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孟连县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病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2009-12-21陈丽华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09年9期
关键词:斑病夏玉米病斑

陈丽华

摘要随着玉米品种、栽培制度的变更和作物生长环境的日趋恶化,新病害不断发生,尤其是玉米大小斑病发生较为普遍,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因此,玉米大小斑病的识别和防治,对提高玉米产量、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玉米大小斑病发病规律防治技术

孟连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玉米是孟连县主要作物之一。据统计,2008年全县种植面积9.05万亩,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对促进我县畜、禽养殖产业及相关经济产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孟连县最高海拔2603米,最低海拔500米;年降雨量13627毫米,5-10月为雨季,占全年降雨量87.7%,降雨最多集中在7-8月份;年平均气温19.6℃,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13℃左右;年平均日照2048小时。属典型的热带雨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里位置特殊,立体气候较强,构成复杂多样气候环境,适合各种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近几年来,由于品种、栽培制度的变更和作物生长环境的日趋恶化,新病害不断发生并呈上升趋势,对我县玉米生产的发展构成极大威胁,尤其是玉米大小斑病,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属孟连县玉米主要病害之一。因此,玉米大小斑病的诊断和防治任务显得十分重要。

1玉米大小斑病的症状

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病症状如何?具体讲主要为害叶片,以及叶鞘和苞叶等。

1.1玉米大斑病为害表现一般讲病斑较大,基本从下部的叶片出现症状,然后向上扩展,病斑呈梭形,灰褐色和黄褐色,严重时叶片枯焦。多雨潮湿天气,病斑上密生灰褐色霉层。玉米大斑病对冬玉米和夏玉米发生普遍,尤其是夏玉米,由于雨季空气潮湿,发生较为严重。在大发生年份,减产15-20%,严重时减产50%以上。

1.2玉米小斑病症状小斑病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生,常和大斑病同时出现或混合侵染,因主要发生在叶部,在玉米抽雄期发病较重。发生地区,以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丘陵为主。此病除为害叶片,苞叶和叶鞘外,对雌穗和茎杆的致病力也比大斑病强,可造成果穗烂和茎秆断折。其发病时间。比大斑病稍早。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半透明水渍状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5-16×2-4毫米大小的椭圆形褐色病斑,边缘赤褐色,伦敦清楚,上有二、三层同心轮纹。病斑进一步发展时,内部略退色,后渐变为暗褐色。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出现暗褐色霉状物,病斑密集时相互连接成片,呈不规则型枯斑,叶片被害后,使叶绿组织受损,影响光和机能,导致减产。

2传播途径和发生规律

2.1大斑病的发病规律大斑病分生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0-27℃,25℃温度以下,7-10天后即可表现症状。在田间,一般在玉米抽雄后开始发病,温度潮湿,特别是多雨,多露或阴雨连绵天气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流行。玉米大斑病的流行主要取绝于感病品种的感病程度和环境条件,一般平地较山旱地发病重,连作地较轮作地发病重,种植密度大较种植密度小的地块发病重,土地贫瘠者较肥沃者发病重。

2.2小斑病的发病规律小斑病种子表面虽可带菌,但因带菌量少,而不是重要的初侵染源,但从外地引种时,有可能引入致病力强的小种,造成本地区小斑病的严重发生。病残体上越冬的菌丝体在玉米生长期遇到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时,即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连同病株上越冬的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到玉米植株上,特别是叶片上,当有水膜条件时即可萌发,一般经5-7天后即可出现典型病斑。春夏玉米混播的地区,春玉米收获后遗留在田间的病株残体上的分生孢子可继续向夏玉米传播,所以,夏玉米比春玉米发病早,而且严重。夏玉米2-3叶期即可发病,5-6叶期病斑密集,重者叶片枯焦。小斑病发生和分布所需的温度与大斑病不同,小斑病发生所需要的适温较大斑病高,一般情况下,小斑病流行的时期是7-8月份,发病适温为26-29℃,播期愈晚,发病愈重。一般抗病力弱的品种,生长期中露日多、露期长、露温高、田间闷热潮湿、地势低洼、施肥不足等情况下发病较重。

3防治措施

3.1农业防治

3.1.1选种一般情况下,杂交玉米种比常规种抗病性强。选用高产、优质、抗耐病的品种是防治大小斑病的根本措施,可选沈单7号、九单48号、辽单22号、本玉12号等抗病品种。此外,玉米品种的抗病性与种植年限、海拔高度等有着密切关系,在选用抗病品种的同时,搞好品种合理布局或品种轮换,也是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的重要措施。对于多种病害混合发生区应选用多抗品种,以防顾此失彼。

3.1.2减少菌源在玉米收获后彻底深翻,将病残体埋入土中,加速病菌分解。用玉米秸秆作堆肥时必须经高温发酵杀死病菌以玉米秸秆为燃料的地方,尽可能在玉米播种前将玉米秸秆烧掉。实行大面积轮作,既有利于玉米生长发育,又能减少菌量积累。大面积发病时及时摘除下部病叶,维护病害流行,减轻危害效果。

3.1.3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早播可以使玉米提早抽雄,错过夏季7-8月份的多雨天气,尤其是夏玉米避雨和避开病害对玉米增产具有明显作用。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区在4月上、中旬播种较为合适;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区、半山区在4月下旬至5月初播种较为合适。同时,推行玉米与陆稻或大豆等作物间套种,增加通风透光,可减轻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增加产量。推广使用多菌灵、粉锈宁等药剂拌种处理玉米种子,尽可能避免种子带菌。总之,推广宽窄行种植技术,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与矮秆作物进行间作套种,或合理密植大垄双行,做好中耕除草和培土工作,降低田间湿度,改善田间小气候,适期早播、均衡施肥等均能减轻危害。

3.1.4加强肥水管理玉米为喜肥作物,应施足底肥,适时追肥。偏施氮肥,植株嫩绿,有利于病菌侵入危害;增施磷、钾肥可提高植株抗性。钾肥能提高植株硅质化程度,增强抗病力;磷肥能提高植株抗病性、抗寒性和抗旱能力。苗期、大喇叭口期各施一次氮肥,防止后期脱肥,亩施农家肥1000-2000公斤,配施磷、钾肥,每亩可增施普钙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保证植株生长健壮,增强田间抗逆性,可有效抑制和减轻大斑病的发生与危害。

3.2药剂防治由于玉米植株高大,防治时用药量大等客观条件限制,田间作业比较艰苦,在目前生产条件下进行大面积药剂防治尚无实际可能性,可重点对制种田,间作田和高产试验田等进行药剂防治,一般于病情扩展前防治,即玉米抽雄后,田间病株率达70%以上,病叶率20%时喷药。防治较好的药剂种类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粉锈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敌菌灵可温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托布津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五百倍液等。每亩用药液50-70千克,隔7-10天喷药1次,共2-3次。

猜你喜欢

斑病夏玉米病斑
茶轮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拮抗菌筛选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小麦收割之后 如何种植夏玉米才能高产
改进自适应分水岭方法分割棉花叶部粘连病斑
一种桑轮纹病病叶发病程度的评价指数
9种药剂防治山核桃干腐病试验研究
夏玉米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措施
烟草靶斑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侵染特性研究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小斑病发生的影响
2种杨树烂皮病害早春症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