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教育的“减法”

2009-12-16

江西教育B 2009年10期
关键词:减法老师孩子

李 帆 言 宏

[编者按]时下,虽然很多教育者不说出口,但心里还是认为只有高负担,才有高质量的。绍兴县实验中学,却用自己的实践和探索,高举起了“轻负担、高质量”的旗帜。一所平凡的初中,何以走出了这样一条康庄大道?

让学习成为一种轻松而快乐的劳动

赵水荣到绍兴县实验中学之前,在两所农村学校当过校长,对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有着很深的体会。

几年前,一次无意中的聊天,让他很受刺激。谈笑中,朋友对赵水荣说了一句笑话:“在中国,权力最大的,要数中小学校长了。”为啥呢?因为他们连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都可以置之不理,视而不见。看看吧,有的学校三个礼拜才休一天假;有的学校,在7天的“黄金周”假期里,就能布置50张的试卷。

“这样的教育,能给孩子们留下什么呢?”赵水荣很感慨,“为什么不让学习成为一种轻松而快乐的劳动?为什么不让健康的笑容展现在每个人的脸上?”

“书,不应该这样读。”

2001年,赵水荣在绍兴县实验中学推出了“十条规范”:

严格按教学计划开课,绝对不增加任何一门学科的课时;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一天不超过7小时;坚持双休日、假日不补课,不办任何形式的补习班;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时间,总量在1~1.5个小时;取消集体早自修,允许学生在第一节课前到校;教师不得提前上课,不得拖堂,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学生;禁止教师在午休、自习课、作业整理时间进行集体讲课或补课;严格控制考试科目、次数和难度系数,学校只组织期中、期末考试,教师不得增加任何形式的考试;取消“主课”“副课”提法,音体美劳等学科成绩与中考科目成绩一并列入学期班级教学效果,捆绑评价;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时间,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活动。

十条规范,就像十把锋利的钢斧,砍断了老师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的退路。赵水荣面临的压力,也是可以想象的:毕业班,别的学校在分秒必争,实验中学老师不但周六不补课,而且一放学,居然不到5点就走了。老师和家长心里会怎么想?

有的老师很委婉地和赵水荣商量:“时间少了那么多,课要来不及上呢。”赵水荣说,半年一本书,难道还学不完,这不正常嘛。“成绩要下降的。”他说,总有科学的方法,可以保证质量,“和别的学校比,我们要吃亏的;”他说,我都输得起,你们怕什么!

对于“不怕输”,赵水荣心里是有底的。他在理论上提出了两点:一,负担与质量之间,不一定成正比,过重的负担,有时会成反比。二,减轻负担的关键,是高效率的教和高效率的学。教得扎实,学得踏实,学生身上额外的、不科学的负担自然减少了。赵水荣建议老师,要好好研究,什么样的负担是合适的,什么样的教学是高效的。

赵水荣说得很平静,但平静中很有力度:规范办学是减负的基础,谁要是违反了这些规定,通报批评,扣奖金,“绝不姑息”。

学校特意聘请了一位教育局的退休同志,担任“校园督导”。他的工作,就是每天在校园里巡视,一旦发现有违反规范的行为,立即记下来,放到校园网上,公开批评。

减掉无效的数学环节

不拼时间,不拼精力,就只能拼课堂效率。这样的道理,谁不懂?

只是要落实起来,难度就大了。语文教研组长莫爱琴给我们细细地算了一笔账:原来语文一周7节课,每节45分钟,现在每周5节课,每节40分钟。三年下来,要足足少学200多个小时。

“这么短的时间,赶教学进度都来不及,还谈什么探究、合作?”

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聚在一起研讨,大胆搞起了“主问题教学”的实验。成果出来了:一节课上,只要老师抛出一到两个有价值的主要问题,就可以在30分钟内上完课。而且效果还特别好,很多学生在初一年级就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一些孩子甚至对语文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就说《曹刿论战》这篇文章吧,传统的教法大都脱不了让学生读读、译译,再分析人物形象的框架。可在丁国林老师的课上,他向学生提出了一个精心设计的主问题:“你认为鲁庄公鄙吗?仔细阅读课文,寻找依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这个有挑战性的问题,一下子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仔细地阅读课文,找出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句子。

“我认为鲁庄公鄙,因为他没有作战经验,急躁冒进。在‘齐师伐我时就‘公将战;在长勺开战时就‘公将鼓之,‘公将驰之。”

“我不赞成,我认为鲁庄公勇敢而不怯懦。你看,当‘齐师伐我时,他马上准备应战,而不是束手无策。”

……

在热烈的辩论中,学生们深入阅读并理解了课文,哪里还需要老师出马去分析鲁庄公和曹刿这两个人物形象呢?此时,老师精心设计的主问题,就像放风筝的线一样,牵引出学生思考的深度和高度。

“这样的课堂是高效的,因为它很好地解决了学生主体与老师主导相结合的难题。”莫爱琴老师说,在有的课堂上,学生成了完全的主体,自问自答,课堂就只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有的课堂则过于突出教师的主导,学生成了被动的倾听者,哪里还有主动获取知识的乐趣和动力?

而主问题的设计,在这两种极端的课堂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它拎出了文本中深藏的矛盾与冲突,激发学生主动去分析、去探究。此时,主问题变成了一种学习方式的引领,引领孩子们扔掉对老师和标准答案的依赖,转而对知识充满了渴望。

“主问题教学,其实质就是去掉了课堂中的无效环节,保留了最高效的环节。”莫爱琴说,分辨某一个环节是不是高效,关键要看学生的大脑有没有开动起来。所以在绍兴县实验中学,字、词的学习,不再由老师讲解,而是学生自学,因为讲解字词是低效的;不再由老师分析课文,因为单向地给学生传递知识的做法,也是低效的。

8分钟,唤醒学生表达的本能

阅读教学难,作文教学更难。就连吕叔湘老先生都说:“十年的时间,2 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可茅娟美老师的探索,打破了老先生的这番感慨。她教的学生,两个月便能写出不错的片段,半年之后,就能洋洋洒洒,倚马千言。

一次,茅娟美老师到别的学校借班上课。8分钟的时间,全班同学便写出了一篇篇生动的片段,让听课老师目瞪口呆。

当时,茅老师让学生写“好奇心”。孩子们全都一愣,这可怎么写?

茅老师不慌不忙,走到教室外面去,说:“我要进来啊。”孩子们乐了,伸长脖子向外看,看半天,也没人进来。

茅老师再说:“我马上要进来了啊。”可她只是推开门,探了一下头,又回到了外面。孩子们瞪大了眼睛,心里直说奇怪呀奇怪,老师要做什么呢?

第三次,茅老师说,我真的进来了。说完,她径直走到了讲台上。

巧妙的教学设计,在短短一两分钟时间内,就极大地勾起了孩子们表达的冲动,他们拿起笔,写下自己看到的、心里想的以及当时的环境,就这样,一篇篇生动的小文章诞生了。

“我所做的,不过是唤醒学生,唤醒他们过去忽略了的世界、情感和兴趣。”茅娟美说,初中生作文最爱犯的毛病,一是无话可说,二是空洞无物。怎么解决呢?她想的方法是,让学生学会观察细节,调动联想,攫取素材。

有一年,茅娟美老师新接了一个班。第一堂讲评课,她指出学生作文流水账泛滥,细节描写欠缺。一位男生不满地嘀咕了一句:“你倒是写写看!”

56双眼睛,齐刷刷地盯住了茅老师。

茅老师也不生气,她笑容可掬,气定神闲,说了这么一句话:“单挑还是一起上?”全班学生一下子没明白过来,这是什么意思?

“这样吧,你们一起上,大家就刚才的场面写一个细节描写,我也当场写。写完后,我先交流,并接受任何一位同学的挑战,时间是8分钟。”

学生们全都乐了,老师和我们比赛写作文,这样的课堂真有趣!当茅老师率先念完自己的细节描写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她仔细地看了看,呵,数那个“挑衅者”的掌声最响亮!

“单挑或者一起上”,成了茅老师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诀窍之一。想想是有道理的,哪有教练只用理论指导游泳的呢?要让学生又好又快地学会游泳,教练就要自己下到水里,把一举一动展示给学生看,从实践到实践,才有高效率。

茅老师告诉我们,除了用每周一节的作文课进行讲评外,她主要利用平时课堂挤出的时间进行作文训练,每周2到3次,每次10分钟。也就是说,两个月中,只要用4个小时的教学时间,就能让孩子们从无话可说到下笔有神,从语言干巴巴到充满灵性。而且,她的作业还特别少,常常只有其他老师的1/3,有时学生甚至五六分钟就可以完成。

书要越读越薄

数学,历来是题海战术的“重灾区”。0~9这10个数字,再配上各种符号,一变就是一道题,可不是无边无际,无穷无尽?

最初,钱国苗老师也是信奉“题海战术”的。一周8节课,不够。眼睛还盯着自修课,如果没有别的老师,赶紧冲进去给学生讲两道题。

现在,钱老师不这样啦。一周5节课,作业还布置得特别少,一天就五六道题,可效果还很好。有一年,他接手初一班,摸底的时候,90分以上的只有五六个人。一学期后,不得了,45个学生中,就有25个拿了满分!

作业少了,刚开始家长还挺担心,看到孩子三下五除二地做完作业,就提醒说:“别的学校作业多很多,要不你自己再找几道题做做,多练习练习?”没想到,孩子撇撇嘴,说:“他们那是无效劳动!”呵,真够自信的。

钱老师到底用了什么好法子呢?

走进课堂,钱老师正在教“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出示课件,学生讨论,很快孩子们就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键就是把点和圆心的距离与圆的半径进行比较。”

出一道题,检测学生是不是真正掌握了知识:“已知圆的半径是5,点与圆的距离是8,请问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是什么?”这是一道很常规的题,孩子们的手,一个比一个举得高,问题很快解决了。

看样子,这个知识点已经掌握了,是不是可以打住了呢?

不是的,钱老师拿起黑板擦,擦掉题的前半部分,变出了另外一道题:“已知圆的面积是25π,点与圆的距离是8,请问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是什么?”

沉默了一会,有的手举了起来,有的在纸上刷刷地写着什么。看大家准备得差不多了,钱老师请学生发言。一个站起来说:“点在圆外。”对不对呢?班上大部分学生叫了起来:“对的。我们先用面积求出半径,再来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学生们很开心,老师设计的这个“弯弯”,被他们用刚学到的知识和过去学到的知识联结起来,绕过了。

这一节课,钱老师一共变出了8道题。从易到难,几乎调动了班上所有孩子的昂扬斗志。我们算了算,除去10分钟的课堂作业时间,在30分钟的课堂上,55个孩子中,至少有35个孩子回答了问题,这可真是孩子们思维自由翱翔的天堂!

为什么会设计这8道题呢?钱老师说,它们可不是随随便便冒出来的,教师必须吃透所有教材,然后再围绕“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知识点,层层推进,让8道题目像一根无形的线,把学生脑海中的相关知识巧妙地串连起来,形成一张结结实实的“知识网”。

可不要小看了这张网,有了它,任何数学题目一出来,就会像小昆虫撞上了蜘蛛网一样,学生脑海中的网络一旦调动起来,解题所需的各种知识迅速到位,解题的效率自然大大提高,当然就不需要重复、机械的题海战术了。(摘自《人民教育》2009年第6期)■

□本栏责任编辑 周瑜芽

E-mail: jxjyzyy@163.com

猜你喜欢

减法老师孩子
六·一放假么
国家“减法”与地方“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