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围城》探寻港片主旋律
2009-12-16
●本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戴 平 ●张依诗
《十月围城》不是部“献礼片”,却相当的“主旋律”。先期在港首映之后,香港舆论界除了评价剧本、明星之外,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影片在题材类型上的突破:“小人物为国捐躯的群像”、“香港的革命史没有被淡忘”、“‘士为知己者死有了更宏大的背景”…… 在多年间动作戏和黑帮片的“围困”中,爱国主义能否让日渐低迷的香港电影重新振作?
“十月围城”保护孙中山
《十月围城》聚焦辛亥革命前夕的香港,孙中山(张涵予饰)只是影片的一个内容支点和精神领袖,主角却是商人、乞丐、车夫、学生、赌徒、戏班主等8位义士,他们所代表的香港各阶层小人物在大时代背景下将面对500杀手的全城追杀。
1906年的10月15日。革命领袖孙中山决定冒险赴港,名为探望母亲,实则与13省革命代表见面会谈。这是清廷“刺杀孙贼”的大好时机,将军严孝国(胡军饰)买通香港警察,在全港织起了一张“刺孙”的天罗地网。而“中国日报”社长陈少白(梁家辉饰)作为革命党人,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保卫孙中山的任务。
聚焦小人物的《十月围城》,最早的故事梗概出自香港导演陈可辛的父亲陈铜民。上世纪70年代,陈父所拍的《赤胆好汉》中,陈可辛还客串了一出洗澡的戏。回想起这些,如今作为《十月围城》监制的陈可辛说:“香港人一直想找出自己的存在价值,什么是香港,自己又是什么?有人说香港是个没有历史的地方,其实我们这里也发生过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情。”
“港味”不能丢
香港电影最不喜欢讲大道理,所以让小人物舍生取义,通过保护孙中山来改变国家命运的《十月围城》,开拍之初并不被看好。但13日首映之后,香港媒体大多对影片改变看法。香港最新一期娱乐周刊《东方新地》撰文称,“影片文武兼备,前半段人物铺陈,后半段众义士为保卫孙中山而战。独特之处在于电影不是为打而打,每个人物在‘为革命的框架下,都有自己抛头颅洒热血的理由,让人信服。”
香港《明报》专栏作家郭缱澄评价认为,在《风云2》占有档期先机的情况下,《十月围城》想“突围”难度不小,但相信后者的口碑效应将起积极作用。牺牲、壮烈、为国取义,这些词在形容香港电影时并不多见,但郭缱澄认为《十月围城》做到了“香港类型片基础上的大胆尝试”。影评人吴梓涵也认为,“香港的爱国主义以前都交给了黄飞鸿、陈真等几个专打洋人的大侠,电影的重点也是落在打上,而《十月围城》表现的是香港小人物,他们的命运才是看点。”
《十月围城》的导演陈德森表示:“我要拍的是一部商业化的主旋律电影。”但一帮贩夫走卒怎么就成了投身革命的义士?《苹果日报》评论道:“影片前半部分稍显冗长,花大笔墨的意义在于让观众了解这些小人物舍生取义的原因,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孙中山是谁。”
“大片”是出路
“最具看头”是多数香港媒体对《十月围城》的评价,除了题材出新之外,影片的筹备过程也令业界称奇。香港《都市时报》撰文认为,《十月围城》从1999年的构想到如今成片,其间遭遇了经济危机、非典、投资人身亡等一系列波折,拍摄过程就是一个传奇。为了营造百年前的香港中环城,剧组在上海松江搭建了一座1∶1比例的外景,光搜集和考据就花了4个月。在解释为何不找现成的横店等影视基地时,制作团队表示:“影片整体氛围的营造很重要,史丹利街、中国日报社等几个场景要让观众感受到旧时香港的气息。”
“你见过香港有两个亿的票房吗?现在都没有。香港电影不做大,不面向内地市场是没有出路的。”正如陈可辛所说,《投名状》、《赤壁》等高投入合拍片代表着香港电影的发展之路。不仅是在演员方面香港与内地合作密切,导演方面的品牌效应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十月围城》的导演是陈德森,但陈可辛、刘伟强以及武术指导董玮都曾在片中掌镜。陈可辛笑言,“演员都群星制了,导演干吗唱独角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