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谁做主》的隐喻语言研究
2009-12-21孙影刘芳
孙 影 刘 芳
摘要隐喻经历了从传统修辞学到现代认知学的转变。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是语言的异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深厚的哲学及语言学的基础。文章分析了《我的青春谁做主》的隐喻语言及其反映出来的生存哲学,在探索隐喻语言的产生和理解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了隐喻的美学效果。
关键词语言;隐喻;体验性
一、引言
赵宝刚导演的《我的青春谁做主》以其多元的影视文学因素又一次获得了观众的好评。本剧以励志为主题,情节起伏跌宕,语言精彩生动,经典的台词让人过目不忘。本文分析了几位女主人的语言及其背后的哲学思想,如姥姥的死亡哲学;钱小样的蚂蚁幸福哲学:胃口小,不贪婪,懂得知足;青楚的“永远理智的那是机器,人这一辈子要是一次感情用事都没有,那是遗憾”的感情哲学;霹雳给母亲杨尔如霹雳一样的青少年叛逆。剧本大量使用了如蚂蚁、机器、霹雳这样的隐喻语言,是该剧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隐喻在传统修辞学中只是一种修辞手段,是正常语言使用的偏离,仅仅局限于文学、修辞学和艺术领域。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的思维方式,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思维和行动中。纵观《我的青春谁做主》,赵宝刚导演娴熟地运用着各种语言技能,尤其是隐喻语言,让我们记住了他,记住了他的《我的青春谁做主》。
二、隐喻语言的哲学基础
隐喻作为语言变化的触媒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主题之一,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希腊。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建立在全新的对世界和语言本质的认识基础之上,Lakoff和Johnson是认知语言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将过去在西方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基础统称为客观主义哲学。与此同时,宣称认知语言学是建立在全新的体验哲学的基础之上。相对于过去的客观主义哲学,体验哲学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针锋相对的观点:(1)心智在本质上具有体验性,不是任意的;(2)思维大都是无意识的,有意识的思维只是冰山的一角,95%的思维都是在认知的无意识下进行的;(3)隐喻在日常生活、语言和思维中俯首皆是、无处不在。总之,建立在体验哲学上的认知语言学是当今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范式,为我们重新理解语言、理解世界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从《我的青春谁做主》的每个人物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体验性及其背后的体验哲学,主人公在体验自己的生活经历时建立起自我对世界的认知,其中包括对爱情、亲情、友情的认识。这种体验性大大拉近了本剧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让人容易产生共鸣,这种共鸣的实现方式之一就是通过隐喻语言及隐喻语言的体验性。在这里我们不妨先以姥姥为例,姥姥是整个故事的中心点,也是一家的核心。在本剧的一开始姥姥关于死亡的态度就让我们大大震撼,相左于原来我们对老年人的认识。姥姥在姥爷去世时刻表现出来的镇定和理性,是她多年来对人生的思考和体验的结果。如姥姥说“活着多孝顺一点比什么都强,死了就是穿金缕玉衣不也是一样埋吗?我看外面的一万的就挺好。你爸爸一辈子不愿意浪费,你让他睡别墅里面他不踏实,经济适用房挺好。”中国政法大学学术泰斗的姥姥远远没有一般老年人的陈腐和愚昧,对于很多事情都看得很清楚,在姥爷是否拔针的关键时刻表达出自己对死亡的态度,也保住了姥爷的尊严。同时姥姥对于年青一代也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充分的理解,的确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物。
三、隐喻语言的语言学基础
语言的体验性是语言的根本特性,是我们对语言本质的全新认识,也是建立在我们原来对语言理解的基础之上的。纵观语言学研究史,各种语言学流派和理论总是以某种语言观作为指导,强调语言的某种性质。如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索绪尔强调的是语言的符号性、系统性、任意性;以韩礼德为代表的功能语言学强调的是语言的社会性和交际的功能性;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法学派强调的是语言的天赋性和生成性;而认知语言学则更强调语言的体验性、认知性和相似性。语言体验性的特点是语言的根本特征,是在原来语言的诸多特征,如交际性、社会性、符号性、系统性、全民性、民族性、任意性、生成性、超时空性、心智性等基础上新的认识和突破。
隐喻不仅基于认知语言学的体验哲学基础之上,还建立在语言的体验性的基础之上。当然语言的体验性也是基于认知语言学的体验哲学基础之上的。另外“现实一认知一语言”,即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则同样体现了语言体验性的根本特征清楚,《我的青春谁做主》的主人公之一,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北大法学院硕士毕业生。她是一个很有自己独立思想、独立见解、善于思考的女孩。如她的名字“青楚”一样,什么事情似乎都看得很清楚。但她在事业取得成功的同时,感情却起了波折。恋人周晋可能被判刑的事情使她惊慌失措,不再保持头脑清醒的状态,她说了一句“永远理智的那是机器,人这一辈子要是一次感情用事都没有,那是遗憾。”就是这句“感情不是机器”让我们看到了青楚的可爱、真诚,拉近了观众和这个几近完美人物形象的距离,觉得她也是生活在我们周围的真实的邻家女孩。“感情不是机器”这一隐喻让我们了解到感情不可能如机器那样冷冰冰没有知觉,由此凸显了人类情感的人文性。青楚,在一步一步细心体会自己感情的同时,用这_隐喻语言划清了感情和理智的界限,也代表着她真正走向了成熟。同时也正是建立在我们人类共同体验感知的基础上,我们理解了青楚最后感情的选择,也认可了她的情感归属。
四、隐喻语言的产生
从词源学的视角观察,英语metaphor源于希腊语metapherein,前缀meta为across,意为跨越,pherein为carry,意为携带,所以隐喻涉及两种事物,是我们将一事物表达和理解为另一事物的媒介。这里的两种事物或两种思想是指隐喻中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domain),隐喻是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mapping)。如HAPPINESS IS A JOURNEY的隐喻中,JOURNEY是始源域(SOUrCe domain),HAPPINESS是目标域(targetdomain),lS是将始源域的特征映射到目标域的过程。那么隐喻映射的基础是什么呢?隐喻是以人的基本经验为基础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事物常常充当始源域,隐喻就是通过我们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来理解我们不熟悉的未知的事物,所以隐喻是—种认知方式,是我们认识新事物的工具。
《我的青春谁做主》中钱小样的蚂蚁幸福哲学就是建立在大家所熟知的蚂蚁的基础上来理解人类抽象的幸福。钱小样是一个没有太大理想的孩子,每天嘻嘻哈哈、快乐地生活着。但是来到北京和青楚姐姐一对比,她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同时由于自己的任性导致爸爸瘫痪,从此她真正开始面临生活的压力,又不得不承担起一份责任。钱小
样,又是一个没有长性的孩子,她满怀激情地去学英语,可学了一天就放弃了。后来在周晋的帮助下又去当售楼小姐,又因为违反公司的规定被开除。小样,就这样在北京这个全国竞争最为激烈的城市,不甘于走母亲为她设计好的道路,一路跌倒、一路爬起地努力着、奋斗着,为自己的青春打拼着。经历那么多坎坷,渐渐的小样知道克制自己的任性,开始逐步适应这个社会。与此同时她也深刻明白了要想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有一技之长,于是她勤学苦练,终于学会了速记,在北京立住了脚。作为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代表的小样是一个很“草根”的孩子,生活教会了她蚂蚁的幸福哲学:胃口小,不贪婪,懂得知足。蚂蚁每天忙忙碌碌,但是活得很努力、很自由、很幸福。钱小样,一个专科毕业的学生单身一人来到北京打拼,可以想象会是多么艰难,最后在生活的大舞台上她领悟到蚂蚁的幸福哲学,就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至此,蚂蚁的幸福哲学的隐喻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相信对张狂的80后一代也同样会有着深刻的启示。
五、隐喻语言的理解
隐喻语言理解的实质就是通过具体熟悉的始源域来理解和体验新奇抽象的目标域。进一步说,对隐喻目标域的理解,即对抽象事物的理解,是源于始源域和目标域两者的相似性的基础之上的。相似性是隐喻产生和理解的基石。如果始源域与目标域两者之间无相似性可言,那么隐喻也就成了无源之水而无法理解。亚里士多德在2000多年前论及隐喻时就曾指出,善于驾驭隐喻就意味着需要具有敏锐的眼力,能洞察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甚至认为识别隐喻相似性的能力是天才的标志。
那么,什么是隐喻的相似性呢?相似性是指两个事物类似的属性,既可以指物理相似性也可指心理相似性。物理相似性为一种形似,可以表现为外形或功能的相似,通常是一种客观相似性,如针眼、杯口、椅腿、桌面等就是建立在这种物理客观相似的基础上的,这种相似是一种可视、可听、可味、可嗅、可触的客观存在;心理相似性是一种主观创造的相似性,是一种神似,指说话人和听话人在心理上建立起事物之间的主观相似性。我们不妨以剧中的女主角之一霹雳为例,霹雳是剧中一个叛逆人物,家里经济条件优越,母亲杨尔有着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给自己的女儿霹雳设计的路线就是出国后考上剑桥大学。所以16岁的霹雳就远离爸爸妈妈身边,只身一人到国外求学,这让处于叛逆期的霹雳更加反抗母亲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最终没有按照母亲的意愿考上剑桥大学,而是学习了自己喜欢的烹饪,同蕾蕾一起开起了的自己的餐馆。这一事实正如她的名字给母亲杨尔霹雳一般的震惊和震撼。导演就这样利用霹雳的名字做隐喻,利用两者的物理相似性在观众心中引发了心理相似性,从而获得了共鸣。
认知语言学为我们研究语言及语言现象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隐喻作为语言变化的主要因素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学、修辞学和艺术领域,而是一种普遍语言现象和认知现象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思维和行动中。Lakoff和Johnson认为:我们语言的70%都是隐喻,观看完《我的青春谁做主》之后,充分表现了认知语言学所阐释的隐喻的普遍存在观及其背后坚实的哲学和语言学基础,同时隐喻的产生和隐喻的理解也说明了隐喻语言所具备的美学功能。总之,不论是钱小样的蚂蚁幸福哲学,清楚的感情不是机器的感情哲学,还是霹雳如霹雳一样的叛逆。其中蚂蚁、机器、霹雳这些隐喻语言的使用都因客观存在的物理相似性在观众心理产生了心理相似性,从而受到如潮的好评。本剧语言生动形象、幽默诙谐、深刻睿智,当然导演的创新思维和引人入胜的情节、励志的主题也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