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课准备题的教学策略

2009-12-17朱惠芬

江苏教育 2009年21期
关键词:新授题是针对性

朱惠芬

一、准备题要与例题教学联系紧密

准备题是为新授的例题准备的,因此,在做完准备题,进入例题时,要做好它们的衔接工作,过渡自然、清晰,让学生能明确地体会到它们的联系,找一找相同点,并正确使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从而学到新的数学技能。有些教师会让学生一口气先做完准备题,继而直接进入例题教学,没有去分析一下它们的联系。这使得准备题与例题脱节。从而导致准备题失去了它的作用。

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时,老师出示准备题:同学们参加建校劳动,王刚4次搬砖20块。照这样计算。7次搬砖多少块?让学生将这道题当做一道工程应用题来计算。同学们利用旧知很快就解答出来了,在此基础上老师再出示例题:同学们参加建校劳动,王刚4次搬砖20块。照这样计算,他再搬3次,一共搬砖多少块?让学生读题后先找出这道例题与准备题有何异同点,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数量关系相同,其中的工作效率也一模一样。只是准备题中的搬运次数是直接表示出来的,例题中的搬运次数是未知的,需要计算。这就是说,例题要比准备题多一步计算,而其他的和准备题是一样,学生也就自然而然能联系准备题自己列式解答例题了。

二、准备题要有针对性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之间存在着一些差距,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课时、作业习题等。在开始一堂课的新授内容前,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改动一下准备题,特别是在觉得学生的相应基础还不够牢靠时,可适当添加若干基础练习,以便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新知识。准备题应当要有很强的针对性,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例题教学,有利于学生接受新授内容。如果准备题的题量过多,而且针对性又不强,则会严重破坏整堂课的结构,既没有有效发挥准备题的作用,又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显得事与愿违。

在教学9加几时,教材中的准备题是:9+()=10,9+1+2=□,例题为:9+3=□。为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凑十法,有位教师教学此部分内容时,对准备题部分做了修改,增加了准备题的题量:7+()=10和8+()=10以及9以内所有数的分成,可实际上针对于例题来说,此增加的两道题在整堂课中可说是无用武之地,这显然是一种浪费,而拆小数的练习学生早已熟练掌握。花这么多的时间去做这样一项准备练习,是得不偿失的。教材上的两道准备题9+()=10、9+1+2=□,才是精髓所在。其中后面的一题更为重要,它能展示出9+3=□用凑十法做的算理,要作为准备题中的重点来展开。

总之,准备题的安排可以有很大的弹性,但教师在安排时,必须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应选择典型的习题,尤其要针对于例题而设置。

三、在准备题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著名的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使用准备题时,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必须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探究。教师在教学例题前,可让学生自主地学,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8和几的加法前。先让学生用凑十法说一说9+3=□的计算方法与过程,再让学生尝试计算8+3=8+□+□,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探讨为何答案是2和1,从中发现凑十法的规律,从而自觉地运用到8加几的加法中来。有了准备题的练习,再教学8加几,学生不仅轻而易举掌握它的计算方法。而且对于他们来说,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所挖掘出来的知识,会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

教师在准备题与例题之间做好点拨:学生能说的,教师就不用说;学生能通过探究而得到的,教师就不用提示;学生能通过集体讨论而得到的,教师就尽量少说。教师应尽量地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新授题是针对性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针对性护理对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
《5B Unit7 Chinese festivals》(Story time)教学设计及意图
三道考题
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刍议初中英语常态高效课堂之门径
中考英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针对性练习
“大眼睛”中几个有趣的定值
越玩越聪明
一道高考题的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