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亲HBsAg和HBeAg阳性的儿童乙型肝炎感染情况

2009-12-21蒋雪峰姚凤燕陶志华

上海预防医学 2009年9期
关键词:乙肝疫苗感染率阳性率

蒋雪峰 姚凤燕 陶志华

在新生儿中开展乙肝疫苗接种是我国控制乙型肝炎(乙肝)传播的主要策略,对于乙肝防治起到极大作用。为了解重组酵母乙肝疫苗阻断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母婴传播的长期效果,我们对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的53名儿童进行了检测,观察儿童乙肝感染状况及抗体水平变化,并对已感染儿童追查感染途径。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1996--2007年入住我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分娩,产前经乙肝三系检测为HBsAg和HBeAg双阳性孕妇所生并已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作为观察对象,按年龄分成1—3、4—6、7—9、10~12岁4个年龄段。

1,2方法

采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每名儿童核实其母亲的既往病史资料后,采集静脉血3 mL,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HBsAg和抗一HBs。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分别为20080517,20080623,均在效期内使用)。对HBsAg阳性的儿童追查感染途径。

1,3判断标准

HBsAg以S/N≥2.1为阳性,抗-HBs使用芬兰雷勃酶标仪的曲线定量法计算,以≥10 mu/mL为阳性。

2结果

2,1 HBsAg及抗-HBs阳性率

53名儿童中,HBsAg阳性13人,阳性率为24.5%;抗-HBs阳性32人,阳性率为60.4%(表1)。

2,2 HBsAg阳性儿童感染时间

13名HBsAg阳性儿童中,1岁内感染的有12人,1岁以后感染的有1人。

3讨论

3,1母亲双阳性的儿童乙肝感染率和感染来源

我国属乙肝高发地区,慢性乙肝感染者中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形成的,而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传播的机会为80%~90%,被感染的婴儿约95%变为慢性乙肝携带者。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母婴传播机会大为降低。本次检测结果显示,双阳性母亲所生儿童经接种乙肝疫苗后,乙肝感染率为24.5%,与王建设等的观察结果(感染率为24.5%)一致,而远高于北京1999--2004年母亲双阳性儿童的感染率(5.7%)。与一般儿童感染率调查结果(0.5%)比较,双阳性母亲的儿童相对危险度(RR)为50。

根据流行病学追查调查发现,本文13名HBsAg阳性儿童中,有12人在1岁内感染,主要以宫内感染或产程感染为主。可见在乙肝水平传播日趋降低的今天,研究探讨更有效的阻断母婴传播特别是阻断双阳性母亲的母婴传播的方法,减少和防止乙肝感染以及慢性乙肝和肝癌的发生,是当前乙肝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3,2各年龄组间HBsAg阳性率及抗-HBs阳性率比较

各年龄组间HBsAg阳性率与抗-HBs阳性率较接近,表明自婴儿期接种3针乙肝疫苗后,12年间,虽日常生活中与双阳性母亲密切接触,但似未导致乙肝感染率的上升。其原因可能为,儿童在婴儿期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长期的免疫记忆作用,当加强接种乙肝疫苗或接触乙肝病毒(HBV)时,能刺激B细胞产生免疫回忆反应,以保护自身免受HBV侵犯。

综上所述,母亲HBsAg、HBeAg双阳性的儿童乙肝感染率远高于普通儿童,母亲双阳性儿童的乙肝防治重点在于阻断母婴传播,且要加强乙肝疫苗首针接种及时率和全程接种成功率。

猜你喜欢

乙肝疫苗感染率阳性率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已经打过乙肝疫苗的儿童为什么还会感染乙肝病毒?
和静县牧区土尔扈特牧羊犬犬瘟热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研究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