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境干涉对契诃夫短篇小说创作的影响
2009-12-21蔡淑华
蔡淑华
摘要语境干涉包括非语言语境和语言语境干涉。非语言语境包含的内容很广,本文以其中的民族心理为例,阐释非语言语境因素对契诃夫短篇小说创作影响的四种情况:盲目崇拜心理、轻易从众心理、过分防卫心理、幻觉外射心理。语言语境因素对契诃夫短篇小说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控制谈话主题、解释指代内涵、填补话语空白、决定谈话人的话语方式这几个方面。上述两个方面的探讨与研究,有助于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和解读契诃夫的传世名作。
关键词语境干涉,契诃夫,短篇小说创作
语境,就是言语环境,是“言说者生存与活动的现实环境,他决定着言说者的思维方式与话语意义”。语境干涉是指语境对语言使用和意义的干涉和影响,是澄清言语意义、扩大信息量的重要手段。语境干涉包括非语言语境和语言语境干涉两个方面。
契诃夫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其作品影响巨大,流传甚广。自契诃夫的作品问世至今,人们就其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和阐释,本文拟从非语言语境和语言语境干涉两个方面探讨语境干涉对契诃夫短篇小说创作的影响。
一、非语言语境因素对契诃夫短篇小说创作的影响
非语言语境指的是社会文化、风俗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历史事件等因素,简言之就是社会人文网络因素。作家在进行创作时,主题的确定、情节结构的布局、思想的表达等无不受到社会人文网络因素的制约,其作品中展现的各种制度、关系、人物、语言等无不有着这张“大网”的痕迹。普通的作家无法摆脱这张大网的影响和制约,创造性地进行创作;而高明的作家会巧妙地利用这种网不动声色之间提供的信息进行大胆的独创,富有魅力的作品就因而脱颖而出。契诃夫正是这样一位高明的作家。
非语言语境包含的内容很广,本文以其中的民族心理为例阐述非语言语境因素对契诃夫短篇小说创作的影响。众所周知,民族心理的形成是由一个民族的历史传承、生活环境、文化特色等因素融合发展的结果。俄罗斯文化的核心是东正教,主张原罪(人类生来有罪)、禁欲、崇拜上帝、泛爱、希望(末日审判),本身也具有天堂地狱的幻想,崇拜上帝的顺从、恪守训诫等内容,俄罗斯东正教本身的信条早已道德化了,因此,东正教对俄罗斯民族心理的影响,实质上也是封建道德观的影响。
契诃夫在创作中批判了基于上述文化背景的不良民族心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盲目崇拜心理
盲目崇拜心理是指人类对待事物或现象,不自觉地夸大其力量,从而无理智地给予尊敬和钦佩,这种心理发生的同时往往伴随自我意识的淡薄和对表面形式的看重。在契诃夫短篇小说中,这种盲目崇拜表现在三个方面:
1对人的盲目崇拜
《宝贝儿》中的奥尔迦,嫁给戏院经理后,常对朋友说,“世界上顶美妙、顶重要、顶不能缺少的东西就是戏院”;嫁给木材厂经理后,从此每天打扮得完全像个木材商;嫁给兽医后,逢人就“谈起牛瘟”。奥尔迦这种噍丈夫事业是从的做法,体现出对人的盲目崇拜心理。她并不真正理解几个丈夫的事业,只好从言谈举止、衣着打扮等表面现象上和丈夫保持一致。
2对社会制度、既定制度的盲目崇拜
《套中人》里面的别里科夫就是这样一种人,他自己每天打雨伞、穿雨衣,“仿佛装在套子里”。“只有政府的布告,报纸上的文章,其中写着禁止什么事情,他才觉得一清二楚”,他不光自己自觉得钻到套子里,还要竭尽全力地把周围世界的一切人和物装在套子里。别里科夫对“套子”的崇拜是盲目的,他不知道“套子”是人创造出来的,是随环境的变化改变的。他看不到生活内容的丰富多彩,于是只剩下注重干枯的生活形式。这种对既定制度的盲从,把自己的生活也弄得僵化了。
3对宗教的盲目崇拜
《在流放中》的“聪明人”,对《圣经》教条盲目崇拜,为此,他“不要爹娘、不要老婆,不要自由”,“光着身子,躺在地上大吃青草”。“聪明人”不懂得一种思想体系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具有合理性,随着时间的变化,体系的改变才是保持其生命力的根本。“聪明人”并不聪明的做法,只能扭曲了自己的人性。
(二)轻易从众心理
轻易从众心理表现出一种缺乏独立思考、人云亦云、缺乏坚持的行为等特点。如《爱情》中的“我”,婚前对妻子萨霞及其家人的浅薄庸俗十分不满,婚后则越看越喜欢,先是原谅,继而感动,最终生出温情地接受了。《挂在脖子上的安娜》中的安娜,从贫民嫁到富家,眼光也由开始的不顺眼,变成从“上流社会”眼光看待一切了。
(三)过分防卫心理
社会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自卑感越强,对自我的防卫就越积极;过度的自卑来自过分的防卫,从而显示出一种不正常的“过分防卫”心理。在契诃夫短篇小说中过分防卫心理是以嫉妒、自私、麻木等形式表现出来的。
《丈夫》中的丈夫沙里科夫,看到平日生活压抑的妻子,在偶然参加的一次舞会上恢复了青春,跳得“整个身子也表现着幸福”时,他愤慨了,在妻子娇滴滴地坐着与风度潇洒的舞伴谈笑时,他赶了过去,在众目睽睽之下,胁迫妻子回家,恼羞无助的妻子马上“干了、瘦了、老了”,她“那种幸福已经消失”,沙里科夫于是“洋洋得意”了。这就是以嫉妒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过分防卫。而在《出诊》《苦恼》《磨坊外》等小说中,这种过分防卫又表现出防范、自私、麻木等形式。
(四)幻觉外射心理
幻党外射心理是一种漠视客观事实,主观放大外在事物的自欺欺人的心理状态。《小公务员之死》中的小公务员契尔维亚柯夫,对自己无意间一个喷嚏“闯的祸”无限放大,对将军的反应进行了幻觉式的解读,结果越放大越觉得自己没活路,越是要道歉求得谅解。最终不是喷嚏,而是他自己的过度道歉让将军火冒三丈,而他又理解为喷嚏惹的祸,吓死了。
除民族心理外,文化传统、生活习惯、自然环境等因素也深刻地影响着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创作,俄罗斯特有的严寒以及与此相关的疾病、马车、宗教及神职人员等非语境因素常会在契诃夫的作品中出现,显示出这种勋向的广泛而巨大。
二、语言语境因素对契诃夫短篇小说创作的影响
语言语境指在具体篇章中的上下文、上下语。语言语境对契诃夫短篇小说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控制谈话主题、解释指代内涵、填补话语空白、决定谈话人的话语方式等几个方面。
(一)控制谈话主题
在契诃夫短篇小说中,作者有时先交代—个语境(场景或事件),这个语境起到制约和控制小说人物谈话主题的作用。
例1:“可是忽然间,他打了个喷嚏……”
“我把唾沫星子喷到他身上了!他不是我的上司,是别处的长官,可是这仍然有点不合适。应当赔个罪才是。”
“喷嚏”和“道歉”作为小说的语境,牢牢控制着小公务员契尔维亚柯夫和将军级文官勃利沙洛夫的几次谈话。小公务员因一个喷嚏没完没了地道歉,文官老头并不介意喷嚏,因而越来越反感道歉,直至怒不可遏地爆发……结果小公务员因惊惧抑郁而死,这一系列变化都受
制于“喷嚏”和“道歉”这个特殊的语境。语境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谈话内容和话语氛围。
(二)解释指代内涵
在契诃夫小说中,常有许多指代用语。它们的意义或然性较多,留下的空白也较多,不能单用语义学的真假条件去衡量。而考察语分析语境因素,就可以顺利地解释这些指代用语的内涵。
例2:“‘依据的是法典的哪一条?投河、上吊,以及诸如此类的案子,怎么能由县警察分局局长审理呢?”
在这里中士提到了“诸如此类的案子”几个字,这儿说的“案件”,究竟指什么而言呢?因为,这篇小说本身就是对一个案件的审判,小说叙述中还提到是一桩溺水案。通过考察语境会发现,在这里“诸如此类的案件”虽然有案件的字样,但并不是什么案件。而是某村村民围观乡警、乡长和县警处理一具溺水尸体的事情。在中士普力什别夫眼中,乡警、县警和乡长的处理让他不满、村民的围观不散就都成了案件。可见,要理解这样的类似的指代用语的含义,就需借助语境因素。
(三)填补话语空白
契诃夫的短篇往往留给读者一些空白,读者只有联系语言语境,填补了这些空白,才能获得对整篇小说思想和主题的全面把握。
在《厨娘出嫁》中,厨娘别拉盖亚起初就不愿嫁给马车夫丹尼洛·谢苗内奇,主母劝说,老保姆嘲讽威逼,并没有让她最后改变主意。应该说,厨娘不嫁马车夫的态度是明确而坚决的。但突然之间,婚礼举行了。第二天;马车夫就以丈夫的身份到别拉盖亚干活的主人家来,要求主母和老保姆对别拉盖亚多多管教,让她规规矩矩,不要惹出什么乱子;要求从别拉盖亚的工钱里拿五卢布,去买新的马皮套。
为什么看似不会出嫁的人会突然嫁人呢?是别拉盖亚改变主意了吗?这个疑问我们可以通过婚礼上的语境细节来获得答案。
例3:“别拉盖亚五官扭动,放声大哭……军士从桌子上拿起一个大面包,跟保姆站在一起,开始为新婚夫妇祝福。马车夫走到军士跟前,砰的一声跪倒在地,啪的一声吻了一下军士的手。他在阿克尼西亚(保姆——作者注)面前照样又做了一遍。别拉盖亚仿照他的样子,心不在焉地也叩了两个响头。”
这个语境给我们透露出了厨娘违心嫁人的内幕:军士的黑手。原来老保姆的威逼和劝诱并未奏效,军士的无耻压迫才是厨娘最后被迫嫁给马车夫的原因。这样厨娘的大哭和心不在焉的叩头才是和不愿出嫁的初衷和被迫出嫁的现实相吻合的。
(四)决定谈话人的话语方式
在解读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强烈地感觉到语境因素人物话语方式的决定作用。
例4:“赫留金回答说,要是每条狗都随便乱咬人,这个世道真就让人没法活啦……”
“我不会轻易放过这件事。……这条狗呢,得把它弄死。别耽误时间!它可能是条疯狗!”
“西加洛夫将军?……它那么小,你呢,又长得这么牡实!……我知道你是出了名的人物!我认识你们这些鬼东西!”
“我自己早就知道,将军府上的都是名贵的纯种狗,这条癞皮狗…一简直是个下流的畜生……赫留金呀,你吃了亏,这种事不能不管,是该整治整治他们了!”
“也许这是条金贵的狗,……你这混蛋,还不把手放下来!摆个蠢指头让人看!都是你自己惹的祸!”
“它是条野狗!用不着多说废话了!……既然他说是野狗,那就肯定是条野狗……弄死它算了!”
“这小狗……真够灵巧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这条小狗崽儿真不错!……回头我再收拾你!”
警官奥楚梅洛夫的话语方式发生了六次变化。原因何在?就在语境的不同上,这个语境就是狗的主人是谁。是将军或将军的哥哥,就替狗说话;是别的一般人,就替赫留金说话,因为究竟狗主人是谁,不能一下子搞清楚,所以警官只好变来变去的。欺压百姓,阿谀谄媚的变色龙的丑恶嘴脸就在语境所决定的话语方式的变化中暴露无遗。
纵观我国对契诃夫作品的研究,大都着眼于其思想的深刻、语言的简洁、结构的紧凑、讽刺的尖锐等方面,这样的研究无疑对理解契诃夫短篇小说创作是有帮助的。但语境是解读语言密码的一把钥匙,从语境的角度探讨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也不失为一条很可取的思路,从这个角度研究契诃科夫的创作,我们同样会发现契诃夫短篇小说创作的新的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