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美国梦
2009-12-21刘军
刘 军
摘要美国梦作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特色和号召力。除了画面和声音的真实之外,影片《料理鼠王》还通过叙事声音、人物眼光和视角越界创造了一个“真实的”美国梦,将观众引入了小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体验种种挫折与磨难之后的成功和慰藉,从而认同小人物的成功模式。影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和感染观众,从而达到传播美国梦式价值观的目的。
关键词叙事声音;人物眼光;视角越界
美国梦原指在美洲大陆上创建第二天堂的期望,现指一个白手起家的人,通过运气、勇气以及富兰克林式的美德,从一无所有变成社会精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美国梦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号召力。虽然美国梦的破灭在美国小说等文艺作品中也被揭露得淋漓尽致,但是在推销美国梦式价值观的过程中,美国仍是不遗余力的。《料理鼠王》这部动画片正是这样的先锋,它通过叙事声音、人物眼光和视角越界等手段来创造一个“真实的”美国梦,以其艺术魅力吸引、感染观众,从而达到传播、灌输美国梦式价值观的目的。
《料理鼠王》的blu-ray disc容量为50GB,图像分辨率达到1080p,因而影片提供了细腻、逼真的画面,如电影里晶莹的水滴、精美的墙壁装饰、老鼠身上的绒毛等。画面颜色和明暗对比非常出色。由于采用了Dolby Digital 5.1声道的无压缩音轨,老鼠奔跑的脚步声、烹饪时食物在锅碟上的细微摩擦声都得到了真实的表现,交响乐的背景声加上配音演员的精彩演绎,使整个音响效果层次鲜明、真实可信。
然而,仅仅具有画面和声音的真实还是不够的。作为一个具备道德教育功能的故事,情节的真实、人物内心情感的真实表露才是打动观众的重要内容。《料理鼠王》通过叙事声音、人物眼光的巧妙转换以及视角越界等叙事手段,呈现了情节的真实和真实的情感世界,创造了“真实的”美国梦。
一、《料理鼠王》的叙事声音
影片主要采用了第三人称的视角展现“我”的奋斗历程。“我”与家人失散后。在食神灵魂的鼓励下,进入食神的餐厅,与厨房杂工小林形成了合作的关系:“我”躲在小林的厨师帽里,通过牵扯小林的头发,指挥小林烹制出一道道令人满意的佳肴。小林的成功引来乐乐的爱慕、厨师斯金纳的怀疑和柯伯的挑战,“我”和小林之间也产生了种种矛盾。但在追求事业梦想的激励下,“我”凭借高超的厨艺、令人尊敬的美德,最后取得了成功。影片最后,由“我”交代食神餐厅因卫生问题(老鼠太多)被当局强行关闭。但在美食批评家柯伯的资助下,小林另开一家名为Ratatouille(亦即本片名称)的餐厅。菜式受到人们喜欢,餐厅门前排满了长队,生意兴隆。小林和乐乐两人摆脱贫困、收获了爱情;美食家柯伯在这里重新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得到了满足;“我”不但施展了烹饪上的才华,还照顾了整个家族,他们不必再冒着生命危险觅食。柯伯和众多食客、小林夫妇、“我”和我的一家都各有满足、皆大欢喜,故事以和谐、美满的结局告终。
电影里有两个重要的叙事声音:“我”和“鼠爸”。影片开始是“我”的自我介绍,交代“我”的身份——一只出身卑微、不甘堕落、富有天赋、追求贡献、充满抱负的老鼠,引起了观众的兴趣、注意和同情,从情感上开始喜欢和接受这只聪明、上进的老鼠。随着叙事的发展,“我”的声音适时地插入进来,提供“我”的评论和感受,将“我”的情感经历展示出来。例如,“我”与家人失散后,“我”的声音加入进来,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彷徨,观众因而能够体会到“我”急切盼望获得出路的心情。再如,当柯伯发现烹制菜肴的厨师竟然是一只老鼠后,全能全知视角转为“我”的叙事声音。如此,观众与柯伯之间就形成了一种人为的距离,不再能够从全能全知的视角去窥探人物柯伯的内心想法,从而形成叙事中的悬念,具有艺术的张力。通过“我”的声音讲述亲身经历,这个叙事技巧使观众能够从“我”的角度回顾奋斗历程,具有身临其境的作用,感受到心理发展过程的真实。
为叙事结局更具说服力,使“我”这个叙事者摆脱不可靠的嫌疑、彻底赢得观众的认同,影片结束前转为“鼠爸”的声音:“要是让我讲述这个故事,它会更精彩。”这样的设计,能够利用他者的评价去反证整个叙事的真实。特别是观众与“我”经历大喜大悲之后,内心已充满对美满结局的渴望,“鼠爸”虽然只有这一句话,但是从心理上满足了观众的期待,使观众获得了审美上的满足,接受叙事的真实性,因而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料理鼠王》的人物眼光
在叙事中,叙述者不等于叙事视角。叙事眼光充当叙事视角,既可以是叙述者的眼光,也可以是人物的眼光。叙事眼光在影片中的转换,即使观众能够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真实感受人物的心灵体验,又能拉开观众与人物的距离,制造悬念,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使观众从中获得审美享受。
影片开头,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我”追忆往事的眼光和“我”的叙事声音统一于叙事者,他与回忆中的“我”保持一定的距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客观性。他通过叙事眼光对人物进行权威性的评论,而人物对此没有觉察。观众随着叙事者的声音和眼光进入“我”的过去,一起开始心灵成长、艰苦创业的历程。这种处理使观众迅速熟悉叙事背景,尽快进入叙事当中。
为了应对柯伯的挑战,“我”烹制了名为Ratatouille的菜式,这让小林两人非常担心,伪装成顾客的厨师斯金纳也很不解为何做这种种田人才吃的玩意儿。但随着柯伯夹菜入口,第三人称的视角转变成了人物柯伯的回忆眼光:一个玩耍回来的孩子饥肠辘辘,站在门口,家里弥漫着妈妈做好的饭菜的味道。他坐到餐桌旁,妈妈端上碟子,疼爱地摸摸孩子的头。他狼吞虎咽,不论这晚餐是多么的简陋,它也胜过任何的山珍海味、玉馔珍馐,因为这里面有妈妈的爱。这爱就像下午和煦的阳光,温暖、动人;这爱是冷漠悲情的城市无法提供、早已被人遗忘的。但是,这种爱的体验却在一盘小小的菜碟中重新拾回,令柯伯大为震惊。此时,电影把柯伯的回忆眼光又转回第三人称的视角,观众看到他手中的笔竟然不知不觉地滑落下来,重重地摔在地上。这个视角转换的安排形象而真实地刻画了处于多年情感荒漠的孤独者所受到的心灵震撼。人物眼光使观众能够透视人物的心灵,实现情感上的升华,揭示人不仅仅有吃饱穿暖的需求,更有情感寄托、关怀热爱的心理需要。借助这样的眼光,电影提供了情感的真实体验,以情动人、以情服人,观众在这样的氛围中更容易接受心理上的认同。
人物眼光还能展示人物性格。斯金纳梦想成为食神古斯塔夫的继承人,但是厨艺有限,缺乏创新。由于没有创新的菜式,食客越来越少,餐厅经营越来越差。酷爱厨艺的“我”为了挽回鲁莽小林的过失,在汤锅中加入了一些调料,熬出了一锅美味的鲜汤。大家不明真相,误认为小林是肇事者。斯金纳尤为恼火,不仅仅是因为小林擅自改变了食神的配方,更是因为小林侵害了他的地位。汤已经
送出伙房,端到了美食评论家勒克莱尔女士面前,斯金纳只好趴在门窗上偷看。当看到勒克莱尔呼唤侍应生时,他不由得惊慌失措,以为又是一顿臭骂。这时,叙事视角转为斯金纳的眼光,深刻刻画了一个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勇气的无能厨师。
斯金纳对小林的出现怀有极大的忧虑,害怕被剥夺继承人的资格。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斯金纳暗中监视小林的一举一动。得知小林就是食神的儿子,明白了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但他不是坦然地面对改变,而是试图隐瞒一切证据,以此拖延时间,达到获得继承权的目的。他对小林的监视,正是从他的眼光来表现的。在他的眼光中,看到的是小林厨师帽中的小老鼠隐隐约约的影子、是厨房里威胁他地位的小林、是从他身边经过的恋爱中的小林和乐乐。为了自己的私利,斯金纳千方百计破坏别人的幸福。人物眼光充分揭露了斯金纳人性的卑劣和黑暗。
另外,“我”在食神办公室里偷拿食物储藏间的钥匙时,发现食神遗嘱以及小林正是食神继承人的事实。这时,“我”阅读食神遗嘱的眼光,将一个具有富兰克林式美德的小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正是这样一个怀有正义心的小人物,冒着被抓住的危险,将文件抢出,交给小林,使之得以取回对餐厅的所有权。
叙事眼光使观众看到各种活灵活现的人物,体验到各类人物的真情实感,尤其是小人物的内心体验,使叙事显得真实,进而创造了—个“真实的”美国梦。
三、《料理鼠王》的视角越界
任何叙事模式或视角模式各有长短,采用视角越界的办法可以摆脱这种局限。视角越界,指一种视角“违规”地享用了另一种视角的权利,让本来违法的视角越界获得了合法的叙述地位。第一人称视角向全知视角的转换,作为第一人称的“我”就不可能直接地看到他者的内心世界与情感世界。作为经历者的第一人称叙述者一般没有权力使用全知的视角,这是一种明显的视角越界现象。
影片开始,第一人称视角的叙述者通过声音介绍自己和故事的背景,采用的是回顾性的眼光。随着叙事的发展,电影采用视角越界,从第一人称外视角转变为全知视角,这样可以避免感情因素的侵扰,更客观全面地记录“我”的成长、奋斗过程。第一人称视角缩短了叙述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容易形成观众与“我”合为一体、感同身受的心理效果,造成一定的悬念、推进情节的发展。而全能全知的视角又使观众能够清楚情节的来龙去脉,更好地传达出作品的主要意旨。
柯伯挑战小林的情节也是视角越界的成功运用之一。随着柯伯夹菜入口,饭菜的味道使之回忆起妈妈的爱。第三人称的视角转变成了人物柯伯的回忆眼光,观众沿着他的眼光穿过时空隧道一同体验到母亲深层的爱。如果没有这样的视角越界,柯伯的内心世界很难得以展现,也给后面情节的发展带来障碍。
视角越界让各种视角模式游刃有余地为电影叙事服务,同时观众也获得了一种新奇的心理体验。视角越界使观众得以亲历影片人物的内心想法、感受、体验,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强化了叙事的真实性,增添了艺术感染力。其实无论何种视角,都只是一种叙事策略,并无优劣之分。只要能充分发挥每种叙事方式的优势,呈现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并得到观众认同,这就是成功的策略。
电影《料理鼠王》通过叙事声音、人物眼光、视角越界等技巧的运用,创造了虚幻中的真实。它将观众引入了小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感受小人物惊慌、彷徨、奋进、成功的过程,使观众在紧张、幽默、感动之中获得美学上的享受,体验到勇气、诚实、正直和爱等美德,认识到成功过程中可能会经历的种种挫折与磨难,以及成功的喜悦和慰藉,认同小人物的成功模式,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美国梦式的价值观。从票房收入和观众反映来看,《料理鼠王》达到了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