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西部农村及地震灾区基础音乐教育探究

2009-12-18侯延爽

音乐探索 2009年3期
关键词:支教民族音乐灾区

侯延爽

摘要:四川地震灾区处于我国西部,通过对西部农村与地震灾区基础音乐教育情况的研究,发现两者在思想意识、师资配备、教学设备、教学环境等方面具有相似性。通过对西部农村与震后灾区基础音乐教育现状的展示、分析,提出西部农村基础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借鉴震后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的具体拯救措施,总结出西部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整改方案。既要重视灾区,更要解决西部农村长期存在的问题,用抗震救灾的精神搞好西部农村的音乐教育,促进西部教育的全面科学发展。

关键词:西部农村;基础音乐教育;就业;民族音乐;地震灾区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3-0091-05

一、 西部农村与震后灾区的基础音乐教育现状调研

(一) 震后灾区的基础音乐教育现状调研

1、 教学环境

在5·12地震中,四川省的许多县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成都市、都江堰市、绵阳市、德阳市、绵竹市、广元市、北川县、青川县、阿坝州、汶川县等地很多学校的校舍倒塌;其它地方也有很多学校虽然没有倒塌,但是部分校舍成为危房,学生缺少正规的教学场所。音乐教学设备不完整,地震使灾区学校的音乐教学设备严重受损。

2、 师资队伍

地震使灾区学校失去了很多优秀的音乐教师,造成师资的大量缺乏。例如,北川原工作人员约10万人,地震中失去1万多人,其中教师损失较多;同时地震过后,灾区的高校招生和教师招聘受到严重影响,人们对地震还心存恐惧,优秀的音乐教育人才,不愿到灾区任教。

3、政策与思想认识

地震过后,党和国家政府对灾区高度重视,发动各界有识之士介入,由于认识到音乐对于人们受伤心灵的安抚等作用,灾区开始重视基础音乐教育。灾区震后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音乐不仅是学唱一首歌、听一曲音乐,它更是灵魂升华的良方,通过音乐感受生活美好与浪漫的情调,通过音乐培育人生坚强与奋进的胸怀。

(二) 西部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针对西部农村的基础音乐教育情况,我们选择了西部几个省市的农村学校进行了调研。调研的地点是四川省20所农村学校、贵州省10所农村学校、西藏9所农村学校、陕西省长安县农村学校,并参考了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现有的调查结果。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权威人士访谈和二手资料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1、 四川省周边农村的调查情况

2、 贵州省农村学校调查

我们抽取了贵州省10个农村学校作为调查对象,得出的结论是:小学中专学历的教师占90%以上,不符合21世纪小学师资学历达到专科学历的要求;中学专科学历以下的占67.6%;农村中学55%的音乐教师缺员,农村小学85%以上的学校缺员。

3、 云南省农村学校调查

对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农村音乐教育的调查。我们借鉴了金奉老师的调查结果。沾益是珠江源头第一县,辖10个乡镇,总人口40.66万人,农业人口35.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8%。其中小学112所(少数民族学校10所),在校学生42395人;中学18所,初中在校学生20836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7828人。以下是对沾益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数据表:

云南沾益县学校音乐教育现状调查表

在金老师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农村中学的情况略好于小学,但是整体情况不很乐观,缺乏专职音乐教师,音乐教学设备和教学场地明显不足。

4、 西藏地区农村学校的调查

我们选择了9所学校调查,有6所学校没有专职音乐教师。其中西藏山南地区东辉中学,西藏昌都地区希望小学,那曲地区纳木措小学有专职的音乐教师。教师的工资比较高的有3000元左右;学历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大学本科,他们属于委培生,毕业后必须回到原地区工作,另一种是中专学历,他们属于分配形式;专职教师的工作量20节左右;平均师生比1:160人左右;他们反映学校使用的教材部分内容不适合学生学习。

同时我们还对西部几个少数民族学校和其它地区的农村教育进行了调查与走访,发现这些地方存在的问题与上述几个地方的情况基本一致。

(三) 东西部城市基础音乐教育的比较

我对全国东西部的音乐教育进行了对比问卷调查,主要是针对东西部的城市学校,东部学校以上海、浙江、广东、福建4个发达地区为主,西部以甘肃、四川、贵州、云南为主。共发放问卷100张,完成93张,采用了分层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产生结果。

结果如下:

通过以上对比看出,东部和西部存在很大的差距,不论是师资还是政策导向以及重视程度,东部都比西部占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音乐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育理念,东部教师明显高于西部。同时我们清楚西部的城市和农村的基础音乐教育还存在着天壤之别。这可以看出中国西部农村孩子的音乐教育机会与全国的孩子相比差距太大,西部农村基础音乐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二 、西部农村及灾区基础音乐教育的剖析

由于历史及地理环境因素,国家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严重制约了西部文化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西部的农村音乐教育更是相对落后。

(一)西部农村基础音乐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面临挑战

西部农村音乐教师的学历及专业水平整体程度偏低。西部农村现有的音乐教师,大部分原始学历是中专,即使后期提升了学历也都是读的成人教育。他们平时缺少音乐交流和进修的机会,眼界不宽。这些教师年龄稍大,自己努力进取的欲望不够强烈。原有的优秀青年教师改行和调离的较多,年轻教师都通过公招等考试离开了农村学校。现在安心留在农村的教师很多是年龄偏大的,他们认为自己年龄和能力都有所欠缺,才安心留下任教。

造成西部农村音乐教师短缺的原因:教学设备的缺乏,致使一些教师在音乐院校学到的专业知识没有用武之地;学生的基础差,课堂教学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上音乐课的时间经常被其它学科顶替;学校的领导不重视小三门的教学,音乐教师晋级等相关待遇较差,所以很多年轻的骨干教师都有离开农村学校的打算,致使西部农村的音乐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受到阻碍。

(二) 西部农村学校需要的音乐人才应具备的能力

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现在的农村学校绝大部分希望接收跨学科多能型人才,他们需要的是既能教音乐课,又能教其它课程的教师,并且希望他们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的骨干和带头人。现实的情况也确实如此,农村大部分学校音乐教师都是兼职,小学兼职所占的比率更高一些。

(三) 基础音乐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

具体表现为学校音乐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好一点的乡里中心校能有一台脚踏风琴,有的风琴是多年前购置的,基本上不能用;基础音乐教育的师生比严重失衡,仅有的专职音乐教师工作量很大,他们难以承受;学校搞课外活动的经费相对很少,有一些音乐教师搞活动,既要动员学校出资,又要向家长求援,个别的教师自己还要投入一些,因为农村收入有限,家长和教师个人出资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四) 对基础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

重视程度来源于地方管理部门的评价指标,西部因为贫穷落后,很多家长及地方政府,非常重视学生文化课的教育,他们都希望通过求学之路改变命运。当西部的孩子懂事时起,家长及老师就教育他们要努力考上名牌大学,应试教育思想导致整个西部对于艺术素质的教育不够重视。农村学校更是如此,学校领导本身就没有接受过艺术教育的熏陶,认识不到艺术对于人的素质形成的重要性,他们看到的只是贫穷、落后,加上上层管理部门的评价指标没有艺术的分值,所以西部农村学校的领导就更加不重视音乐基础教育。

三、 应对措施

地震后,党和国家政府高度重视灾区的重建工作,在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灾区重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里我借鉴灾区重建的一些有力措施,谈谈西部农村基础音乐改革的设想。

(一) 通过对口援助解决师资问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抗震救灾,党中央、国务院到一线指挥,全国人民共伸援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制定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第六十三条中指出: “非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当地人民政府的安排,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支持地震灾区恢复重建。” 根据党中央的统一部署,部分省市与四川省在经济上和文化上的对口援助:由北京等21个省份分别对口支援四川省的重灾县。例如,上海对口支援都江堰市,北京对口支援什邡市,辽宁对口支援安县等等。同时号召全国教育战线的同志敢于奉献,向灾区派支教志愿者,倡导各单位选派优秀员工赴灾区学校支教等。

例如,首都师范大学已将北川高中作为自己的帮扶基地,他们派出了学院的优秀学生代表到北川高中现场为同学们进行指导,并且已经在北川高中建立了一支铜管乐队、一支轮椅吉它队、一支合唱队;另外四川省教育厅已经规划出四川高校和灾区的帮扶对子,例如,北川县的中、小学校就是绵阳师范学院的帮扶对象。绵阳师范学院已经开始对北川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培训;再如,由北京红十字会出资,对灾区特困学校教师进行了帮扶活动,一方面是外来优秀教师的支教活动,另一方面灾区教师分批选出10名到经济文化先进地区进修学习。

我们认为,如果教育界的领导阶层进一步提高对农村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由国家教育领导阶层出面,借鉴以上对口援助的方式,形成不同省份之间、不同城市之间、不同学校之间的援助,把教育发达城市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上,西部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指日可待。

(二)通过改变大学生“顶岗”实习方式解决师资问题

由于地震影响,很多地区缺少音乐教师,于是四川的几所高校开展顶岗实习的办法,例如,绵阳师范学院派学生到江油、平武、北川等农村学校进行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的学生根据实习学校的需要,一个学期或学年都在实习学校顶岗工作,因为一年时间有连续性,实习学生的教学工作也很系统化,大学生基本上就充当了该校正式教师的身份。大学方面因为大四学生的课程基本修成,专业课已经停上,个别的文化课,学生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学习,学校特殊安排他们考试的时间。大四学生的毕业论文可以根据实习的具体情况,在论文指导教师的辅导下边工作边完成,以这样的方式完成的毕业论文,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性。

顶岗学生普遍反映,通过就业前的实习,做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好像提前参加了工作,积累了很多教学经验,虽然吃了很多苦,但是在工作中得到了收获,为将来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撰写毕业论文有具体的材料和感受,不是纸上谈兵。对于顶岗实习的农村学校,他们普遍反映大四学生虽然教学经验上有所欠缺,但是他们认真、敬业、充满朝气,学生喜欢他们,上课效果很好。大学生的顶岗实习既解决了学校的师资短缺问题,也为学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顶岗实习可分为两个层面。

本科生层面的支教:中国有大量学习音乐教育的学生缺乏实习基地,实习流于形式,甚至有些学生实习期间在家呆上一段时间,最后到某个单位开张实习证明,作为实习的结束。还有城市里的大学生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每天还感觉不够快乐,感觉自己的专业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认为可以让城市里高校的毕业生到偏远的农村去支教,这样既解决了农村学校缺乏教师的问题,又把最优质的教学资源送到了农村;同时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是一个很好的提升,让他们珍惜现有的生活,他们的幸福指数也会相应的提高。

研究生层面的支教:学习音乐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很多学校学制是三年,实际上他们在校真正学习的时间也就一年半左右,其余时间用来写毕业论文。可以让他们到西部农村去支教,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实际教学能力,又给他们的论文写作提供了素材。农村支教的经历有助于研究生日后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的形成。

另外我通过网络交流,与发达城市的教师交谈得知,实际上有很多大城市的音乐教师想去支教,希望改变一下自己的生存、工作环境,到落后的地方支教,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可是现有的支教程序很繁琐,他们不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可以实现支教的想法。我认为教育部门的主管部门应该借鉴灾后的措施,为发达地区的教师支教广开门户,政策上给予鼓励,程序规范、简便,实现发达与落后地区教学交流的通畅。

(三)大学生的就业现状破解及发达城市教师支教的具体措施

2009年中国将有6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2008年还有200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没有就业。加上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2009年大学毕业生将会面临严峻的就业挑战。大学毕业生很难在大城市找到适合自己并且满意的工作,可以尝试让他们到西部农村支教,再制定相应的政策,对于支教的大学生回城后,找工作提供方便。

还有对于城市学校的教师,国家可以通过政策的约束来促使发达地区的教师到西部落后地区支教。通过前期的调研发现,城市和农村高职称教师的比率严重失调,农村缺乏高职称、高水平的音乐教师。我们可以要求想晋升副教授或者教授的高水平教师,必须有到西部支教的经历。这样不仅可以优化西部的教育资源,还会使参加过支教的老师,回城后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对现有的生活条件满意度提高。

希望通过提供教学实践的经验、提供就业岗位、缓解就业难题、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优化与流动,成就双赢发展模式。

(四) 民族音乐挖掘、继承与发展的和谐统一

1、 民族特色的重建与重视

温家宝总理主持制定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第三十九条中指出:“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实施原址保护。对尚可保留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具有历史价值与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历史建筑,应当采取加固等保护措施;对无法保留但将来可能恢复重建的,应当收集整理影像资料。”四川省教育厅已初步制定《关于实施〈四川汶川地震灾后学校恢复重建规划〉的意见》。教育厅厅长涂文涛介绍,在重建过程中,各地在满足国家标准的共性上讲求学校文化的个性。绵阳市各学校风格将体现区位环境、人文特色,特别是北川县、平武县,还将充分体现民族特色。都江堰市教育局也要求各学校的设计方案在满足国家统一标准的共性基础上,必须讲求学校文化的个性风格。学校整体建筑风貌要与巴蜀文化相互融合,从整体布局到细节设计,都要体现巴蜀文化元素。从这些国家政策可以看出,对于灾区民族文化的高度重视。

西部民族音乐资源丰富。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如何利用和开发西部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弥补基础音乐教育的不足,成为我们西部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课题。

西部民族音乐特色要求教学内容的适当调整。西部农村现有的音乐课教材大多数是本省统一规定的教材,教材内容针对音乐基础薄弱的农村孩子,尤其是汉语都说不太好的少数民族学生更显困难,能否运用孩子们从小接受过的民族音乐作为孩子走音乐殿堂的敲门砖,应该是我们音乐教师首先思考的问题。再有国家非常重视民族音乐的挖掘、传承,民族音乐的发展在孩子们身上,我们只有让我们的孩子热爱民族音乐、发展民族音乐,我们的民族特色才能昌盛不衰。

发挥西部民族音乐优势,有助于改善学校教学设备短缺的问题。西部农村现有的实际条件是学校的音乐教学设备非常短缺,一些学校几乎没有钢琴、电子琴等乐器,但是西部少数民族有很多民间的乐器是在生活中就能找到的,例如,四川羌族的羌笛,云南傣族的葫芦丝,苗族的芦笙、笛子等,彝族的闷笛、吹树叶等,哈萨克族的笛子、觱篥、冬不拉、库布兹等等,这些乐器的造价都不高,利用这些民族乐器教学既可以解决学校没有乐器的情况,又可以进一步发扬民族音乐。

这方面陕西省长安县何家营村小学做得很好。该村的学生都学古乐演奏,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审美修养,另一方面为学生将来的第二职业打下基础。作为古文化遗产,西安古乐在全国很著名,经常被邀请参加各种表演,这些演出一方面弘扬了古老的民族音乐,另一方面还可以适当创收,该村大多数人家都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2、对西部未来基础音乐教师培养模式的整改措施

就目前来讲,各高师音乐专业对民族音乐教育重视不够。长期以来,教学中以“西乐”为主,民族器乐课在整个课程中占很少的比重,民族器乐比较单一,只有二胡、琵琶、扬琴等乐器。作为西部高师音乐教育未来的接班人,他们需要了解民族音乐、掌握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我们高师可以开设第二课堂,让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接触民族乐器,学习民族音乐理论。

西部教育表面上看,是关注基础音乐教育的问题,实际上是高师发展及改革的重点及突破口。作为西部农村音乐教育未来的接班人,高师学生不仅要了解西部教育的特点,更需要了解民族音乐、掌握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西部高等音乐教育专业应充分利用各自的地缘优势,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灵活方式,加强实践环节。聘请有关专家、民间艺人或地方专业戏曲演员到学校为学生演出或开讲座,使学生能更直接地认识和感受传统民族音乐。同时有计划地安排师生走出校门,加强艺术实践及采风,如参与所在地的少数民族节日的演出,社区音乐文化的活动、培训;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亲身体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奥秘与真谛,使学生懂得和具备收集、记录、整理、研究民族音乐的一般常识和能力,为今后胜任少数民族中小学音乐教育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中小学专职音乐教师与高校学生联合教学,解决农村师资问题

由于北川学校在地震中大面积损毁,北川中小学学生暂时安置在绵阳市内的帐篷学校,他们分别被安置在“八一帐篷小学”和 “园艺山帐篷小学”。音乐师资是采取自愿的方式,由拥有多年教龄的优秀音乐老师和高校学生联合完成。一名老师带一名大学生共同担任一个班级的授课任务。两人采用灵活的方式进行教学。他们拥有自己的优势,他们充满了朝气,同时他们还有一些新的教学理念,专业技能相对先进。通过这样的联合教学方式,既解决了教师工作量大,不能保证定期上课的问题,同时大学生通过与专职音乐教师的配合教学,得到了实践的教学经验,培养了实践教学能力。

我们认为西部农村基础音乐教育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解决师资问题。外地或本地的支教老师可以和当地的大学生共同合作,通过合作教学,既解决了农村师资的问题,也使本地的大学生在实践教学能力方面有了提升。关于这一方式的应用和效果,我们目前正在积极探索实践中。

责任编辑:陈达波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中的讲话.

[2]魏素萍.论音乐教育与西部农村中学素质教育[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2).

[3]秦卫红.西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资源与西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改革[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6).

[4]金奉.请关注西部农村的音乐教育——对云南省沾益县农村音乐教育现状的剖析及建议[J].中国音乐教育,2008(10).

猜你喜欢

支教民族音乐灾区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警惕功利性支教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现状及困境归因分析
丹江口市教育局 对盐池河支教教师进行考核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
花溪区委离退局积极为云南鲁甸灾区捐款献爱心
灾区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