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仪伟故事:不怕输的电影工头

2009-12-18罗雨田

大众电影 2009年24期
关键词:黄磊火星

罗雨田

电影是所有参与者的作品,如果说,电影是一个工程,我充其量就是个工头。

导演没什么了不起

如果不仔细找,在电影《火星没事》的海报上,根本看不到导演刘仪伟的名字。“导演刘仪伟”这五个字,排在众主演名字之后,淹没在“策划”“作曲”“录音”众多头衔与人名之中。“我没想在海报上打印‘刘仪伟作品的大字,电影是所有参与者的作品,如果说,电影是一个工程,我充其量就是个工头。”

从《爱情呼叫转移》到《命运呼叫转移》,观众已经习惯了“演员”刘仪伟,而《火星没事》算得上是刘仪伟执导的第一部电影,它跟《2012》《熊猫大侠》《花木兰》共同唱响“11月20号到12月初”的贺岁档第一篇乐章。

《火星没事》讲了一个充满科幻色彩故事:罗秉文为了完成太太的遗愿,领养了一个男孩,并取名“没事”。没事从小就古灵精怪,五岁时他突然说自己是火星人,弄得罗秉文哭笑不得。在幼儿园里,没事天天惹事,闹得天翻地覆,不是带着同学集体失踪,就是用超能力搞恶作剧,罗秉文焦头烂额。几个回合之后,不光罗秉文相信了没事是火星来的小孩,就连朋友们也知道了没事的秘密。在家里,没事也喜欢乱用超能力,时常把别人的钱“转移”到自己家来。这让罗秉文和没事闹起了矛盾。没事感觉自己很无辜,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可是刚一离开家,没事就被贪心的企业家绑架了。企业家希望利用没事的超能力来操纵股票,让自己发大财。罗秉文经历千辛万苦,终于救出儿子没事。就在大家欢呼雀跃时,没事却来到天台,在空中正有一架飞碟缓缓降落,没事慢慢走向飞碟。他觉得自己回到火星就不会再给大家添麻烦了。罗秉文一把抱住没事,父子二人冰释前嫌。飞碟渐渐远去,却传出来火星人的声音:明白,再给地球派送21个孩子。

虽然《火星没事》的故事离奇,但是本质上却很简单。刘仪伟说,他一直想讲一个有关父子情感的故事。前两年当了爸爸,自己的体会更深。有一天,刘仪伟突然想到了火星人,于是就把亲情故事披上了科幻的外衣,他的最终目的是拍一部适合全家老少一起观看的轻松喜剧。

作为导演,刘仪伟觉得电影拍摄的过程并不难。导演只是提出了一个想法,而具体的工作是由演员、摄影和很多工作人员完成的。可是随着电影《火星没事》的拍摄结束,刘仪伟才慢慢感到做导演的压力。尽管有很多人为他工作,导演毕竟还是电影的总负责人。“投资方是冲着我来的,所有的钱都是在我手上花出去的。如果电影不挣钱,我怎么向大家交代呢?导演最大的担当就是要对投资人的资金负责。”

刘仪伟并不奢望很高的票房,他的首要考虑是收回成本。“拍电影是很吸引眼球的,当导演也充满光环。试想一下,我拿着别人的钱,实现自己的导演梦。即使电影拍砸了,大家过一阵也忘记了电影的票房,却记住了我是导演。一位投资人走了,我还可以用导演的身份找人继续投资,投资大一些,我就成了大导演,没准儿哪天也可以成为一个票房过亿的导演。可是大家没注意的是,电影投资了8000万,票房过一亿根本就是赔钱。我决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不能拿别人的钱成就自己。”对于电影的运作,刘仪伟心里很有数:“我不想忽悠投资人说投资电影有多牛,我会给投资方做一个完整的商业计划。电影哪里是卖点,哪里会挣钱,而失败的风险又是多少。如果赔钱,我作为导演的费用一分不拿。我要让投资人明白,我是和他们站在一起共担风险的。”

难得好人缘

就因为刘仪伟仗义,在圈儿里,他的人缘出了名的好。《火星没事》的主演黄磊、谢娜、佟大为、徐峥和王晶,几乎都是刘仪伟的朋友。谢娜是刘仪伟的四川老乡;佟大为的婚礼是刘仪伟主持的;徐峥的女儿叫刘仪伟干爹;而在王晶执导的《大内密探零零狗》中,刘仪伟客串了皇帝,这次《火星没事》王晶也来帮忙了。

这其中,刘仪伟唯一一位不太熟悉的人,就是黄磊。刚开始和黄磊接触,刘仪伟还有点拘谨,因为知道黄磊比较“文青”,刘仪伟就和他聊徐志摩、聊莎士比亚,谈的都是文学艺术。突然有一天,两人提到了孩子。黄磊的是女儿,刘仪伟的也是女儿。从那以后他们就开始滔滔不绝起来,从老婆怀孕说到生孩子,从伺候月子说到换尿布。黄磊还数落刘仪伟:“刚开始还和我谈文学,真是太虚伪了。”

剧组里,孩子成了大家必聊的话题。除了前来客串的郭德纲有一个儿子外,刘仪伟、黄磊、佟大为、王晶的孩子都是女儿。讨论会上,大家还一个劲儿奚落郭德纲:他生女儿不行啊,那长相对不起女儿,遗传了他怎么办,像我们这种的才有资格生女儿。

最让刘仪伟有面子的是,在《火星没事》的首映礼上,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也来捧场。刘仪伟说:“我和三爷都是四川的,所以第一次见面就很亲切,我们很谈得来。他在电影上对我帮助很大。可能他觉得自己身边的人都是导演,所以他一直鼓励我拍摄自己的电影。”

刘仪伟第一次参与电影制作的机会就是韩三平给的。2007年的贺岁档,中影计划拍一个喜剧片,因为要参演的演员比较多,韩三平出了个主意:可以拍一个男人和他所有女朋友的故事,最好用12个女孩,从一月到十二月,这样还能让电影和当年的时事联系起来。韩三平找了刘仪伟当编剧。刘仪伟懵了,要把12个女孩安排进去,这需要很大的篇幅,而且每一段完整的感情都应该是从认识到分手,可电影只有90分钟。如果把前因后果都抹掉,只写中间,又不符合逻辑。后来刘仪伟想到用神奇手机:一按键,女朋友就来了,再一按就消失了。

《爱情呼叫转移》采用的这种新颖的讲故事方式,很受观众喜欢,区区400万投资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影片的结尾很有趣,刘仪伟饰演的天使一个劲儿地在半空扑腾,最后终于消失在天际。其实那个天使的角色是刘仪伟毛遂自荐争取来的。他不相信,天使就一定要用美女来演,他证明了男人演天使也一样精彩。刘仪伟成了中国银幕上很少见的男性搞笑天使。

厚着脸皮闯天下

熟悉刘仪伟的朋友都这样评价他,别看这哥们长得挺老实巴交的,其实他胆儿大着呢,敢想敢干。

刘仪伟是学古代汉语的,毕业以后被分配到成都供电局。那段日子,刘仪伟每天的工作就是抄电表。他觉得比较无聊,他的爱好是编写点小故事。领导看“小刘”平时挺爱写的,就让他写供电局的机关文件。刘仪伟感觉被重用了,想大肆编写一番,题目都拟好了,就叫“中国不缺电”。可是领导刚看了一眼就感觉不靠谱,这哪像机关文件的题目,分明是电影的片名。

不到一年,刘仪伟就从供电局辞职了。他只身来到北京,开始了“北漂”的日子。刚到北京,刘仪伟在租来的房子里天天听音乐,凭着对音乐领悟,还有专业的文学知识,他很快就能把好听的外国曲子填上中文歌词。拿到唱片公司,每一首歌曲能挣上一二百块钱。一个月下来,刘仪伟不仅养活了自己,还能请朋友吃饭。

1991年,导演冯小宁开拍《战争子午线》。刘仪伟一直对电影很感兴趣,就跑到拍摄现场看热闹。到了剧组,瞧准了哪位是导演,他就一直不离左右。“当时我根本不认识冯小宁,就厚着脸皮和他瞎聊,问他电影是怎么拍出来,问他导演是干啥的。”刘仪伟对电影好奇,冯小宁却对刘仪伟好奇,冯小宁问他是来干嘛的,如果想要了解电影,可以跟着他干。

刘仪伟说自己是幸运的,“那时候的导演都不太忙,一天就拍摄几个镜头,导演的脾气也温和,对前来请教的人基本有问必答。不像今天的导演天天赶着拍摄,忙得焦头烂额,谁想和导演搭讪,导演肯定不耐烦,去去去,忙着呢。”

那个时候,剧组里没有人住单间,就连导演也住双人间。剧组的工作人员都不愿意和冯小宁一起住,只有刘仪伟例外,他认为“和导演一起住,会有很多交流的机会”。到了晚上,刘仪伟才知道大家都躲着导演的原因,原来冯小宁睡觉的时候鼾声如雷。“还好,那年我刚21岁,很年轻,睡眠好,打雷都能睡得着。”

在剧组里,刘仪伟根本没有什么具体工作,就是一个帮忙的小伙计。他有时候替剧务搬道具,有时也会帮着场工抬设备。有几场戏,人手不够,刘仪伟还帮着演了三具尸体和两个残兵。

每天冯小宁和剧组人员开拍摄会议,刘仪伟都在一边旁听,可由于是外行,很多问题他都听不懂。摄像和导演说到胶片的问题,刘仪伟马上站起来问:“什么是胶片啊?”冯小宁哭笑不得,还得细细地和他掰扯胶片的定义。“那时候我才20出头,那么年轻,有什么面子不能丢啊,就没皮没脸地问呗,学习的机会都得自己争取,这就应了那句话,‘脸皮厚、吃不够。”

刘仪伟非常看重和冯小宁在一起的日子:“冯小宁让我从头到尾经历了一部电影的拍摄过程,这比在大学里专门学习四年电影专业都来得直接。”而这些最直观的体会让刘仪伟受益终生。

离开冯小宁不久,刘仪伟就当起了广告片的导演。可是第一次拍广告,刘仪伟只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广告效果,却不知道怎么拍出来。他第一个想到的摄影师就是吕乐。当时的吕乐已经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技术奖,名声远扬。

广告公司的老总很兴奋,他夸刘仪伟人脉够广,和吕乐都熟。刘仪伟有点无奈:谁说我和吕乐熟啊,我并不认识他。老板的心凉了,大家都是一群无名小辈,怎么可能请得动这么大牌的摄影师呢。“其实邀请吕乐的经过很简单,我去他家请他拍广告,他就跟我来了。千万别怕人家不理你,不试试怎么知道。”从那以后刘仪伟和吕乐成为非常好的朋友。2000年,刘仪伟还给吕乐执导的电影《小说》做了制片人。

这期间,刘仪伟开了一家唱片公司。他出任总策划,还接拍一些歌手的MV。很快公司就有了第一名签约歌手,就是现在的主持人戴军。在刘仪伟的策划下,戴军发表了新歌《阿莲》,现在不少人还都会哼唱。此后孙国庆的歌曲《梅》,李娜的《走进西藏》都成了刘仪伟公司的代表作。就在他满怀激情,要在音乐圈里大干一场的时候,唱片公司遭遇了市场不景气,当时全国的唱片业都走下坡路,刘仪伟料想到自己的公司会受到冲击,但没想到这么惨,没几天工夫,公司的几十万投资就全打了水漂。歌手纷纷离开,就剩下戴军一个。刘仪伟连给戴军发工资的钱都没有。最后他把公司送给戴军,自己离开了。

刘仪伟拍广告、出唱片、做策划,有成有败,却因此结识了很多朋友。“在这个行业里,我时时刻刻能体会到朋友的力量。他们一直给我很多帮助,这是我这一生得到的最大福报。”

快乐厨房

《天天饮食》是刘仪伟事业上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从这开始,刘仪伟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因为在筹备建立中央六套(电影频道)中出过力,刘仪伟交了不少中央电视台的朋友。

1999年,中央一套计划办一档饮食节目《天天饮食》。刘仪伟懂策划,又会做饭,电视台的朋友找他帮忙。当时节目组的人提起《天天饮食》就摇头,因为播出时间定在晚上5点,大多数人这时候正在回家路上。所有人都认为这个节目根本没人看,但这是台里的一个任务,大家硬着头皮也得把节目办起来。只有刘仪伟觉得《天天饮食》一定会有观众缘,因为做饭是大家每天都做的事情。甚至他还坚持认为《天天饮食》这个节目是可以挣钱的。“那些卖油盐酱醋和十三香的厂家,哪有那么多钱把广告做到《新闻联播》前的黄金时段?可是他们很可能是《天天饮食》最大的广告来源。”

因为有以前做广告的经验,刘仪伟善于营销,他盯准了那些调味品的厂家,一周就卖出了《天天饮食》半年的广告。可是广告卖出去了,节目还没人做。当时节目组要求,主持人最好自己会做饭,而不是站在厨师旁边做解说。大家忙活半个月,找了不少人,但都是会主持的不会做饭,会做饭的又不会说。

眼看开播的时间快到了,广告费也收了,节目组领导急了。大家都指着刘仪伟说,你不是会做饭嘛,就你上去主持!

刘仪伟说,我哪行啊,我就是在家里会颠个勺,可我不会主持啊。可同事们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这个时候了,你不行也得行啊。等过两天找到主持人了再把你换下来。”刘仪伟被众人生拉硬拽到演播厅,临上场刘仪伟还不忘嘱咐一句:“我先扛着了,你们赶紧找人啊。”

刘仪伟做主持人是赶鸭子上架,可是做饭绝对是高手,他自称3岁半就跨入了厨房。这听上去虽然有些吹牛的成分,但是他确实出生在成都一个会做饭的大家族中。家里的爷爷、外公、爸爸、舅舅、姑夫无一例外都是下厨做饭的好手。尤其外公,更是一个很喜欢研究烹饪的人。他是成都一带有名的中医,但是酷爱吃。刘仪伟小时候,家里经常聚集很多四川的名厨,和外公切磋手艺。刘仪伟也沿袭了这一传统,对厨房情有独钟。

从爷爷的“白油猪肝”到爸爸的“粉蒸排骨”,再到舅舅的“响铃肉片”,刘仪伟都能做得既保留传统,又带有新潮。在《天天饮食》中他还推陈出新,把看上去很复杂的菜肴,做得像家常菜一样简单。

在节目包装上,刘仪伟下了很大功夫。他给自己做的衣服都是艳丽的唐装,橘黄、大红、紫色,再配上一条花围裙。“我就是想让大家换台的时候,留意一眼,一个哥们长得那么糙,竟然穿得花里胡哨地在做饭。”

刘仪伟手上做菜,嘴上也不闲着。不光介绍制作方法,还和观众聊天,从萝卜多少钱一斤聊到美国总统,从柴米油盐聊到卫星上天。刘仪伟说,这些主持的风格,他都没有设计。因为他在家里做饭的时候也是东家长西家短的唠叨个不停。正因为不会主持,才把自己的日常习惯都带到了电视上,

短短半个月,刘仪伟出名了。“突然有一天,我走在街上,大家都开始回头看我了,‘这不是那个厨子刘仪伟么,我觉得这种成名的感觉真的很让人兴奋啊!”节目组的同事都没想到《天天饮食》播出后效果会这么好,领导说,别换人了,就继续让刘仪伟主持吧。刘仪伟嘴上说的很勉强:“行吧,那我就干了。”其实心里面这份荣耀感已经油然而生了。

刘仪伟就这样从厨师变成了“名嘴”。他因为主持《天天饮食》而成名,2002年却因没能通过“主持人普通话等级考试”而从《综艺大观》下课。后来他去东方卫视主持脱口秀《东方夜谭》,两年后《东方夜谭》遭遇停播。2008年初,他又入主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上班这点事》。

刘仪伟在每个岗位上都有些磕磕绊绊,干得时间也不太长。他好像是一直没有固定工作的自由职业者,“唯一的一份固定工作,就是在成都供电局里抄电表。”采访中,刘仪伟一直强调,他是那种办事情干脆利落的人,不太会思前想后,因为他从来不怕输。“什么叫输?恐怕只有什么都不做才是输。如果你做一个工作失败了,那最多证明它不适合你,那也是一种成功,至少你可以放弃,留着时间做其他事。人生很短暂,犹如白马过隙,就那么几十年,还有什么事情不敢尝试,有什么错误不能犯呢?”

本文图片由北京仕林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提供

责任编辑/辛加坡 王陈

猜你喜欢

黄磊火星
Enhanced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two-dimensional SiC and GeC with temperature and size dependence
火星我来了
玩转火星
黄磊:穿越人山人海,仍是文艺青年
火星!火星!
黄磊:我的“麻烦”来得刚刚好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
Study of the natural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motion in the moon pool by the semi-analytical method*
我们都是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