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晋书·儒林传》中儒师形象
2009-12-16李姝辄
李姝辄
[摘要]《晋书儒林传》以简洁明了的笔触,记述了两晋独具代表性的十八位儒师。他们或安贫乐道、或淡泊名利、或博学洽闻、或独善其身、或振教兴化、或达于从政,在两晋官学衰微、私学兴盛的独特教育背景映衬下,形象鲜明地屹立在历史长河中。这些儒师形象为当代教师树立良好的文化形象、职业形象和社会形象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晋书·儒林传》;儒师形象;教育思想;教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09)05-0055-04
一、儒师所处两晋教育概况
公元265年,司马炎逼魏曹奂让位,改国号为晋,是为西晋。公元310年,刘曜攻陷洛阳,晋室东迁。次年,司马睿称帝于建康,国号东晋。西晋和东晋,史称两晋。西晋战乱不断,国运不昌。东晋虽偏安江南百余年,教育发展却不尽如人意。《晋书》列传六十一之《儒林传》对两晋的教育有如下描述:“武帝受终,……复修立学校,临幸辟雍。而荀额以制度赞惟新,郑冲以儒宗登保傅,茂先以博物参朝政,子真以好礼居秩宗,虽愧明扬,亦非遐弃。既而荆扬底定,区寓义安,群公草封禅之仪,天子发谦冲之诏,未足比隆三代,固亦擅美一时。惠帝缵戎,朝昏政弛,衅起官掖,祸成簿翰。惟怀逮愍,丧乱弘多,衣冠礼乐,扫地俱尽。……有晋始自中朝,迄于江左,莫不崇饰华竞,祖述虚玄,摈阙里之典经,习正始之余论,指礼法为流俗,目纵诞以清高,遂使宪章弛废,名教颓毁,五胡乘间而竞逐,二京继踵以沦胥,运极道消,可为长叹息者矣”。两晋教育的开展状况及社会效应,由此可见一斑。
西晋前期“修立学校”,使得学校教育虽“未足比隆三代,固亦擅美一时”,有过短暂的辉煌,东晋时期则“朝昏政弛”、“指札法为流俗”,终至“宪章弛废,名教颓毁”。其间虽有名士力挽颓势,然则力不从心,终无成效。尽管社会变动给这个时代的教育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但从整体上看,它并不背离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仍起着承先启后、继汉开唐的重要作用。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中,这个政局相对动荡的时代,是思想学术相对自由的时期,同时也是教育思想创新不断、高峰迭起,教育活动徘徊流转、低谷不前的磨合期。
首先是教育思想百家荟萃。两晋时期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创新的四次高峰之一。因为两晋虽然战乱不断,教育活动不甚突出,却也并非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社会也并非停滞不前、漆黑一片。相反,在这个动荡不安、发展不平衡的时期,教育新思想却如雨后春笋般不断萌发。在此领域,玄、道、儒、佛四家教育思想,激烈碰撞,百家争鸣,儒玄并综,开创了重情抑礼、调和情礼、缘情制礼之教育新风气,成为中国教育思想史上一次重大转折。着重培养人的理性精神而非灭绝人的情感追求、强调人性中个人情感的陶炼、性情的彰显,是这个时期教育思想的特色所在。
其次,教育活动亦颓亦进。这从官学与私学的交织作用可见一斑。一方面,官学时兴时废。两晋时期,由于国家政局不稳,战争频仍,统治者无力兴学;玄风盛行,崇尚老庄,士子多不肯进官读书;加之,九品中正官人法的推行,豪强士族子弟都有做官的特权,无须入学读书即可做大官,所以无论是中央官学还是地方官学,都处于时兴时废的状态,收效甚微,并未取得什么成就。另一方面,私学昌盛发达。两晋社会的动乱不定,官学的时兴时废,为私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加之儒、道、佛、玄四家并存,学术思想比较活跃,形成了私学繁荣昌盛的局面。私学承担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使命,补救了因官学衰败而带来的教育失落,避免了学术及教育发展的彻底荒废,成了两晋学术与教育的重心。大批的硕鸿名儒,例如西晋的范平、刘兆、徐苗、续咸、桂夷,东晋的孔衍、范宣等,都热心私学、积极推进。由于私学的教授内容,都以儒家经典为主,这对于维护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主流精神文明,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此,重视史书撰修工作的唐太宗,于贞观二十年下诏令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担任监修,历时两三年,组织编写了《晋书》。全书共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嘉平初年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西晋和东晋两朝的历史,兼以载记的形式浅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其中列传第六十一卷,对两晋时期儒师的代表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描述,为研究两晋教育和教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晋书·儒林传》对儒师的描绘
儒林,顾名思义,指儒家文士之群。两晋时期,儒学教育的一统地位虽被打破,但儒学教育始终是主流并高居正统。《晋书·儒林传》中大多记述的都是两晋传授儒学的私学名师。纵观全传,我们可以从道德、文化、职业及社会形象等四方面获得两晋儒师的形象。
1,道德形象——德高为表。礼习皆通
两晋时期的教育不是过于追求功利,教师的形象更多地体现在其道德素质上。当时的教师多偏于成就道德而甚于成就知识,对他们来说,知性存在的分量远远不如德性存在的分量,即所谓“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教师成了社会文化道德的维系者,认为自己的首要职责不是知识的学问,而是为道的学问,道的意义的探求与阐释始终居于授业解惑之上,注重以身教突出对学生的人格感化和道德示范作用。《晋书·儒林传》中不乏对两晋儒师高尚道德的记述,大致表现在安贫乐道的高尚品格、忠义孝悌的人格风尚、恬淡寡欲的慎独心态、淡漠名利的隐忍情操四方面。
其一,安贫乐道的高尚品格。两晋的儒师大多虽处贫境,仍守道作乐;虽栖陋巷,仍抗志清真。如刘兆,“安贫乐道,潜心著述,不出门庭数十年。”如宣子,“乐道安贫,弘风阐教。”又如王欢,“安贫乐道,专精耽学。”
其二,忠义孝悌的人格风貌。仁义礼智信的伦理道德风范在两晋的儒师身上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如汜毓,“父终,居于墓所三十余载,至晦朔,躬扫坟垅,循行封树,还家则不出门庭。”又如徐苗,“性抗烈,轻财贵义,……弟患口痈,脓溃,苗为吮之。……其兄弟皆早亡,抚养孤遗,慈爱闻于州里,田宅奴婢尽推与之。乡邻有死者,便辍耕助营棺郭,门生亡于家,即敛于讲堂。”
其三,恬淡寡欲的慎独心态。两晋时期,社会的割据和纷争给人们的心灵蒙上了厚厚的阴影。许多名人逸士面对光怪陆离的世态炎凉,表现出了穷则独善其身的高尚情操,达到了慎独的美好境界,以身教成为世人学习的楷模。如,上述刘兆“潜心著述,不出门庭数十年。”又如董景道,“永平中,知天下将乱,隐于商洛山,衣木叶,食树果,弹琴歌笑以自娱……所在惟昼夜读诵,略不与人交通。”
其四,淡漠名利的隐忍情操。两晋乱世的人生无常,使人们产生白驹过隙的观念,不愿去追逐功名。这一时期,儒师醉心学术、屡次征召皆不出仕的骤增,也反映了这种状况。如虞喜,“察孝廉,州举秀才,司徒辟,皆不就。元帝初镇江左,上疏荐喜。怀帝即位,公车征拜博士,不就。……太宁中,与临海
任旭俱以博士征,不就。……后更以博士征之。喜辞疾不赴……咸康年问,以散骑常侍征之,又不起。”又如徐苗,“郡察孝廉,州辟从事、治中、别驾、举异行,公府五辟博士,再征,并不就。再如杜夷,“惠帝时三察孝廉,州命别驾,永嘉初,公车征拜博士,太傅、东海王越辟,并不就。……刺史王敦欲提拔杜夷入京,逼夷赴洛。夷遁于寿阳。镇东将军周馥,倾心礼接,引为参军,夷辞之以疾。……元帝欲拜夷为儒林祭酒。夷辞疾,未尝朝会。”
2,文化形象——学高为师。博学洽闻
才高八斗、著书明世是教师的典型文化特征。两晋的儒师作为圣贤文化的代言人和传播者,大多既博览群书、通古知今,又深入钻研、潜心著述。
第一,誉隆望重的渊博学识。欲明人者必先自明。两晋的儒师普遍认为记问之学,不足以为师。若不博古通今,则大义不知其纲,微言不知其隐,实则昏昏然也。所以,他们刻苦研习古代典籍,遍读诸子百家著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如陈邵,“笃志好古,博通六籍。”如杜夷,“少而恬泊,操尚贞素,居甚贫窘,不营产业,博览经籍百家之书,算历图纬靡不毕究。”以至东晋初年国有大政时,每每咨询于杜夷。又如范宣,“少尚隐遁,加以好学,手不释卷,以夜继日,遂博综众书,尤善《三礼》。”
第二,遗世后人的浩帙著述。两晋时期,社会动荡,玄、道、儒、佛四家教育思想,激烈碰撞,交互争鸣,儒师在遍读典籍的同时,深受社会世事的影响,大有感触,纷纷著书立说。如虞喜,“乃著《安天论》以难浑、盖,又释《毛诗略》,注《孝经》,为《志林》三十篇。凡所注述数十万言,行于世。”如徐苗,“作《五经同异评》,又依道家著《玄微论》,前后所造数万言,皆有义味。”又如韦觳,“著《伏林》三千余言,遂演为《典林》二十三篇。凡所述作及集记世事数十万言,皆深博有才义。”
3,职业形象——授业为本,振兴教化
两晋的儒师深受董仲舒“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的影响,秉持儒家文化的价值,并以此向受众阐释生命义理之学,促进社会教化。如刘兆,“博学洽闻,温笃善诱,从受业者数千人。”如范宣,“虽闲居屡空,常以讲诵为业,谯国戴逵等皆闻风宗仰,自远而至,讽诵之声,有若齐、鲁。太元中,顺阳范宁为豫章太守,宁亦儒博通综,在郡立乡校,教授恒数百人。由是江州人士并好经学,化二范之风也。”还有一些儒士在政治上失意后,却不沉沦,致力于教育。如孔衍因得罪王敦而遭排挤,时人为之寒心,而衍不形于色,“虽郡邻接西贼,犹教诱后进,不以戎务废业。石勒尝骑至山阳,敕其党以衍儒雅之士,不得妄入郡境。”儒师们以德为主,不懈努力地传道授业,为振兴当时教化发挥了不小作用,使得“远近咸归其义,师其(徐苗)行焉。”
4,社会形象——修政为国,造福黎民
面对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动乱现实,两晋的一些儒师以积极人世的精神、达则兼济天下的抱负积极参与国家正事,履行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他们达于从政、政事修明。如文立,“历任尚书、秀才、郎中、太守、太子中庶子等,政绩斐然,诏曰:‘太子中庶子文立忠贞清实,有思理器干。前济在阴,政事修明。”同时,文立从政不党同伐异、存私心,当武帝有意重用其至交程琼时,以琼“禀姓谦退,无复当时之望”回绝,深得友人赞同,谓其“广休可谓不党矣,故吾善夫人也。”他们在向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之时,还担负起议论国家政事之是非的重要责任,从事清议。如徐邈,“任中书舍人时,开释文义,标明指趣,撰正五经音训,学者宗之。直言进谏每被顾问,辄有献替,多所匡益,甚见宠待。……帝宴集酣乐之后,好为手诏诗章以赐侍臣,或文词率尔,所言秽杂,邈每应时收敛,还省刊削,皆使可观,经帝重览,然后出之。……教授太子,参综朝政,修饰文诏,拾遗补阙,劬劳左右。以至于帝嘉其谨密,方之于金霍,有托重之意,将进显位,……邈莅官简惠,达于从政,论议精密。”
上述仅从四方面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阐释。其实,纷争遍布的两晋动乱王朝,却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众多光耀千古的贤人良才。如情忠义笃的孝子李密,囊萤映雪的车胤孙康,诗中有画有玄音的诗人陶渊明,至洛阳纸贵的文学家左思,潜心编撰《三国志》的史学家陈寿,秀骨清像的画家顾恺之,智勇双全的军事家陶侃,等等。这些德智双馨、教化斐然的两晋儒师及其精神对促进教育发展、社会文明功不可没。
三、儒师精神对当代教师的启示
分析两晋的儒师形象,有助于我们传承这一宝贵的教育传统和文化精神,并结合实践创新,将其发扬光大。知往鉴来,如下启示值得关注:
在文化形象方面,教师须德才兼备。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其前提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依前文所述,两晋教师以自身的文化、道德形象较好地诠释了这一至理名言。以古为鉴,当代教师在培养自己一专多能的多元知识结构、丰富自身文化底蕴的同时,更要注重道德修养的提升,切实做到以德服人、以德育人,用自己的学识诲人不倦地教育学生,用自己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达到教学能力与育人能力的统一。
在职业形象方面,教师要坚定信念、忠于职守。两晋教师以“闭门教授”为己任,在官学式微的背景下,他们既能“手不释卷,以夜继日,遂博综众书”;也能“博通六籍,耽悦典诰,老而不倦”;而且,聚众授徒,传播文化知识,使得私学日盛,避免了两晋教育荒芜没落的悲剧。当代教师应学习他们“好学”的精神,爱岗敬业,坚持职业操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书育人中,才能“解惑答疑,开宗明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在社会形象方面,教师应面向社会、服务国家。两晋儒师面对战争不断的混乱国事,辅佐政事,积极参与社会变革,履行重要的社会服务职责,为两晋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当代教师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依靠者,也应该是社会发展的指引者,而且是人类文明的领航人。因此,教师还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坚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通过自己的优秀形象,教化一方,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李震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