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阳光法案”彰显反腐自信等
2009-12-21梁江涛
梁江涛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9月1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要求,在认真贯彻落实好《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的基础上,把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列入报告内容:抓紧制定一批反廊倡廉法规制度。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9月20日《人民日报》将领导干部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列入报告内容,折射出反腐强劲之势与民众关注热点的默契,更体现了决策者的反腐信心与智慧。近年来,房地产工程领域成为腐败的“重灾区”,某些开发商贿赂官员,从中得到种种优惠;贪官向房地产伸手,腰包揣得鼓鼓的……某种程度上,腐败现象还成为房价居高不下的推手之一,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应强烈。而贪官拥有多处房产成为诸多腐败案的相似情节。刚查处的浙江原温州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戴国森受贿案,在他家中办案人员就搜出十多本房产证。有的贫官干脆以亲属等的名义直接获取开发商股份:有的搞“期权腐败”,在退休离职之后再“上山摘桃子”:更有甚者。连经济适用房也不放过,低价买进,顺手牵羊。暗中变卖谋利。房地产“水太深”成为不止一个落马贪官的慨叹!以官员财产申报登记为主要特征的“阳光法案”一直是近年来反腐制度创新的一大焦点话题,一些地方率先尝试这一制度,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引发出不少可操作性和监督的实际问题。应该说。这个被有识之士视作“反腐必备”的“舶来品”遏上中国国情。难免出现“水土不服”。有人提出立即在全国所有公务人员中全面展开;有学者提出先立法再实施;有专家提出设立一定的豁免期,让官员有个主动说清问题和适应新制度的过程:还有学者则提出,先从年轻干部开始执行,然后总结经验再向全国推广等等。此次中纪委全会公报将领导干部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列入报告内容,通过“领导干部”、“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这四大关键词,透出一个重要讯息,中国的“阳光法案”必须立足中国国情。从领导干部开始,从民众关注和容易引发腐败的重点领域开始,突出“住房”等三大敏感点,一方面与现有的制度进行“无缝焊接”,另一方面通过实践不断总结上升为新的法律制度,循序渐进地辐射所有公务人员。将领导干部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列入报告内容,是决策者对“阳光法案”诉求的正面回应,与此同时,扩大新闻舆论与社会公众监督视野,使“中国式阳光法案”成为震慑与约束官员。使其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大学生回村是新农村希望所在蒋绍庭每年高考都有许多农村孩子争着“跳出农门”,离开“生我养我”的贫穷之地,到喧嚣大城市、热闹的中小城市求学,希望将来在繁华的城市找到一份好工作,次之在乡镇吃到一份“皇粮”。最不济也是端铁饭碗的乡村教师,大学生拥有知识,却主要在城市发热发光,为城市创造财富,改变城市的面貌:农村因生活条件恶劣,待遇差,大学生们一旦走出贫穷落后的农村便不愿回归。这就是农村依然贫穷、依然落后的重要原因。随着时代发展,大学生越来越多,城市就业空间越来越窄,国家不再实行“大学毕业包分配”的政策,初时,令许多人茫然,一些人哀叹“读书无用”。但多年过去,大家改变了观念,知道城市所需饱和,大学生到农村发展成为时代必然。大学生回到农村当“村官”,这是良好的开端。随着时间推移,大学生“村官”逐渐增多,他们将改变原村委会干部知识水平较低、思想不活跃和创新能力不强等状况,为村委会注入活力。为农村注入生机,引导农民致富。大学生回村创业也是一种趋势,创业难免艰辛和挫折,但一些大学生回村创业毕竟成功了,这是非常可喜的。也是值得大学生学习借鉴的。社会应该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扶持政策,创业最艰难的是启动资金。随着农村的土地逐渐转向规模化经营,农业科技在农村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大学生的特长有了充分利用的空间,新农村需要有知识的新一代农民,需要懂科技的种田能手,需要善于创新的新型农村干部。随着大学生在农村越来越多。将彻底改变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和谐发展。因此,大学生回村当“村官”和创业,为贫穷落后的农村注入生机和活力,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农村在将来真正成为新农村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