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阿姆斯特朗的真之制造者

2009-12-17

法制与社会 2009年28期

李 媛

摘要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讲,真之制造者即认知主体。阿姆斯特朗的真之制造理论是一种内在关系,这种内在关系的说明就是一种认知过程。阿姆斯特朗的真之制造者是真之制造理论的主要因素存在。

关键词真之制造者 发生论 真之制造 认知主体

中图分类号:B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0-319-01

从真之制造者的历史概念谈起说明真之制造者,在阿姆斯特朗的真之制造理论中真之制造者作为主体存在,也是一种认知主体。阿姆斯特朗的真之制造理论也是一种认知活动。从发生学的角度讲,皮亚杰描述的认识活动是从认知的角度讲的认识,人的认识就是主体建构的过程。阿姆斯特朗的关于真之制造及真命题事实的认知过程中,说明真之制造是一种内在过程,而真之制造者作为这一内在过程中的主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关于真之制造者的历史概念

阿姆斯特朗在他的著作《truth and truthmakers》一书中开篇就对真之制造者进行了介绍说明,可见真之制造理论的关键核心之一就是真之制造者。这一概念贯穿于整个理论,要想认识真之制造必须认识真之制造者。

按照阿姆斯特朗的观点,真之制造者的概念可以直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但是之后这一概念并没有发扬光大,消迹了几百年之后。直到罗素我们才有看到这个概念的身影,但是也仅仅是用“证实者”这样一个我们认为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真之制造者。真之制造理论的系统发展还是在澳大利亚哲学中。阿姆斯特朗第一次学到“真之制造者”这个概念是从C.B马丁那里的,并且开始了影响一生的对这一理论的研究。作为引入者的马丁也被阿姆斯特朗认为是这一理论的来源,当然也是由不同意见存在的。总的来说对这一理论的研究还是在澳洲哲学中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发展。

二、从发生学角度讲,真之制造者即认知主体

在阿姆斯特朗的形而上学中真之制造者的概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阿姆斯特朗的真之制造理论或者说原则是这样一种原则,世界上的每一个真理必须是其为真的一种东西。真之制造首要地位的就是真命题,真理孕育者即真之制造者作为一种因素。作为一种认知过程存在,认知的过程认知主体是一种要素或者说是一种属性,没有认知主体认知不可能存在。但认知主体不是核心。就像皮亚杰所说人的认识是由主体的活动逐渐建构起来的。真理或者真命题的形成也不仅仅是一种结果,它也是一个建构的过程,从这一层面上讲,真之制造者也是作为一种认知主体存在的。

皮亚杰对认识活动的理解是,认识论不能仅仅局限于分析当前此时此刻存在的知识,而且还必须追溯观念和运算的起源和发展。认知研究心智,阿姆斯特朗作为“心灵唯物论者”所研究的真之制造理论不单单是逻辑真理的层面。阿姆斯特朗认为,真命题不是由个人的什么信仰决定的,而是由整个世界所是的方法所决定的。真命题不源于个人,真之制造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真之制造者即认知主体,从发生学角度讲亦是如此,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也恰恰证实了这一点。

三、真之制造者作为认知主体存在

真之制造者可以是真命题符合物,单独的一个真命题可以有很多真之制造者,从认知的角度讲是不是应该有多个认知主体呢?这里讲的认知主体是一种系统概念,不是有多个真之制造者就有多个认知主体,所有的对真之制造理论有影响的真之制造者都是认知主体。

s使p为真,简单的认为s是s使p为真的一个真之制造者,我们这里讲的认知主体不是说s是某个人或某个人的思想。是从认知的角度讲,没有s就不可能存在s使p为真这一命题。在一个认知活动中没有认知主体就不可能有认知活动产生,那么真之制造者就是认知主体的地位。这里阿姆斯特朗的论述还有一点是要注意的就是,一个真之制造者将使大量真命题成为真的。一个显然的例子是:p的一个真之制造者会同样是任何以p作为一个析取支的析取命题的真之制造者。

综上所述,在阿姆斯特朗的真之制造理论中真之制造者是构成这个理论的核心和重点,从认知角度讲,这一理论的不断形成就是一个认知的过程。那么真之制造者就是认知活动中的核心和重点,也就是作为认知主体存在的。

参考文献:

[1]D.M.Armstrong,Truth and Truthmakers:Th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2]Helen beebee,Julian dodd ,Truthmakers:The Contemporary Debate ,Clarendon press﹒Oxford 2005.

[3]魏屹东.论哲学对认知科学的作用.哲学动态.2003(6).

[4]王路.真与意义理论.世界哲学.2007(6).

[5]黄少华.论皮亚杰对认知微观机制的研究.兰州大学学报.1991(9).

[6]李恒威,黄华新.“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认知观.科学哲学.2006(6).

[7]刘峰.论皮亚杰的“认知结构”学说.求索.1989(1).

[8]潘笃武.认知科学的内容和发展.自然.第28卷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