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是如何看待海西的

2009-12-16张亚中

中国报道 2009年10期
关键词:海西平潭台商

张亚中

海西经济区能否在未来的两岸政治经济关系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如何将大陆“先行先试”方面的构想发挥得淋漓尽致,考验着海西的官员。

今年5月,中国大陆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赋予福建对台先行先试的权限,允许福建省采取更灵活开放的政策,探索进行两岸区域合作试点。国务院发布的这项《意见》,使得海西战略更进一步自区域战略跃升成为国家战略。

台商为什么不看好海西

福建省由于地理位置近台,早在康熙年问,为了靖台,沿海发展缓慢;两岸冷战对峙期间,福建省又扮演着军事安全的角色,经济发展因而受挫。改革开放后,深圳赶上了头班车,珠三角开始崛起;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带动了长三角的发展;在日韩经济扩张的带动下,渤海经济区也逐渐形成;中部地区随着沿海经济的内伸而扮演了愈来愈重要的经济推动角色;西部大开发虽然沉寂了一阵子,但是在政策的引导下,也是蓄势待发。

唯一被长久忽视的是邻近台湾的海西地区。此次大陆决定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对福建而言,是一个绝佳的历史机遇期,福建宜充分掌握。

任何经济发展均必须以完善基础建设为开端,福建省由于多山,各城市之间交通不便,使得长久以来,福建不仅自己无法形成一套整体的互动交通商业网络,也无法接纳其他外省城市所产生的经济外溢效果。

福建省在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的实施中,即表示要“建构现代化基础建设设施体系”,使得未来不仅可以全省连结,也可以透过铁路网接长三角与珠三角,深入中西部地区。说实在的,福建省这种大气魄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令人佩服。我们相信,这些基础建设一旦到位,福建必将快速崛起。目前,台商喜欢落脚长三角与珠三角,而没有选择福建,其中一项重要原因就是海西的交通网不方便,目前已有国家政策支持,海西的交通建设应可如期完成。

我建议,福建方面应该将未来海西经济区的完善交通网络、相关联络以及可能带来的效益制作成多媒体的光盘,或放在网站上,或经由在台交流访问,大量向台湾人民介绍,让台商对于去福建投资的利多有更深入与充分的了解。

台湾方面迄今对于海西经济区仍然没有积极动作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台湾方面不知道海西能够提供台湾什么样的条件。大陆国务院的《意见》已经出台,福建省也提出了配合执行的《意见》,但是均是原则性的看法,例如“建设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等,并没有一些具体的优惠措施,致使台湾方面也没有很认真地看待海西经济区的作用。有人因而将其视为纯粹是解决中国大陆的内部平衡发展问题,认为海西经济区可以为两岸关系产生作用的观点,只是福建省向中央要资源的一项说法而已。还有人用怀疑的态度来看海西,认为以福建现有的建设,如果台商在优惠政策不明的情形下率然投入,可能会掉进陷阱,因而也是保持观望,谨慎面对。

先行的困难在哪里

福建省有计划地在海西经济区全面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也给各城市创造了先行先试的机会。在走访过程中,我感觉到,愈是较为低度发展地区的城市,愈能感受到海西区政策的机会。宁德与平潭都是很好的例子。

福州为了加大平潭发展的力道,将平潭县的行政位阶也做了提升,由福州市常任副市长兼任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的管委会主任,以期全力建设平潭。另外,在政策的优惠上,平潭也主动提出实施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作为主要思路:在2009—2019年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在平潭实验区新办的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免二减三”的优惠政策。

福建省行政学院的研究报告,也希望平潭实行“共创、共建、共管”政策,即在建设时邀请台湾民众与行政当局参与,未来共同开发建设、共同营运管理,以期能够在创建双赢的过程中,消除误解,形成共识、累积经验、塑造两岸政治合作交流的示范样板。

平潭这种“共创、共建、共管”思维有其格局,值得肯定。但是仍然没有形成已经确定的政策,大陆方面好像也没有答复,平潭县政府在今年9月5日的报告中,也没有提到这个创见。目前平潭在整体规划时,先是找了上海同济大学,然后又找了新加坡的设计规划团队,并没有台湾的参与。这可能是因为台湾绝大多数并不知道平潭县的规划,但是,平潭县或福建省没有在台湾大力推销也是可能的原因。

另外,“共创、共建、共管”是一个很好的构想,但是,整个平潭县或福建省政府并没有形成一个整体且有战略高度的构想,目前的构想仍停留在小区、开发区的共建共管,或台湾民众可以直接开车渡船进入平潭,或可以身份证直接进入平潭等便捷性思维,而缺少更高层次,为两岸未来政治合作创造条件的战略思维。

海西经济区的战略执行者,或许可以考虑是否将整个平潭岛交由两岸政府共建与共管,而不只是某一个地区或项目。大陆方面可以抛出这个问题,看看台湾如何反应,一方面可以表达善意;—方面可以促销平潭,强化建设平潭的决心;另—方面,如果台北方面有兴趣,可以透过海基海协两会正式协商。如果真正能够运作,海西与台湾的经济将可以形成一个以平泽与金门(金门目前正在思考成为国际自由市)两个实体接点的经济区。

在走访中,另一个心得就是,大多数官员都体会到海西是一个经济跃飞的机遇,但是仍有很多官员没有体会到海西经济区的政治性任务,即海西经济区能否在未来的两岸政治经济关系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如何将大陆方面“先行先试”的构想发挥得淋漓尽致,考验着海西的官员。如何引导经由海西建构两岸成为一个经济共同体,是大陆在建设福建省之外应有的思维。

海西如何与台湾对接

本人在与福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多位负责人交谈后,充分认知到福建省的确希望将海西作为台湾的对接地区,更希望两岸未来能够成为一个环海峡的经济区。作为一位愿意看到海西快速腾飞与两岸和平统合的学术伙伴,愿意提出几个具体意见。

第一,给予减税优惠措施。目前台商(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大陆投资所普遍面临的重大问题就是融资困难。福建省政府可以审慎考虑扩大金融体系对台资中小企业的融资,吸引台资企业在海西扎根成长。

另一方面,由于台湾企业的比较利益之一是组成完整的生产供应链,福建省方面可以主动邀请台湾大企业前往设厂,或是以租税优惠吸引指标性厂商进行投资,以产生产业群聚效应,给海西经济发展带来乘数效果。另外,也可以依照台湾早年鼓励出口模式,给予出口为导向的进口货物免税优惠,从两岸最具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开始,辅以福建沿海和台湾中部最兴盛的传统产业,建立以产业为范围的自由贸易。在这样的模式下,环海经济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发展,将会成为引导两岸成为共同市场的发展契机。

第二,开放服务业。目前大陆方面对于台商服务业到大陆发展仍有众多法令方面的限制。由于海西与台湾在文化习惯上更为接近,服务业应该可以成为海西对台湾的重要招商项目。由于服务业的投资与经营需要双方签署适当的交流架构协议,如果福建省政府可以规划开放台商服务业的投资与经营,对于台商前往海西投资服务业并扩大制造业经营的意愿,应该有相当程度的提升。服务业本身也可以为制造业的增长提供优势,海西也可以慎重考虑开放台资进入医疗、教育、连锁超市、以及其他有助于生活优质化的相关服务产业。我们相信,在普遍生活水平提升后,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台商与台胞进人海西,为海西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第三,开放金融业。目前大陆的思维逻辑是,两岸可以在MOU与ECFA框架下,就金融合作开展谈判,在完成MOU和ECFA的签订后,两岸可就相关的金融经营业务、开放金融市场、加强两岸金融业的发展进行协商。海西经济区应该跳过这个思维,以“先行先试”的方式,先建立海西与台湾方面的金融联系。

金融相关政策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银行的开放。由于海西经济区设立的原本用意之一就是在于扩大吸引台湾资金与人员,所以在两岸尚未正式开放银行设立分行时,基于便捷性的考虑,海西可以先放宽对台湾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准人条件与业务范围,并加速审批台湾银行业和保险业申请在海西设立独资银行、合资银行、分行或保险公司的城市;支持符合条件的大陆企业到台湾证券交易所或证券买卖中心上市,短期内以海西的企业为主,中长期则以所有大陆企业为对象。简单地说,把海西发展成为海峡金融特区。

第四,提升行政能力。走访福建省一行的感觉,层级愈高的官员对于海西经济区的角色、功能、任务愈有充分认识,在态度上也是愈为认真。而一些层级不高的人员却缺少整体性认识。据一些台商告知,相对于大陆其他地区,福建省若干地方政府服务意识并不高,也无法像其他地区那样提供一条龙式的配套服务。因此,福建省政府应正视政府职能的加强,并加强教育训练,提升官员素质,以因应海西经济区的需要。

猜你喜欢

海西平潭台商
孙海西、甘赛雄作品
台商马景鹏的“老家”情怀
在溧台商讲述创业故事——溧水,一片值得台商扎根发展的土地
台商吕孟哲的剑胆琴心
人大代表薛玉凤 平潭的美,台胞出了力
平潭映象
受邀登上央视舞台的平潭女孩
平潭石头厝里的“台式创业梦”
中纺院海西分院 服务产业的“前哨”
服务海西建言献策·踔厉前行写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