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痛:小心胃病来侵袭
2009-12-21骆昌芹
骆昌芹
胃病本是成人常见病,但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过量食用不合格的小食品导致近年来儿童胃病患者增多。由于孩子的胃病症状不典型,人们过去往往认为胃病离儿童似乎很遥远,对于孩子出现的腹痛、大便不好、呕吐等症状往往当作脾胃不和、消化不良来治疗,结果病情反反复复。所以如果孩子有消化道症状并持续一个月以上,应及时到医院接受胃镜检查。儿童胃病增多,主要的原因在于:一、饮食不当。大部分患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的患儿有不良的饮食习惯,患儿常有不规律的腹痛、腹胀、嗳气、呕吐等症状。调查发现,大多数患儿自幼有吃零食、偏食、挑食等的习惯。且经常食用冷饮或饮料,饮食不规则,无早餐习惯或进餐无规律。这样长期使胃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加重胃肠负担,破坏了胃分泌的节律,刺激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多;过量冷饮、冷食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缩和黏膜层变薄,从而使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卫能力下降,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袭力增加,导致黏膜水肿和糜烂,久之便容易形成慢性胃炎。另外,幼儿内脏迷走神经调节功能不十分完善,不良的饮食习惯易使迷走神经兴奋,胃酸分泌过多而造成胃肠黏膜的损害。二、饮食无规律。有的儿童,不吃早餐,中午回家已饥肠辘辘,便狼吞虎咽地吃饭。食物嚼不烂,甚至边吃饭边看电视,自然加重了胃的负担。天长日久,就会出现腹痛、厌食、消瘦等症状。还有的幼儿园点心、午餐,质量、卫生得不到保障,孩子饥饱不均,软硬、冷热无常。由于孩子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对疾病的抵抗力差,若大量食用一些既不卫生,也不合格的小食品,也会导致胃病。三、不少家长对儿童患胃病的可能性认识不够,延误了诊断和治疗。有的孩子喊“肚子疼”,胃纳欠佳,消瘦,有些家长认为是脾胃不和。盲目地给孩子服药,但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儿童发生胃疼不要乱服药,最好到医院给孩子做个胃部透视,以明确诊断病情,才能对症下药。四、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儿童胃病除儿童的不良饮食习惯是发病率增高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之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导致儿童胃肠疾患的重要原因。若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则儿童的慢性胃炎症状可获明显减轻。幽门螺旋杆菌主要侵犯患儿的胃窦部,内镜下见胃窦黏膜充血、水肿、糜烂以及胃窦部结节样改变。在全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儿童中,均见到程度不同的慢性胃炎表现。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越早发现,治疗起来效果越好。如果忽略了,感染幽门螺旋杆菌15年至20年后,就易出现胃炎甚至胃癌的恶果。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以防为主。1,防止水源污染及暖水瓶内用水的二次污染。2,儿童尤其应该注意手及个人卫生,注意口腔清洁。3,注意饮食卫生,提倡家庭分餐。加强幼儿园、小学校集体伙食的管理。4,患儿一旦有症状就到医院就医,及时确诊,尽早治疗,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要尽可能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