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先进文化”思想为指导 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2009-12-18程立锋高景龙
程立锋 高景龙
摘要:本文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先进文化”思想的重要内涵、意义,在强调高校校园文化内涵及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出了以“先进文化”思想为指导,积极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些举措。
关键词:先进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 建设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其中关于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精辟论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针的进一步深化,是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一个新发展,标志着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文化自觉,标志着执政党的文化使命感的增强,显示了共产党人以文明为己任的开阔胸襟。所谓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高等教育肩负着造就千百万人才大军的神圣使命,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大学生提高素质、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高等院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校校园文化内涵及其重要性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高校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其在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中体现的特定的人文精神。高校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的办学思想、价值观念、道德情感、传统精神、校风学风等内容,它们体现了学校特有的文化氛围和学校独有的人文精神。
高校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它既包含于社会文化之中,又处于社会文化前沿,不仅承担育人的重要职责,也承担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任务。它具有凝聚作用,通过宣传党和国家政策理论,把人们紧紧地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它具有引导作用,通过传授文明知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它具有辐射作用,通过培养人才,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高校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创新基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文化始终体现先进性和永葆生机的源泉。高校不仅要传承文化,还要研究文化、融合文化,更要创新文化。高校校园文化不仅是科学思想萌生的催化剂,更是创新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既从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又为发展先进文化提供强大动力。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先进文化要发挥社会作用,就要把文明内化到人们的灵魂里,积淀到人们的思想中。办大学就要建设校园文化,学生通过为断学习、感悟,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完善自己。高校校园文化是“隐性课程”,是引导、鼓舞、激励学生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规范能产生潜移默化而又深刻持久的影响。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社会环境决定着其建设的必要性。当今社会存在不少消极因素,社会文化也是绚丽多彩、鱼龙混杂、雅俗并存,包括许多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负面文化。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在短期内彻底优化社会大环境是非常困难的。高校对“大环境”具有不可控性,所以应积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小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
其次,大学生本身的特点决定着其必要性。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模仿力强,但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没有良好的育人环境,学生易走弯路、歧路。高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外部环境及文化氛围。
再次,高校性质及办学水平现状决定着其必要性。高校肩负着造就千百万人才大军的神圣使命,不仅传授知识,还要育人,还必须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尽管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高校的办学条件有改善不少,办学水平有了提高,但仍有不足。有的学校物质文化建设抓得多,视精神文化建设抓得少;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注重思想认识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强化,而忽视间接情景的暗示。而学生思想和某些品质的养成不能仅靠单纯的知识传授,更要借助道德环境长期的细腻的熏陶。只有经过长期熏陶、潜移默化形成的品质结构才具有稳定性,才能经受住外界环境的刺激。
三、积极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2004年中央16号文件精神,高校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先进文化”思想为指导,根据2006年教育部思政司函6号文件的要求,积极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1、追求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品位,努力做到校园文化的优质化
随着大学生知识量、信息量的增加,他们对校园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追求高品位的要求,努力做到优质化。校园文化不能仅仅停留于娱乐层面,或者活动层面,也不能流于规模,而是应该把积极健康的高雅文化作为建设的重点,使其趋向于高品位和优质化。校园文化应从内容上和结构上适应时代的变化,体现其高品位和超前性的特征,才能把握先进校园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校园文化综合质量的提高,进而对师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2、要充分发挥校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核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织者和决策者。校长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往往决定学校的办学理念、风格,也影响着学校物质文化的创造、教育制度的形成以及学校精神的培育。校长应注重对学校优良传统的弘扬,注重校风、学风建设与和谐优美环境的营造,注重超前办学理念的构建和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创新,自觉实践校园文化建设,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3、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
校园物质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硬件”,只有优化这一“硬件”,校园文化这个“软件”才能得到健康发展。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学生生活,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进而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通过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使校园山水草木、假山雕塑等布局合理,并充分体现艺术性,以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4、加强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
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法规,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建设应注意充分发扬民主,要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规章制度要全,事事有章可循;要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要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违章必究。
5、加强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
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对师生具有潜在而长久的影响力。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必须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三大旋律。首先,要抓好校园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广播室、宣传橱窗、黑板报、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的作用,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抑制歪风邪气,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其次,要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比如各类学术讲座、专题讲座、艺术欣赏、社会热点问题研讨、名著导读等。学生能够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加强修养,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提高文化品位;再次,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的重要作用。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时代发展的新要求,通过校内外多种有意义的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这已成为大学生积极进取,开拓奉献的动力。通过社团活动,也培养了学生严谨、务实、多思、创新精神和刚毅坚强的性格。
总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的塑造灵魂的工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我们要以“先进文化”思想为指导,抓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先进文化、创新精神、品学兼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肖静华.浅谈校园文化建设[J].决策探索,2006,(6)
[2] 夏湘远.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J].大学教育科学,2006.(3)
[3] 葛馨.中国先进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
(程立锋,1972年生,男,河北隆尧人,河北体育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心理。高景龙,1969年生,男,河北平泉人,河北体育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