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期冀
2009-12-21徐浩程
徐浩程
“十二五”规划又将增加一个新话题:新兴战略性产业。
9月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以两天三次座谈会的罕见频率,宣告开始布局“新兴战略性产业”。而在此前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温家宝就曾谈及此事,并大致固定了一个范围: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第三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低碳经济、绿色经济。
地方政府闻风而动。距座谈会召开不足一周,武汉市就通过了15个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实施方案》。10月,湖南省向外界表示,其新兴产业规划已经完成。在此前后,江苏省亦开始编制自己的规划与实施意见。
不难看出,这其中包含、承载了众多的期冀。
中央的希望,是藉此“使国民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抢占先机。
上世纪80年代,中国选择轻纺业作为经济增长点,90年代选择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21世纪初选择汽车、石化,常常滞后发达国家一步。“新兴战略性产业”被期望能改变这一局面——尽管,奥巴马上任之初就将新能源等作为投资的重点,但中国与他们的起点差距不大。
此外,4万亿等救市措施虽使2000年前三季度GDP增长7.7%,“全年‘保八增长毫无悬念”,但隐忧不少,尤其是产能过剩与通胀压力。新兴战略性产业被期望能扭转“重保增长、轻调结构”的局面。
相较而言,地方政府的期望就要复杂得多。
从长远来看,地方政府当然希望新兴战略性产业能成为支柱产业。当前,金融危机虽正在改变区域产业格局,但后发地区要想在传统产业上赶上先发地区,还是有一定难度。而新兴战略性产业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虽然它们现在可能不会对经济增长起太大作用,可一旦上升为支柱产业,则有望奠定=三十年后的发展基础。
但当下,新兴战略性产业首先是地方政府进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敲门砖”。国家“十二五”规划调研已经启动,此前,各地均希望借产业振兴规划的东风,将自己的传统产业项目纳入国家战略。但对产能过剩的调整让这一前景变得不再确切。而新兴战略性产业却不用为此担心,其成为“十二五”的亮点应当无疑。
不仅如此,2008年,中央为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安排了3700亿资金。今年,这个数字还将继续增加。这对目前缺钱的地方政府而言,不能不说是一次机遇。
要磨合的不仅是中央与地方不尽相同的期冀,还有接下来的行动。这其中有众多需注意的问题。
先看看新能源产业的遭遇。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迅速,风电等甚至出现“井喷”的势头。但9月,国家十部委的一纸调整令,却给这种势头浇了一头冷水,被要求注意产能过剩。
从表面上看,这是因为一些地方政府盲目上马新能源项目,或者重复建设产业链,致使发展失衡或盲目跟风的前兆出现。以风电为例,截至2008年,中国风电装机总容量为1220万千瓦,相比并网总容量的894万千瓦,这意味着至少有近28%的已建风电设备被闲置。
但从操作层面上看,这却是因为地方政府在运作新兴战略性产业时,其手法显然套用了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的操作模式,抛弃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最大特点——科技创新导向,而循着传统产业发展模式“惯性”,沉溺于产业上的“跑马圈地”。这就难免跌入“惯性陷阱”,导致一场新泡沫。
从更深层次来看,“惯性陷阱”恰恰揭示了中央与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等深层次的体制问题。“一放就乱、一抓就死”,这是宏观调控中的一个老问题7。如果能借此机会,从操作层面变革入手,进而实行政府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