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与迷惘
2009-12-21赵臻
赵 臻
摘要好莱坞大片《黄金罗盘》通过绚丽的视觉效果、对古代哲学智慧的吸纳、象征和隐喻表现手法的运用,展现了对人、灵魂、宇宙和可能世界的暂思,呈现出一系列闪光之处,构建了一个神奇美妙的魔幻世界。同时,它在背景和情节叙述上有着严重不足,而且其企图在魔幻世界中展现科学,在多个可能的世界叙述中拥抱现实的倾向,严重削弱了魔幻片叙述的可信度。有必要对该片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为魔幻片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灵魂,可能世界,象征,隐喻
好莱坞自2001年推出魔幻电影《哈利波特》以来,魔幻片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高超的构思。神奇瑰丽的画面,生动离奇的情节,吸引了全球亿万观众的眼球,魔幻片一跃成为了好莱坞刷新票房纪录、创造电影神话的法宝。在此背景下,2007年好莱坞新线公司斥资数亿美金制作了《黄金罗盘》,却首映不佳,虽获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仍难掩票房颓势,究其原因,不外乎得失两方面。
就其优点来说,主要表现在视觉效果、表现内容和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在此,视觉效果主要指画面的呈现和独特角色的塑造,表现内容主要指其对哲学智慧的吸纳,表现手法主要指片中的象征和隐喻。
从视觉效果上来说,《黄金罗盘》擅长展示一个奇幻宏大的世界,内有多个平行宇宙,有神秘的尘埃,有高深的教权,有奇异的巫术,更有北极壮阔的冰天雪地和闻所未闻的披甲熊的世界。具体而言,影片视觉效果主要是通过影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部分有机联系的宏大场面构成:开头即通过绚丽多彩的画面呈现宇宙的浩瀚和神秘;中间塑造了披甲熊这一独特的角色,展现了披甲熊和它异彩纷呈、惊心动魄的世界;片末正义与邪恶,真理与强权之间的决战更是气贯长虹。
披甲熊角色的塑造,给影片增色不少,它不仅仅是莱拉探访极北之地,拯救失踪小伙伴的向导和得力助手,更是邪恶教权在披甲熊世界的一个缩影。通过对教权的反抗,对萎靡不振过去的告别,对承诺的信守,对强权的不屈等,塑造了一个勇敢、智慧、善良、充满力量又憨态可掬的披甲熊伯尔尼松,如果该片引起轰动,则披甲熊伯尔尼松又将成为一个米老鼠式的吉祥物,好莱坞又可以在票房之外,有大笔银子进账了。总之,《黄金罗盘》通过其宏大的场面、奇异的角色塑造(披甲熊),呈现给观众层出不穷、耳目一新的世界,给观众以奇异而独特的视觉享受。
在表现内容上,除了故事基本情节外,《黄金罗盘》吸纳了不少的古代哲学智慧,使得影片充满了对世界和对人类的沉思,获得了其超越现实的维度和历史的厚重感,其具体表现如下。
1人的灵魂:古希腊哲学对灵魂有自己的理解,德谟克利特认为:“灵魂是一种火或热的东西。原子的形状同原子本身一样是无限多的,他就把那些球形的原子称为火和灵魂,并且把它们比做空气中的尘埃,在窗口射进的阳光中可以看见它们浮动着。”很明显,影片中象征其他外世界的尘埃,某种程度上是德谟克利特所言灵魂的转喻。同时,按照古希腊人的理解,特别是“在荷马时代,灵魂非它,只是一种肉身的气体形象。”具体而言之在某种意义上,“灵魂就是动物身上产生运动的东西。因此他们把呼吸看成生命的标志。”从此不难看出在古希腊人的眼中,灵魂是一种气,是一种抽象而非具体的东西。
《黄金罗盘》正是在此语境中,对灵魂进行了反向理解,或曰是古代关于灵魂的学说启发了《黄金罗盘》。这一点,在《黄金罗盘》中体现为将原本抽象的灵魂(气)具象化为各种可爱的小动物,当然其中不乏可怕的饕餮。将灵魂具象为动物,一方面可将抽象的东西具象化,可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表现人物内在的性格和心灵,更有利于表现人物的内心变化。
2对人的理解:影片《黄金罗盘》不仅在对灵魂的理解上深受古希腊哲学智慧的启发,连在对人的理解上,也深深刻有古希腊哲学的影子。柏拉图认为:“神开始制造宇宙体时,便用了火和土。火和土无法黏在一块儿,因而需要第三者作为黏物使它们黏起来……神用水和气来做火和土的中间物,并使它们之间尽可能地成比例,就像火相对于气一样,气相对于水,水相对于土一样。神依次把它们结合为—体而创造了可见可触的宇宙。”宇宙是水气火土四种元素结合而成,人当然也不例外。当气构成了人的灵魂时,水、火、土则构成了人的肉身,这就不难理解《黄金罗盘》片中人物被杀死时,便冒出火来,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人的解体,火在四种元素中较轻,则当人死时,火便自然上升。
3对多个可能世界的理解:《黄金罗盘》影片叙述的一个基点便是在单一世界即现实世界中,发现了其他世界,即可能世界对现实世界的颠覆,这主要体现在多个或其他可能世界的存在对现实世界宗教信仰以及权力等级产生的颠覆。表现在影片中,另一个世界的显现打破了现实世界的统治权,特别是处于宗教的统治权,它颠覆了对现实世界的信心。“现实世界是众多可能世界中完满性程度最高的,因而上帝选择了它加以现实化。”因为,另一个或多个世界在现实世界中的展现,它毫无疑义地说明了哲学家刘易斯(D.Lewis)所言的“事物有可能不同于它们现有的这个样子,这一点是毫无争议的真理。”正是基于此,教权才不断地封杀真相,解散大学,停止科学研究,甚至将小孩作为试验品,试图在他们身上实现灵与肉的彻底分离,永保灵魂的纯洁,使下一代的人们成为教权服务的机器。
4对奥尔弗斯教的改造:奥尔弗斯教是古希腊文化中一种极其重要的宗教,其教义与思想深刻地渗透进古希腊哲学和文化中,它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对灵魂和肉体的看法。奥尔弗斯教认为:“灵魂由于罪孽而被肉体束缚,经过净化才能得到解放。”很明显,影片中认为肉体是邪恶的,灵魂为肉体所累,只有通过灵魂与肉体的切割才能保持灵魂的纯洁,以及灵魂不被污染,这无一不是奥尔弗斯教信仰的再现,所不同的只是灵魂的净化变成了科技手段的切割。
就表现手法来说,影片更多使用的是象征和隐喻,首先就象征来说,“象征一词源于希腊文,是一剖为二,各执一半的木制信物……简言之,一个象征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形式与观念,或曰象征物与被象征物,前者指示后者。”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象征的两方面形式变实了,而观念变虚了,但是在“象征中,一方面象征物具有外在指向性,将接受者导向被象征物,象征物是被象征物的载体;另一方面,象征物又具有自我指向性。它服务于被象征物,但自身并不是无足轻重的,它有自己的审美价值。一个高明的象征,它的象征物应在外在指向性与自我指向性之间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
换言之,象征物有自己的审美价值,它体现在通过对形象的把握揭示或指向被象征物,在这过程中它又充当了赋予观念于实体的形象,使其可触可摸,使其易于被感性所把握。具体到影片中,它充分运用了象征这一手法,将以往抽象的灵魂,活化为一个个可触可摸的动物形象,展示人物心理和灵魂中不可见的一面;将智慧、勇敢、守信、力量等观念实化为披甲熊这一生动活泼的形象。在表
现观念上象征物很好地完成了指示任务,同时又使自身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
就隐喻而言,影片以《黄金罗盘》作为片名,片中的黄金罗盘隐喻的是一个真理的世界,是被教权压制下的真理。罗盘本身就是指南,就是标志出通往真理的路径,黄金罗盘就是在现实世界中展开对真理的叙述,这是它叙述的基点。海登·怀特指出:“隐喻是再现的,强调事物的同一性。”片中的隐喻还体现在女巫世界中,众所周知,在西方中世纪女巫被视为异端和邪恶的化身而不断遭到迫害。片中女巫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隐喻着对教权世界的颠覆。可以说,女巫、黄金罗盘和流浪的人共同构成了对教权世界的解构和颠覆,它们都隐喻真理的世界,差别只在于女巫是以异端的身份隐喻,黄金罗盘是以再现的方式隐喻,流浪的人则是以漂泊于教权之外来隐喻,但它们在再现真理的世界,强调事物的同一性即最终向真理指归上是一致的。
上述是影片的优点,但并不意味着该片没有缺点,笔者以为该片在背景和情节叙述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现分析如下。
1背景暧昧不明:从影片所表现的宗教信仰来看应为中世纪,因为只有在中世纪,才可能出现教权独大的情况,也才能出现科学从属于神学的现象,也才能有为了信仰上帝而迫害异端,苦思救赎的行为;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说,影片中展示的极北实验室,从其设备来看应在现代,因为在中世纪科学技术不可能达到如此水平;从交通工具来看,片中展现的豪华飞艇和汽车(虽有些变形),但从形态来看都是20世纪的产物,古老的中世纪不可能出现如此先进的交通工具;从片中出现的巫婆和巫术来看应为魔幻的世界,魔幻或曰巫术世界与科学虽有相同之处即都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形式,差别却显而易见。巫术混淆了物我之间的关系,常以局部代替整体,科学则恰恰相反,因此科学技术和巫术魔幻是水火不容的,片中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在同一个世界中科学与巫术并行不悖,结果只能是似是而非,极大地削弱了影片叙述的可信度。
2情节叙述含糊:影片中小女孩莱拉父母之前的关系交代不清楚,情节的转换过于突兀,库尔特夫人怎么一下子就成了小女孩的母亲?如果二者是母女关系则莱拉从她旁边逃走一节显得难以自圆其说。再者,莱拉父亲、母亲之间的恋爱只是几个转瞬而逝的镜头,不是以说明他们之间曲折的爱情经历。另外,从教权掌控极严的情况下,未婚先孕以及单亲妈妈在严酷的教权下是难以生存的,何以这些都发生在作为教权首脑的库尔特夫人身上?
综上所述,影片《黄金罗盘》凭借着绚丽的视觉效果,对古希腊哲学智慧的吸纳,对人和宇宙的哲思、象征和隐喻手法的运用,绽放出奇幻闪光的想象世界,但片中背景的模糊和情节叙述上的缺陷限制了其创造上佳的票房纪录,而且在影片的制作中我们看得出《黄金罗盘》作为魔幻片自身的迷惘。它表现为企图在魔幻的世界中展现科学,在多个可能的世界叙述中拥抱现实。须知,魔幻与科学,魔幻和现实是互相排斥的,这一点可从《哈利波特》和《魔戒》等著名的魔幻片中观察到。这种危险倾向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将会严重危害到魔幻片的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