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纺织品防螨技术现状及其检测标准分析

2009-12-16王来力

中国纤检 2009年11期
关键词:纺织品

王来力

摘要:介绍了防螨整理、防螨纤维、物理防螨等纺织品的防螨技术发展现状,阐述了国内外评价纺织品防螨性能的测试标准,并着重分析了我国的纺织品防螨性能评定标准。

关键词:纺织品;防螨技术;检测标准

1前言

螨虫是广泛存在于被褥、衣物、地毯等人们的起居环境中的一种致病性生物,其体型非常微小,体长通常在0.1 mm~0.5 mm,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其形态。螨虫不仅可以引发哮喘、鼻炎、湿疹、皮炎等过敏性疾病,而且还可以传播病毒和细菌,引起出血热、毛囊炎、疥癣等多种疾病,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人们对螨虫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纺织品上的防螨整理技术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

2纺织品的防螨方法

纺织品的防螨方法分为化学防螨和物理防螨两大类,其中化学防螨法是将防螨剂与纺织品相结合,以达到防螨的目的,其又包括杀螨法和驱螨法,物理防螨主要是阻螨法。杀螨法最直接有效,可以从根源上减少螨虫的危害,但其缺点是被杀死的螨虫遗骸可能会再次引发人体的过敏反应。驱螨法和阻螨法是通过驱除和阻止螨虫,而达到降低螨虫危害的效果,但是其不能从根本上降低起居环境中螨虫的密度[2-4]。

2.1防螨整理

2.1.1防螨整理剂

防螨整理剂是具有杀灭或驱除螨虫功能的药剂,目前市场上新开发的防螨整理剂大多以驱除螨虫为主,同时对螨虫具有一定的杀灭性能。用于纺织品的防螨整理剂要具有以下四种性能,即对螨虫具有高度活性、对人体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对纺织纤维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对纺织品的后整理和日常护理具有耐久性。常用的防螨整理剂主要包括脱氢醋酸、芳香族羧酸酯类、甲苯酰胺系化合物、有机磷系等有机整理剂和柏树精油等天然驱避剂,另外,无机防螨整理剂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5]。

2.1.2防螨整理技术

纺织品的防螨整理技术将纺织品染整、医学和精细化工相结合,主要有溶液浸渍法、涂层法和微胶囊法三种。前两种方法简便易行,也能够取得较好的防螨效果,但是其耐久性差,经过多次洗涤整理后,防螨功能会逐渐下降。微胶囊技术的发展很好地解决了上述两种方法的缺陷,不仅使纺织品获得了持久的防螨功能,而且耐洗涤、耐熨烫等性能也有明显的改善[6]。

2.2防螨纤维

防螨纤维是通过将防螨整理剂与纺织纤维相结合,从而使纤维具有杀螨或驱螨的功效。防螨纤维主要是化学纤维,根据纤维的生产工艺,防螨纤维的获得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聚合物的合成阶段就加入防螨整理剂,然后纺丝。另一种是在纺丝的过程中,将防螨整理剂以母粒的形式与聚合物切片相混合,或者是对纤维进行化学改性,生产出防螨纤维[7]。利用防螨纤维生产具有防螨功能的纺织品时,通常会将其与天然纤维混纺,从而使生产出的织物兼有天然纤维的舒适性和防螨纤维的防螨功能。

2.3物理防螨

螨虫成虫的体长约为100μm ~500μmm,螨虫粪便的大小约为10μm~40μm,美国Virginia大学经过试验证实,织物的孔径在53μm以下就可以阻止尘螨通过,当孔径在10μm以下时,就可以阻止尘螨排泄物通过。因此,可以通过物理方法生产出高密度织物,阻止螨虫及其排泄物的通过,就可以起到防螨的效果。例如美国杜邦公司利用极细的高密度聚乙烯纤维,通过闪蒸法生产的特殊织物特卫强(Tyvek),其单丝线密度约为0.5μm,可以很好地起到阻螨的效果。另外,利用聚四氟乙烯生产地层压复合织物和涂层织物也都可以很好地阻止螨虫及其排泄物[8]。

3纺织品防螨测试标准

日本在纺织品防螨性能的测试标准方面起步较早,而且评价方法比较成熟。1993年,日本服装制品质量对策协会率先提出了《防螨评价方法和标准》,该协会在1998年又提出了《防螨织物忌避试验方法》,对螨虫的饲养条件和计算方法等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该协会起草的防螨测试标准还有JSIF B 010—2001《防螨性能(驱避试验、玻璃管法)试验方法》、JSIF B 011—2001《防螨性能(驱避试验、花瓣法)试验方法》、JSIF B 012—2001《防螨性能(增殖抑制试验、混入培养基法)试验方法》,另外,日本工业调查会还颁布实施了日本工业标准JIS L 1920—2007《纺织品抗家庭尘螨效果的试验方法》。国外的纺织品防螨测试标准还有法国国家标准NF G39-011—2009《纺织品特性 具有抗螨特性的织物和聚合材料 抗螨功效的特性和测量》。

我国在2003年颁布的《卫生杀虫剂药效试验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中较为详细地提出了灭螨和驱螨药效试验方法和评价标准,其后又颁布了行业标准NY/T 1151.2—2006《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方法及评价 第2部分:灭螨和驱螨剂》。2008年,我国发布了FZ/T 01100—2008《纺织品 防螨性能的评定》标准。该标准明确规定了测试纺织品防螨性能的方法和评估指标,目前该标准已经上升为国家标准GB/T 24253—2009《纺织品 防螨性能的评价》,并将于2010年2月1日开始实施[9]。

在上述国内外的纺织品防螨性能测试标准中,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四种,分别为螨虫死亡率评价法、驱避率评价法、抑制率评价法和通过率评价法,其中以螨虫死亡率评价法和驱避率评价法的应用较多。螨虫死亡率评价法的试验方法有螨虫培殖法、夹持法和螺旋管法,驱避率评价法的试验方法有大阪府立公共卫生研究所法、阻止侵入法、地毯协会法、玻璃管法和诱引法[10]。我国的纺织行业标准FZ/T 01100—2008中采用了螨虫死亡率评价法和驱避率评价法两种方法,相应的试验方法为螨虫培养基法和大阪府立公共卫生研究所法,如表1所示。

4结语

随着新型防螨整理剂的研制成功和新型防螨技术的开发应用,防螨纺织品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防螨纺织品质量的评价方法也在日趋成熟。防螨纺织品的开发应用消除或减轻了螨虫对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提高了纺织品的抗菌功效,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马正升,黄斌斌,金辉,等.防螨纤维及织物的研究进展[J].金山油化纤,2002,21(4):29-32.

[2] 邹永淑,商成杰.防螨抗菌织物的研究[J].纺织导报,2000(1):26-28.

[3] 刘伟,刘彩明,张元明.防螨功能纺织品的防螨技术[J].山东纺织科技,2006(3):49-51.

[4] 杨栋梁.纺织品的防螨整理(一)[J].印染,2002(7):36-39.

[5] 杨栋梁.纺织品的防螨整理(二)[J].印染,2002(8):40-44.

[6] 商成杰.纺织品抗菌剂防螨整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246-267.

[7] 何中琴.纤维产品的防螨加工[J].印染译丛,2000(3):52-60.

[8] 赵家祥.日本防螨织物的发展综述[J].纺织科学研究,2001(2):12-16.

[9] 欧阳友生,陈仪本,彭红,等. 织物防螨抗菌测试及评价标准的探讨[J].纺织学报,2005,26(5):143-145.

[10] 杨乐芳,陈葵阳.纺织品防螨性评价的不确定度成因分析[J].上海纺织科技,2009,37(1):42-45.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

猜你喜欢

纺织品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纺织品定性定量分析上的应用
《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正式发布
自清洁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第七类直销产品猜想:纺织品能否“独立” ?
纺织品靠什么获得抗菌性能?
《产业用纺织品》理事单位
ISPO2018春夏功能性纺织品流行趋势
ISPO2017/18秋冬功能性纺织品流行趋势
涂层纺织品研究进展
欧盟通过纺织品使用NPE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