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新修订的西服国家标准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2009-12-16王为诺

中国纤检 2009年11期
关键词:西服国标织物

王为诺

我国西服生产行业从最初给国外企业贴牌加工,逐渐发展拥有自主品牌,工艺技术强,生产设备先进,随着新工艺推广、新型面辅料的采用,我国西服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西服产品质量提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我国西服产品整体质量水平,2009年国家纺织服装标准化管理部门组织服装行业和质量检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对GB/T 2664—2001《男西服、大衣》、GB/T 2665—2001《女西服、大衣》进行了重新修订,新国标于2010年1月1日实施。

笔者根据修订后西服类产品标准,对西服产品的质量要求进行如下分析:

产品的标识要求

新国标要求产品的标识除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GB 5296.4—1998外,还应该符合GB 18401—2003规定。在产品吊牌上应标明企业名称和地址、产品名称、执行产品标准文号、产品质量等级、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产品符合GB 18401安全技术要求类别。在产品的耐久标签上正确标注产品号型和规格、原料的纤维组成和含量及产品维护方式。如果在使用和贮存过程有特殊要求的,还应注明产品使用和贮存注意事项。产品的使用说明不允许缺项,要正确规范产品的标识,能够分清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责任。这样可以减少消费纠纷,既能维护消费者和用户的利益,又能维护生产企业和经销商自身利益。

产品外观缝制质量要求

新国标在这部分内容上与修订前的内容基本保持一致,根据目前服装企业的设备配置和工艺发展情况,对产品外观缝制质量要求作了些微调。现今锁眼设备和工艺已发生变化,按细线→机锁眼和粗线→手工锁眼已不切合实际。新国标锁眼针距密度按缝线的细度分类规定,并明确了缝线的细度值。

增加了“缝份宽度不小于0.8cm”的要求,以保证缝迹的牢固度,还修改了外观疵点的规定。考虑到面料纱疵种类很多,原标准仅列出粗纱和大肚纱,难以涵盖不同的纱疵情况。本次修订根据疵点对服装外观的影响程度,将纱疵等疵点分为“明显”和“轻微”两大类,使该部分内容更具操作性。另外,对影响使用和牢固的毛、脱、漏缝制缺陷,以及对影响美观的污渍黄斑等外观缺陷加严了考核要求 。

产品的理化性能要求

新国标理化性能考核项目在保留原标准理化性能项目的基础上,与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8401—2003的要求相衔接,增加了GB 18401—2003规定的考核指标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异味和耐水色牢度。还考虑到现在部分西服是可水洗的,增加了可水洗产品考核水洗尺寸变化率和耐皂洗色牢度。另外,增加了面料撕破强力、面料耐光色牢度的要求,以及里料、装饰件和绣花色牢度的要求。

1.纤维含量。面、里料的纤维成分组成及不同组分的含量会影响服装的服用性能和服装的价值,因此纤维含量是消费者购买服装时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原西服标准规定:成品所用原料的成分和含量应与使用说明上标注的内容相符,没有明确规定何为“相符”,新标准则要求产品纤维含量标注必须符合FZ/T 01053规定。

2.甲醛含量。服装残留的甲醛在穿着过程中可能会释放出来,它对人体的黏膜和呼吸道造成强烈的刺激,从而损害人体健康。新国标规定甲醛含量符合GB 18401—2003规定。

3.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某些偶氮染料经还原可释放出有致癌作用的芳香胺,新国标规定这类染料禁止使用。

4.异味。服装上残留的化学整理剂和助剂会产生气味,以及服装在储运过程中也会吸附环境中的气味,其中有些气味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性较大。新国标规定,西服的异味应符合GB 18401—2003规定,服装上不允许存在霉味、高沸程石油味(汽油、柴油、煤油等)、芳香烃气味和鱼腥味。

5.尺寸变化率。原标准考核干洗后的缩率,只对干洗后服装尺寸是否缩小进行考核。但实际上服装经洗涤后尺寸变化同样会影响穿着效果。因而,新国标根据西服维护方式不同,分别考核产品的干洗尺寸变化率和水洗尺寸变化率。考核指标如下:

干洗尺寸变化率:衣长-1.0~+1.0;胸围-0.8~+0.8

水洗尺寸变化率:衣长-1.5~+1.5;胸围-1.0~+1.0

6.干洗后起皱级差。西服经过干洗后,缝纫线、粘合衬、面料及里料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尺寸变化,如果这种变化不同步,则服装表面会产生皱缩,影响服装的外观。干洗后起皱级差标准规定为优等品>4级,一等品≥4级,合格品≥3级。

7.覆粘合衬部位剥离强度。为了使男、女西服的前身部位和领驳部位平挺、柔软、有弹性,并使穿后不变形,前身部位和领驳部位的面料需要覆粘合衬。但是,服装在穿着和维护过程中,面料和粘合衬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剥离力。如果覆粘合衬部位剥离强度偏小,则服装覆粘合衬部位容易起泡,甚至粘合衬和布料完全分开,影响服装的外观和使用寿命。因此,覆粘合衬部位剥离强度是服装的重要性能指标,新国标规定覆粘合衬部位剥离强度≥6N/(2.5cm×10cm)。

8.起毛起球。织物在穿着过程中因织物本身的性能及受到外部摩擦力,使织物表面起毛起球。织物表面的起毛起球现象,在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织物上都会出现,而毛纺织物、合成纤维及混纺织物中更容易出现。新国标规定面料起毛起球考核指标见表1。

9.纰裂。织物纰裂是指织物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而出现的经纬纱滑移现象。织物纰裂成因比较复杂,与织物纤维类别、性能、织物结构、织造工艺及织物后整理都有关系。服装上的纰裂现象主要发生在接缝部位和容易受摩擦的外拱处,它会严重影响服装的服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新国标规定西服面里料纰裂≤0.6cm。

10.面料撕破强力。面料撕破强力是新修订后的西服产品标准新增加的考核指标,考虑到面料标准和制品标准的衔接,指标值要求达到毛织品标准一等品水平,≥10N。

11.色牢度要求。新标准在色牢度考核指标方面增加了面料耐皂洗色牢度、面料耐光色牢度、面料耐水色牢度,里料、装饰件和绣花的耐皂洗色牢度、耐水色牢度和耐干洗色牢度的沾色要求,既与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8401—2003内容衔接,又考虑到目前我国西服生产企业在整体工艺和设备水平的现状,以及西服产品使用和日常维护的特点。

新国标规定色牢度考核指标见表2:

结束语

总体上说,新修订的西服产品国家标准有利于我国西服工业的发展,但也应该看到,国内部分服装生产企业对于产品标准贯彻执行还做得不到位,没有很好地意识到新的产品标准对于提高企业自身产品质量水平,以及完善企业质量体系的重要性。因此,质量管理部门应加大宣贯力度,提高服装生产企业执行新标准的意识,进而认真贯彻执行新标准。

(作者单位:武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猜你喜欢

西服国标织物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可变形自收纳便携西服设计研究
《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正式发布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凝心聚力,共同迎接“新国标”时代
车辆碰撞预警系统有望进入国标
卖西服
中小学塑胶跑道“新国标”立项公示
悬崖勒马
织物柔软剂的香气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