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组织有效学习的思考

2009-12-16刘继宏

体育教学 2009年8期
关键词:教法比赛过程

刘继宏

在体育教学当中,教学效果的提高往往取决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剖析学生的“预见”、对所教内容的理解与再加工,以及对现有客观教学资源的把握是体育教师实施教学策略的先知因素。在这三个不稳定的因素当中,教师对它们的认知匮乏,势必使教学操作的现实发生变化。然而三个因素中的某一因素的本身属性的特殊复杂性都会使其与教学策略的统一性产生对话。

一、案例介绍

1,教学案例

教学对象:会计班,总人数56人,男生8人,其他都是女生。

教学内容:足球比赛意识的墙养。

教学策略:运用领会教学法于足球教学比赛中。

2,预设的教学策略和反思后的教学策略实施教学现实对比(表1)。

二、案例阐释

1,教学观念的反映

在此教学的过程中,事实上反映了实施教学的主体本人对待教学的态度。特殊认识论认为教学是人类认识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学生的个体认识,是教师教学生的认识,并且主要是间接的认识,而教学就是为了解决人类总体文明发展与个体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关系而在教育系统中开展的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经过筛选和加工的人类文明精华成果,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这一理论更多地把教学看成是帮助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活动,而对于学生当下鲜活的学习生活缺乏足够的关注。此教学过程也是本人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心电图”反映。在初期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和训练经验,对于学生如何有效改善学习效果思考过,大家普遍公认的领会教学法与一般的教学场景结合是我的一般教学思维。但是通过教学思维与现实教学的对话促使我的教学观念的超越,不是为了实现自我完成工作的基本需要,而是为了更多学生的发展。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根本作用,强调学生对足球的比赛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她们对足球的体验也不尽相同。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生命体,关注他们将来的成长。故需要调整教学思维,转换教法来促使每个学生都真正地在学习,真正获得运动体验。总的来说教师不是关注教的内容,而是关注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过程产生的问题。由关注媒介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过去的教学主体是教师,教师是神圣的。而如果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再加工茫然,势必形成学生为了学而学,教师为了教而教。教师与学生只是通过书本内容的一个主题发生关系。教师关注的是教法组织形式和教材。而当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反馈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教师先前从关注他们的基础(大部分县区学生,兴趣不很浓)以及自我策略实施的假设“现场”开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的真实“现场”发生碰撞。课程当中的“两头”是常有的现象。好的与差的学生的关注程度对比非常明显。但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教学是关注大部分学生,更加关注学生比赛时的身体感受和进球时的成功体验乃至比赛意识的培养。让他们在同等条件下更多地投入到比赛中,每个人都有运动的权利。在比赛中潜默移化地为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和社会活动做铺垫。学生的比赛过程是他们成长的过程,其间有失败有成功,但教师要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对学生身体的影响,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

3,教学组织(方式的转变)

领会教学的一节课的组织形式是先比赛后总结再比赛。现实学生的基础层次不齐加上分组的不当以及学生人数很多使教学效果不是“课程改革的理想理念”所达到的效果。分组的方法很多,分组的目的很明确是为了学生在一堂有限的体育课时内得到更多的体验。所以教法的细化使学生3对3或5对5使他们在自己划定的场地内,与他们水平相当的学生展开教学比赛。大部分学生很好,积极参与。但女学生对足球了解的不足与兴趣的低下,学生的配合意识难以形成。故形成教法的相应调整,引人手传地滚球。教法的转变是为了让学生在比赛中不会传错,为形成学生配合意识做一铺垫。

三、建议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策略的实施往往取决于教师的教学价值观。在此过程中,教师教学观念应从“为教而教”转变“为学而教”。教师在实施教学前预想到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式与学习中的困难,随着教学的展开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收获、问题及最终学习效果,使教学真正实现有效的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策三,教学认识论(修订本)[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14,

猜你喜欢

教法比赛过程
能力本位的《网页前端框架》教法改革与探索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法的合理整合
选美比赛
What kind of role should English teachers play in the intensive reading class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