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味“还好”

2009-12-16张蓬云

老同志之友 2009年17期
关键词:不求人外人清官

张蓬云

许久没跟师傅通话了,这天我打电话去问候他近来可好。他稍迟顿了三五秒后才说“不用惦着,还好,还好。”

我觉得这回话有问题,“还好”这个词咋听都觉得是“不咋的”的意思。是啊,快80岁的人了,有个头痛脑热的那不奇怪。不过我还是不放心,得去看看。

到了沈北新区他的家,一见面就叫他“训”了一顿:“天这么热,路这么远,你跑来干啥啊!”我说,我对你的“还好”不放心,过去在班上,你不总喜欢说“很好”“挺好”吗?今天一听“还好”,我总觉得这跟“凑合”“将就”一个味,怕是你哪儿不舒服,咱去医院看看。

他听我这么一说,倒笑了。他说,你还以为我四五十岁那阵子呀?如今都这把岁数了,什么机件零部件不都磨损老化了,能“很好”“挺好”吗?身上不出毛病,一天还能保持正常运转,吃得下,走得动,不就“还好”吗?哪能期望值那么高?

听他说完,我感到很有道理。年岁大了的人,生活能自理,散散步,摆弄摆弄花,啥事不求人,不靠人,也真是“还好”。如果他说“很好,挺好”,那倒有点客套,有点虚报成绩了。

“还好”还让我品味出另外一点味道,凡是觉得眼下“还好”的,其实就是告诉你,他还“差不离儿”,还凑合。可是,对于亲人来说,此时则是个需要“特别关注”的时期,不能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更需细心照顾、关心,让“还好”得以延长下去。作为家里人,应把“还好”当成初级警示,在生活与健康方面多留心,多关爱,不求“挺好,很好”,求个“还好”到百年。

给原谅找个理由

□ 娄荫池

《智囊》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姐弟三人,父母早亡。姐姐和哥哥趁弟弟年幼,侵吞了属于父母给弟弟的财产。弟弟成年后,告到了官府,正好遇到了清官,弟弟拿回了属于自己的财产。值得称奇的是,这位清官把财产判给弟弟后,对他说,如果当初你年幼时,不是你的哥姐拿走你的财产而是外人的话,今天这份财产也不会如此顺利还到你的手上,他们替你保存这么多年也是有功劳的,你也应该拿出一部分酬谢哥姐帮你保存财产之功啊!弟弟当庭泣拜应允。

如果按一般逻辑,侵占了弟弟财产的哥姐不坐牢也得臭名远扬,从此与弟弟老死不相往来也在情理之中。而这个故事的最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那位清官让弟弟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哥姐是一时侵夺了我的财产,但对我并非没有一点好处,如果是被外人夺去了,现在还能顺利地要回来吗?再说我那时年幼,根本也没有能力保管好这份财产啊!当弟弟这样想的时候,原谅哥姐的心情便油然而生了。

现实生活中,常常遇到类似的事情。要么为财产“手足相煎”“父子绝情”;要么为利益、为情感“邻里失和”“朋友结怨”“情侣反目”。我们何不想想这个故事,只要事情最终有个好的结局,我们就要得饶人处且饶人,从正反两方面去思考问题,试着找出个“感激”的理由来,平息心中的怨恨,给自己的人生留一片晴空。

猜你喜欢

不求人外人清官
清廉山西建设·清官廉吏(四)
—— 陈廷敬
清官廉吏(二)
——司马光
清官廉吏(一)
——狄仁杰
不求人
[拜托了妈妈]우리 엄마를 부탁해像外人的家人 像家人的外人
公认相处舒服的三个星座
唐律“化外人”条的法律解释
最甜的五大星女
十二星座谁最戏精
唐律“化外人”条——政治归属与法律适用的二分视角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