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乐府传声》看声乐教学中的“声情并茂”
2009-12-18彭梅
彭 梅
摘要:“声情并茂”是我国古代声乐艺术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声乐中用以表情达意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我国古代重要的戏曲理论及声乐理论著作《乐府传声》中在“声”与“情”以及两者结合的重要性上有着精辟的论述。本文拟从《乐府传声》中“声”与“情”的体现为出发点,重点阐述“声”与“情”在《乐府传声》的运用,以期对当代声乐及声乐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乐府传声》;声;情;声情并茂。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3-0100-03
前言
南朝宋代著名文学家刘庆义在其著作《世语新说·识鉴》中提到“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进自然也。”以此可见,歌唱这一艺术形态是人类用以抒发情感最为自然的一种形式,其艺术魅力可谓雅俗共赏之“至境”。歌唱艺术中最主要的两个方面非“声”与“情”莫属。“声”指歌唱发声方式及技巧;“情”指歌唱中的表情达意。“声”与“情”之间可以说是,声必以情发,而情必依声传,若要将两者完美融合,除“声情并茂”外别无其它。
一、徐大椿及其《乐府传声》
《乐府传声》,是清代著名医学家、词曲学家徐大椿(1693-1772年)所著。徐大椿平生著述甚丰,著有《医学源流论》、《伤寒类方》、《洄溪道情》、《乐府传声》等医学、文学及词曲学等方面著作。《乐府传声》,根据作者的自序中可知约成书于乾隆九年(1744 年)。原书一共35篇,和“序”。《乐府传声》是一部重要的戏曲声乐论著,它继承了明代魏良辅、沈宠绥各家所论昆腔演唱经验,同时又有作者对当代戏曲演唱成就的研究。在专门论述戏曲演唱方法的同时,又提出了诸多关于演唱方面的创见,不仅仅是对戏曲,乃至对整个声乐演唱艺术均有非常重要的贡献,故被时人评为“溯本追源,传声示法,融会贯通,无微不显,度曲宗之,可谓尽善尽美。”(无我道人《乐府传声》序) 。可见《乐府传声》在总结历代唱曲经验和声乐演唱技巧理论方面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它是我国古代声乐表演艺术的集大成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它不仅在当时有重大影响,而且对现在的声乐演唱方面有着极高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二、《乐府传声》中“声情并茂”的体现
中国传统演唱论著认为,情为声之本, 声为情之形。声音是一种情感表现的现象,可以通过声音来表现情感,是一种外在的条件、现象;情感却是内在的,可借助外部手段来表现的内在精神。只有内外兼修才能“并茂”,所以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声”的表现、“情”的表达以及“声情并茂”的关系在《乐府传声》一文中有着具体的阐释。
(一)《乐府传声》中的“声”
对于“声”,《乐府传声》一文中从“字音”、“口法”、“气息”3个方面对歌唱技巧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阐述。《乐府传声·序》中提到:
何谓字音?一字有一字之正音,不可杂以土音;又北曲有北曲之音,南曲有南曲之音是也。何谓口法?每唱一字,则必有出声、转声、收声,及承上接下诸法是也。
这里提到了何谓“字音”,也就是一个字有一个字正确的发音,不能掺杂有土音,也就是说在语言的发音上必须要规范。在后文“辨四音诀”中作者对文字的声调作了口诀给予规范: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力强。 去声分明直远送。 入声短促急收藏。
然后讲到什么是“口法”。作者在《乐府传声·序》篇中用了较大的篇幅来介绍口法的种类,就是每唱一个字都必须有出声、收声、转声,以及字句之间承接的方法。他要求歌唱者要正确地掌握“五音”、“四呼”与“四声”,并且要分清一个字的“头、腹、尾。”从这里可以看到当时歌唱当中,作者一开篇就对发声技巧部分及其重要性作了必要的介绍,并且在接下来的正文中,徐大椿再次对歌唱技巧中的吐字和咬字作了针对性的阐释。
《乐府传声·顿挫》篇中还提到了歌唱技巧的第3种方式——“气息”:
况一人之声,连唱数字,虽气足者,亦不能接续,顿挫之时,正唱者因以歇气取气,亦于唱曲之声,大有补益。
歌唱中,在连唱到“数字”时,呼吸往往比较难以控制,就可以借用顿挫的方法来进行歇气、吸气,这样能使歌唱时的音色流于自然。
(二)《乐府传声》中的“情”
在《乐府传声·曲情》篇中, 徐大椿指出演唱者在演唱歌曲前应该“必先明曲中之意义曲折”。作者认为,虽然在很多唱段之中曲子是相同的,但是情感却不一样。“盖声者,众曲之所尽同,而情者,一曲之所独异。”角色中有生、旦、丑、净之分,情节和内容中亦有“忠义奸邪、风流鄙俗、悲欢思慕”的分别,由于人物的性格上的差异,曲子在艺术表演形式上就更为传神。如果不能够把握曲情,就会“邪正不分,悲喜无别”,纵然曲子再好,也会让人觉得乏味。为此,文中借用了《乐记》中的“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的论点进行支撑,提出要使其情感逼真必须揣摩人物的性格。作者还在《乐府传声·断腔》中提到:
北曲之唱,以断为主,不特句断字断,即一字之中,亦有断腔,且一腔之中,又有几断者;惟能断,则神情方显,此北曲第一吃紧之处也。
意为,只有“断”,才能使得情感显露出来。这里的“断”并不是字面上只提到的“断字”,而是指“断情”,就是演唱中间的转折和衔接的变化。徐大椿提出各种断腔的处理方法共有9 种之多,用来抒发情感、营造气氛,做到声断而情不断,使神情在一连一断中刻画出来。
(三)《乐府传声》中的“声情并茂”
声情并茂,意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这里仅从3个方面(音色、唱腔、情感)来说明要达到声情并茂所具的条件。徐大椿在《乐府传声·序》篇就提出音乐是由7个主要部分构成,缺一而不能称之为音乐。强调唱曲之人,不仅仅要注重演唱本身,还是注重情感的融入。作者还在《乐府传声·曲情》篇,针对当时唱曲只求声音的好坏而不管内容及感情表达的错误倾向,借用白居易“唱歌兼唱情”的主张,提出了“声”、“情”兼备而以“情”为重的观点。认为唱者必身入其境、进入角色,逼真地把人物的性格神情表现出来,才能使听者心领神会。并且批判了那些只能寻腔依调而做不到“声情并茂”的演唱,只具备演唱的技能,充其量只是雕虫小技,不能真正打动人心:
若世之只能寻腔依调者,虽极工亦不过乐工之末技,而不足语以感人动神之微义也。
三、《乐府传声》“声情并茂”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启示
《乐府传声·顿挫》开门见山的提出了“声情并茂”的重要。首先“必一唱而形神毕出”,然后好比隔着墙听,人物的“装束形容,颜色气象,及举止瞻顾”,就像是在眼前一样,这就是唱曲的最高境界。 “声情并茂”的要求古而有之,现在仍然是声乐演唱以及声乐教学上的要点和难点。声与情这两者在歌唱艺术中始终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怎样使我们歌唱艺术的声与情完美地结合,做到声情并茂呢?
(一)领悟生活是实现声乐教学“声情并茂”的基础
情感源于生活,又寓于生活。情感需要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升华。作为声乐演唱者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体验,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才有丰富的情感,才能在演唱中将真情实感表现出来;同时,还要根据受众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表达恰如其分的情感,也唯有如此,才能打动其内心,产生共鸣。《乐记》中提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这里可以看到我国古代的声与情的辩证关系。客观事物对人本体内心的情感有着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有了丰富的生活、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用歌声敲动人心。《乐府传声·元曲家门》一篇提出演唱必须看所言的是什么事什么人,如果是朝廷文墨之辈“则词语仍不妨稍近藻绘,乃不失口气”;若演街巷村野之事“则铺述竟作方言可也”。总之是要因人而异,口吻酷似,才能所谓“本色之至也”。
由此,教学中,让学生对作品的内在含韵及思想感情进行认真的理解与深刻的体会,并深入生活,在体会、领悟作品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将作品中的感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并把自己的生活融入作品的感情之中, 通过娴熟的歌唱技巧,将作品中的神情生动地演绎出来,从而达到与受众的情感共鸣,完成歌唱的艺术创作。
(二)把握作品内涵是实现声乐教学“声情并茂”的核心
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本身就是一首优美诗词、一幅美妙的画卷,演唱的过程就是将作者的情感缓缓流淌和表露的过程,如涓涓细流不止。要使演唱表达得入情、入景、入理,就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一是要研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分析作品形成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二是要明确作品的表意目的,掌握作品抒发的真实情感;三是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全面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不是孤立进行的,可以通过旋律的进行、共鸣腔的运用、节奏的强弱、气息的转换与音量的控制、力度的处理以及对歌词本身的领会等方面入手。从《乐府传声·序》中 “唯宫调、字音、口法,则唱曲者不可不知”可以看到,演唱作品的时候需要更多的是对作品理性的剖析,并不是只为音色或其他。然,现在的音乐形式必然比古代的要繁杂,则,对演唱所提出的要求就更多。
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在演唱作品时,往往忽略了对作品本身的理性分析,不会也不愿对作品进行剖析研究,为演唱而演唱,直接导致二度创作显得比较肤浅,也难以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为此,必须抓住3个环节。首先,在科学的发声方式上需要给予指导,尤其是气息的运用以及共鸣腔的运用,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聆听自己的声音,从而改进自己的发声方式;其次,对作品的歌词进行深入的理解。学生在演唱一首歌曲前,要求其对相应歌词的韵脚和节奏进行一番研究,并合理地安排各种强弱变化,使演唱有起伏,歌词清晰分明,便于歌曲的表现。还要运用音乐史领域的知识,对作品创作的年代、背景、作者生活的年代及背景进行关注,这样才能使得作品在演绎上更加贴近历史;再次,就是对旋律的进行与和声的进行作一定的剖析。学生在一部作品的演绎上可以运用在作曲技术理论方面学到的知识对作品进行处理,尤其是和声的进行。由于现在大多数的作品都是在调性功能和声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所以对和声进行的方式、色彩性和弦的处理、和弦解决以及终止式的各种变化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才能使得声乐演唱得到更加完美的阐释。
(三)方法和技巧是实现声乐教学“声情并茂”的关键
发声、咬字、吐字等技巧是声乐演唱上如何演绎作品的重要问题。演唱技巧的高低同样也决定着演唱者水平的高低。《乐府传声》一书从出声口诀、五音、四呼、喉有中旁上下、鼻音闭口音、归韵、收声、交代、起调、断腔、顿挫、轻重、徐疾、重音叠过、高腔轻过、低腔重煞等部分阐述了当时我国的歌唱技巧。徐大椿不仅把明代沈宠绥的《度曲须知》中所提出的“五音”(即唇、舌、齿、牙、喉) 与“四呼”(即开、齐、撮、合) 的咬字、吐字方法进一步深化,还对“四呼”、“五音”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彼此相辅相成的关系论说的相当透彻,还分别采用了“平声唱法”、“上声唱法”、“去声唱法”、“入声派三声法”、“入声读法”等5个章节来对四声转化的规律加以说明,并且又沿用“归韵”、“收声”来完整了唱字的规律,特别在对母音变化规律所作的总结方面更见深度。特别是用“起调”、“断腔”、“顿挫”、“轻重”、“徐疾”等详尽而完美演绎了演唱中的情感处理、表现手法、节奏伸缩、喉部位置等歌唱技巧。
在实际教学中,各类演唱技巧和处理方法看似繁多而琐杂,但其内在却是相通的,掌握了一些方法技巧,往往就能收到触类旁通之奇效。在教学实践中,一是要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将声乐演唱中常用的或是必用的的方法和处理技巧讲清讲透,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中掌握;二是要正确引路、坚决纠偏。偏好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影响人生。错误的发声方式和处理方法一旦形成,后果将非常严重。在平时训练中,就是注意纠正和解决学生的一些错误习惯,培养正确良好和演唱习惯;三是要分类指导、对症下药。在教学中,一定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特别要是针对不同学生的潜质和天赋,逐个设计训练方式,培养其特长,真正体现声乐处理技巧与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使得声乐技巧能够最大限度地给予表达情感以帮助,使两者达到完美的结合,这样才能“声情并茂”。
结语
徐大椿的《乐府传声》是中国声乐美学史上的一部杰出著作。它在声乐表演中的许多精辟见解值得现代音乐人在学习实践中加以挖掘、继承和借鉴。其文中“声情并茂”的思想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声乐发展的辉煌成果,对我国当代声乐教学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责任编辑:郭爽
参考书目:
[1]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2]徐大椿.乐府传声[A].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3]冯效刚.声情并茂--中国传统唱论美学思想初探[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4).
[4]余晓芸 李新庭.论《乐府传声》的美学追求[J].中国音乐学, 2002(3).
[5]刘鸿羚.《乐府传声》对歌曲演唱二度创作的借鉴意义[J].赤峰学院学报,2005(6).
[6]蔡习宁.谈声乐课教学中的“声情并茂”[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