寿星
摘要安图县退耕还林工程通过几年的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论述了工程实施情况和后续产业的发展,为今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提出了工作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思路措施
退耕还林是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措施,也是优化林业生态建设结构,促进地方县域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
安图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东经127°48′-129°11′,北纬42°01°′-43°24′。东与龙井市、和龙市,西与抚松县,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与敦化市接壤。现辖7个镇,2个乡。面积7438平方千米,人口约22万,有朝鲜、汉、满、回等8个民族,朝鲜族人口占24.5%。安图是典型的山区县,长白山主峰座落在我县境内,坡耕地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40.1%。我县林地面积为64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87%,森林覆盖率78%,活立蓄积量9,800万立方米。
我县退耕还林工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及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几年来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任务90,090亩,其中退耕地37,540亩,配套地22,543亩,退耕还林工程封山育林30,007亩。
一、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2002年退耕还林面积22,533亩,退耕地造林15,037亩。其中生态林14,126亩,经济林911亩。配套地造林7,496亩。总用苗量是625.6万株,造林总费用125万元。
2003年共完成退耕还林任务20,503亩,全部为退耕地造林。其中,生态林20,236亩,经济林267亩。总用苗量316万株,造林总费用96万余元。
2004年安排退耕还林工程全部为配套地造林任务,造林树种为红松,造林面积为15,047亩。此项工程共投资777,037元,其中中央建设投资752,325元,自筹47,712元。
2005年退耕还林工程封山育林任务30,000亩,实际设计完成30,007亩。本项目总投资180.01万元,国家投资150万元,自筹0.01万元。
2007年完成退耕还林任务2000亩,全部为退耕地。主要考虑城区周边的耕地还林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退耕还林整体进展有序,效果明显
安图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退耕还林、生态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大力号召退耕还林,给农村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昔日的荒山秃岭渐渐披上了绿装,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得到了提高,重点建设区域基本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严重的水土流失开始得到遏制,生态环境开始向良性转变。全县农作物面积虽然减少了,但以粮为主、倒山种地、广种薄收的传统生产方式正在被多种经营、少种高产、精耕细作,生产化经营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所替代。农民的收入不但稳定而且有所增加,工程总体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退耕地水土流失迅速遏制,生态效益初步显现。二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退耕农户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在扶贫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生态经济综合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推动了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结合的治理模式。四是全民生态意识不断增强,形成了由林业部门一家办林业转变为全社会办林业的良好格局。
三、认真落实“五个结合”,促进退耕还林发展
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认真落实“五个结合”措施,通过退耕还林。不仅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大大减少,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增加了退耕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坚持退耕还林与基本农田建设相结合
在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同时,安图县把基本农田建设作为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使之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机结合起来,大搞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改造,改善耕种条件,退耕还林虽然使耕地面积有所减少,粮食产量却稳中有升。
(二)坚持退耕还林与后续产业开发相结合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把因退耕还林解放出来的富余劳动力有效组织起来从事二、三产业,使剩余劳动力资源得到消化和转移,使部分群众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从而使劳务输出成为支撑县城经济发展的“铁庄稼”。
(三)坚持退耕还林与农村能源建设相结合
农村能源建设主要是逐步推广使用节能炉灶节约燃料,充分利用太阳能及其他节能设施,改变农村烧柴的历史,减少薪材砍伐量。省有关部门联合下达2008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中央专项资金262万元,主要用于建设农村节柴灶(炕)706座;改造中低产田704亩,修建田间灌渠1,500延米;栽培五味子70.2亩;完成退耕农民培训375人。该项目将于2009年底全部完工。
(四)坚持退耕还林与生态移民搬迁相结合
在这方面,主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生存移民向生态移民转变。二是由分散式移民向小城镇集中移民转变。要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千载难逢的良好时机,积极争取移民搬迁指标,为生态区域的休生养息和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坚持退耕还林与封育禁牧相结合
坚持把退耕还林与封育禁牧结合起来,明确管护范围和目标,落实责任,强化管护,力争退一片,造一片,管住一片,成活一片。
退耕还林“五个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也为“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日益显现,使得退耕还林工程真正成为“德政工程”和“富民工程”。
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工作思路和措施
(一)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积极帮助农户解决长远生计问题
对以依靠土地为生的农户,财政要拿出资金,修建高标准基本农田。对以依靠产业收入的农户,在技术上大力支持,并采取扶贫货款、财政贴息等办法解决必要的启动资金。
(二)严格落实保护措施,防止退耕还林成果受到破坏
一是坚定不移地实行封山禁牧、舍饲养畜。二是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彻底解决农民烧柴问题。三是严格控制资源开发和基本建设征占用退耕林地,确需征占用的,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并本着占一还一的原则,重新营造与被占地相等的面积。四是建立健全退耕还林管护体系,落实管护责任,并强化乡镇林业站和林业公安派出所的执法检查,及时纠正各类违法行为。
(三)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责任追究
坚持党政一把手总责不动摇,夯实各级领导责任。县、乡、村、户层层签订退耕还林成果巩固目标责任书,自下而上一级向一级做出承诺,严格检查考核,严格兑现奖罚,严格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