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主的记忆

2009-12-16

中国报道 2009年10期
关键词:民主人士毛泽东民主

苏 原

从“五四”运动的初啼算起,民主的声音回荡在中国上空已经90年。在建国60年的今天,民主虽然已经前所未有地走近了我们,但依然是一个有待实现的梦想。

1949年9月21日,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刻。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尚未解放的地区)以及海外的各界代表600余人,汇聚北平,召开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即将诞生的共和国筑下了第一块基石。代表们中间,不仅有政治领袖,也有开国将帅;有科学巨匠,也有艺术翘楚;有社会闻达,也有青年才俊、

当时的这些代表,个个风华正茂,每个人背后都有一段足以影响和改变历史、令人荡气回肠的传奇。如今,他们齐聚民主旗下,准备创造新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虽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导者和组织者,也是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者,但当时,共产党的代表却同其他党派、团体的代表一样,按照坐席划分,静静地坐在主席台下。他们之中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

在选举产生的6位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56名中央政府委员、4位政务院副总理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均占了半壁江山。这个结果不仅出乎民主人士的意料,连中国共产党内部也感到疑惑。一些战功累累的将领直言不满:“我们打天下,民主人士坐天下!”语锋直指三位民主人士副主席中的李济深和张澜。

鉴于党内一些同志的疑虑和不满,共产党高层一方面努力做通其思想工作,另—方面于9月30日选举之前,由周恩来和林伯渠发出《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党组关于选举问题的紧急通知》,要求全体党员代表负责保证选举获得成功,特别要保证投党外人士的票。

李济深、张澜们顺利当选,首届全国政协可谓功德圆满。选举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作风,但选举仅是民主的一部分,民主绝非只是选举这么简单。

抗战期间的民主尝试

1949年,中国共产党虽然刚刚取得政权,对如何民主施政其实并不陌生。早在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政府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其他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民主政治,就已为中共未来的民主政治做出了成功的尝试。

多年前曾通读过《毛选》五卷,其中记忆最深、也是毛泽东雄文中最著名的恐怕要数《为人民服务》一文。文中的主人公虽然是一名普通的战士张思德,但另一个人李鼎铭却也不容忽视。这个人在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建设史上可谓举足轻重。

李鼎铭本是农家出身,幼年受教于舅父、国民党著名将领杜聿明之父杜良奎,遍读经史子集,兼及医学经典著作,精通地理、数学、天文、气象。李鼎铭从事教育事业十余年,同时开办医馆,治病救人,在民间声望甚高。

1941年夏,李鼎铭以无党派人士身份,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副议长,后又经毛泽东提名,当选为边区政府副主席。

他上任之后,很快发现政府内的中共人士表面上对他很尊重,但实际上只是把他当成了摆设。李鼎铭为此很郁闷,于是便采取一种等待、观望的态度,开会时很少发言。受其影响,其他党外人士也缄默不语。时任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发现这个情况后立即报告给毛泽东,使问题得到了及时纠正。有职有权的李鼎铭开始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行使职权。他提出的“精兵简政”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十大政策之一,对坚持长期抗战.夺取最后胜利,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李鼎铭所提的在各根据地普遍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议,也创新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形式。

根据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制定的选举制度规定,凡年满18岁、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男女、信仰、党派、文化程度,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们通过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的选举,选出自己信任的官员。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在提名候选人时,不仅推荐自己的党员,同时也推荐其他抗日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选举期间,各抗日阶层、各抗日党派和团体的候选人纷纷发表竞选演说,申明自己的政见、主张和抱负。甚至在偏僻的农村,竞选也很激烈。

民主缘何消弭

被中国的“农民”运用得得心应手的“民主”,实际是“五四”运动时期从西方而来的“舶来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均根据自己的具体国情发展完善了民主制度。刚刚诞生的新中国则汲取中外历史经验,再根据自己的民主实践,确立了自己的民主政体,这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刘少奇曾说过:“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就是研究了资产阶级议会制度和苏维埃制度的经验而提出的。”这一选择,早在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上便写入了大会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之中。

由于当时中国革命尚未取得完全胜利.尚不具备全国选举的条件,因此,第一届全国政协实际上是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制定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随着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的举行,《共同纲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取代,人民政协全体会议也完成了代行人大职权的历史使命,其职能发生了历史性转变。

在1954年举行的会议上,“政务院”改称“国务院”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全国政协也不仅仅面临的是职能的转化。昔日在开国政协会议上指点江山、纵论国事的民主人士的身影,几乎全部淡出了中央政府。新一届国家主席仍是毛泽东,副主席只剩下了朱德。国务院总理仍是周恩来,副总理由4位增至11位,却无一是民主人士。

上述变化与毛泽东的思想演变不无关系。在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政策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但随着“左倾”思想在党内尤其是在党的领袖身上日益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共产党与民主人士在建国初期的蜜月关系很快便走到了尽头。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现在既然还有阶级和阶级斗争,就不会没有各种形式的反对派。所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虽然都表示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实际上就是程度不同的反对派。”他又进一步指出:“我们有意识地留下民主党派,让他们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对他们采取又团结又斗争的方针。”

领袖的思想如此,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命运由此可知。1957年下半年反右派运动扩大化,毛泽东要求各地党组织“注意各民主党派中反动分子的猖狂进攻”,我国的多党合作事业受到了严重的损害。随着庐山会议彭德怀被批以及众多民主人士被打为右派,民主之声在中共党内、党外双双失音。民主的缺失导致集权和专制的产生,其直接后果便是权力的不受约束和民族灾难。

党内民主制度创新

1972年,身患重病的傅作义辞去水利部长一职。此后的35年间,再无民主人士担任正部级政府职务,直至2007年4月27日,时任同济大学校长的致公党人万钢出任科技部长。

与其他国家党派轮番经过选举上台执政不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是写入《宪法》的,因此,党内民主建设决定着中国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民主建设。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不仅在民主思想理论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创新,在民主制度建设上也屡有尝试。对缺乏民主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危害有着切实感受的邓小平明确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本着这一理念,在近30年来,中共始终不渝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今年以来,胡锦涛主席多次指出,要继续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使党内民主意识普遍增强、党内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党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

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坚持党员主体地位”,是增强党内民主意识的核心内容,是健全党内民主制度的理论依据。所有党员在党内一律平等、共同享有民主权利是党内民主的两大基石。“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论断,标志着党内运转机制从高度集中向民主化转变的开端,意味着党内权力重心将逐步向党员转移,改变党主要依靠骨干力量驱动广大党员的状况,这将带来一系列关系和制度调整。前段时间在南京举行的“公推直选”党委成员就是这一理论在现实中的体现。

在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民主已不仅是一种思想,不仅是一种国家制度形态,更是一种社会形态和广大公众的生活方式。从“五四”运动的初啼算起,民主的声音回荡在中国的上空已经90年,缥缥缈缈、隐隐约约。而在建国60年的今天,民主虽然已经前所未有地走近了我们,但依然是一个有待实现的梦想。

猜你喜欢

民主人士毛泽东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爱国民主人士——新四军之友”征文启事
1949,毛泽东点将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民主人士翟宗文在芜湖革命活动述略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民主人士》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